首页 百科知识 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应把发展加工贸易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工贸易引进技术设备,培训人才,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也会给各国带来好处。

第三节 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应把发展加工贸易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进行加工贸易是从全球经营战略出发,搞的是中间投入品进出口,虽然如此,从全面来看,这种贸易仍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这是因为:

1.在世界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在不断升级,这就由此带动了我国外贸产品结构的升级。

2.加工贸易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积累了资金,创造了条件。

3.发展加工贸易能够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又称“外部效应”,或者叫做“自然的技术扩散”,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由于外国子公司进入和存在而使当地公司技术上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起着示范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所取得的收益不会完全由跨国公司占有,东道国和当地的企业也会从中受益,受到积极影响。溢出效应应成为跨国公司自觉不自觉向东道国转让技术的重要渠道。通过加工贸易引进技术设备,培训人才,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4.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本地化趋势促进和拉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跨国公司在当地采购零部件,须向当地供应商发生后向联系和向当地加工企业发生前向联系。这种联系有利于当地供应商从中学习和掌握向他们转让的技术。后向联系包括:帮助供应商建立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援助或资料来提高供应商产品质量或促进技术发明;对购买原料及中间投入品提供帮助;提供培训和管理及组织上的经验;在寻找新的顾客时对供应商提供帮助。前向联系是指跨国子公司需要向当地公司转让技术以制造出口产品,进行二次加工活动(如对矿产品和原料加工),也包括当地公司转让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

我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明显。现在广东省仅是来料加工企业就有3万多家,占全国加工企业总数的80%,来料加工年出口额达170多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15%—20%,每年获得加工费达15亿美元。现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来广东搞加工出口。如日本的一家大跨国公司在广东生产的微型马达(用于电脑)占其在世界生产总产量的70%,年出口额达8—10亿美元。现在广东的加工贸易已不同于开放初期的简单产品的加工装配,高科技产品日益增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产品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目前广东生产的传真机已同国外产品不相上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节省成本在当地采购零部件,带动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已经发展到互相配套、互相渗透的阶段,且正在升级换代,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刺激当地企业成长壮大。广东省不少企业是从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如广州国光电器公司生产的扬声器,80%出口,一年创汇成果2 000万美元。他们根据国外的订单,利用国产原材料生产后出口,提高了技术水平。在利用外资的刺激下,深圳一批私营企业成长起来,其中的华为和中兴两家通信公司已经成为全国的明星企业,他们制造的设备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成为外国公司产品强有力的竞争者,迫使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程控交换机大幅度降价。TCL、华强电子等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东莞的例子也很典型。仅在东莞一地就有7 0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出现,外地打工人员达100多万,每年汇往家乡的款项就达8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二、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结合的意义和可能性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尽管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很不够的。由于主客观原因,加工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互不关联的两张皮,表现在跨国公司每年为在我国进行加工贸易进口上千亿美元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我国却存在着庞大的生产能力的闲置。因此,也导致了加工贸易存在着附加价值低的问题,我国在包括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往往只从事加工装配,甚至是简单的加工装配,我国企业的所得自然不多。

加工贸易同产业结构的关系,属于商品流通和生产的关系,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加工贸易同跨国公司的密切关系,加工贸易同产业结构的联系与一般贸易有所不同,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且意义重大。

我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产业政策,体现了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但是,我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产业结构调整。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关起门来搞产业结构调整只能是走少慢差费的道路,越来越落后在别人后面,正像我国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第一个转变那样,是在利用外资,特别是利用港资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大规模转移到内地的背景下实现的。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同样需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我国发展重点产业需要市场,需要世界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的拉动,这样将大大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

加工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紧密结合,不但可发挥市场的自发作用,使我国既能得到静态的国际比较利益,也可得到动态的国际比较利益。正如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一体化导致了东道国和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也会给各国带来好处。从一般意义上说,各国都朝着发展本国拥有比较优势产业方向发展;从动态意义上看,各国都朝着发明创新潜力最大的方向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效率提高中获得好处。

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应配合产业政策,为产业调整服务。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当把那些产业关联度大的加工贸易作为鼓励重点。

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加工贸易,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与之配套,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如果提高原材料工业水平,使原材料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将会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产品的当地化。

为加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工贸易的结合,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外销的同时,应对外商在当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产品的国产化。

加工贸易是我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同外商需要的结合,这种结合虽然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但在高科技产品上也有表现。因为即便是高科技领域也存在着劳动密集型部分,只要我国存在低成本的劳动力,加工贸易就会在我国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绝非权宜之计不无道理。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我国沿海地区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将趋于减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将加大,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