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优势转移和加工贸易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转移和加工贸易结构调整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比较优势转移和加工贸易结构调整(一)我国比较优势的变迁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异军突起,其增长率远高于加工贸易的总体增长速度。加工贸易正是国际分工细化的产物。总的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产品内垂直分工的低端,提升产品结构是当前加工贸易升级的重要内容。

四、比较优势转移和加工贸易结构调整

(一)我国比较优势的变迁

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比较优势将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众多因素都会对比较优势产生直接影响。在比较优势的理论研究中,要素禀赋的变动、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偏好的转移、生产的规模经济、政府政策的变动等都将改变现有的比较优势。这些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内部,即使本国一切条件均保持不变,来自外国的变动同样会导致本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因此,一个国家在根据初始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后,必须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资源从失去优势的部门向获得优势的部门平稳转移。由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可变性,政府同样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提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可以大致反映出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我国的出口结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然资源优势、非熟练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1979~1985年,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主要出口产品是自然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石油、食品和纺织品三类产品占了出口的绝大部分。这一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品。1986~1994年,制成品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比较优势开始向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转移,其中服装取代纺织品成为首要的出口产品。同期,我国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稳步增长,出口份额从1986年的10%增加到了1994年的25%。1995年之后,我国在非熟练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继续保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提升。主要表现是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的份额急剧增加。但是,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对资本和技术要求较低的产品,因此,我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并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提升

1.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逐步提升

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不仅数量上急剧膨胀,而且在结构上也不断提升。从加工贸易起步开始,我国的加工贸易结构从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并且进入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结构的转换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加工贸易的起点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来料加工是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企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来自港、澳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进料加工超过来料加工成为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开始增加,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是最主要的加工贸易产业。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制造业转移。自1990年前半期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信、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产品替代纺织品成为最大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

第三阶段是自2000年之后,主要表现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加工贸易也展现了新的发展势头,那就是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加工贸易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2000年以来,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比重超过了半数。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异军突起,其增长率远高于加工贸易的总体增长速度。加工贸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形式,90%左右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加工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正是在加工贸易的带动下,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2.从产品价值链的层次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呈现出服装、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保持优势,机电产品加工贸易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良好结构特征。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上的结论是从宽泛的产业层次加以衡量得到的结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过程的细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早已突破了产业的层次,深入到了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生产环节。加工贸易正是国际分工细化的产物。因此,单纯从产业的层次来分析加工贸易将会遗漏很多重要的信息。要全面认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除了要从产业的层次进行考察,还必须从产品的层次进行研究,深入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过程,更多地关注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发挥的作用。

从产品价值链的层次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的层次。在传统的加工贸易优势项目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我国企业多数是从事低附加值的大路货生产或者是贴牌生产,在设计、高级原材料、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缺乏竞争力。在机电等产业,我国加工贸易也同样是集中在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或者是加工组装等生产环节。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增长迅速,但是加工贸易企业绝大多数是负责外围的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组装,根本没有进入核心生产环节。总的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产品内垂直分工的低端,提升产品结构是当前加工贸易升级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加工贸易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路径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我国主要对外贸易方式的加工贸易同样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要求。我国加工贸易过去20多年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的扩张,是低水平的粗放式增长。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增长率有所放缓,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稳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同时,我国比较优势的变迁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低水平数量扩张提出了挑战。因此,进行结构调整,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选择则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进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我国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既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也是比较优势变迁和出口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一种外延型的、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众多的有利因素支撑了这一增长模式:规模巨大且日益扩展的国内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其中既包括几乎无限供给的非熟练劳动力,也包括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比较扎实的工业基础;开放条件下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和其他我国短缺要素的引入;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市场化改革产生的制度激励等。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却是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

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低水平数量扩张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层次偏低。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张主要是依靠传统制造业的增长,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中的高端产品所占份额偏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我国企业主要分布在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总体经济效益不高,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第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驱动,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较弱,经济结构偏向低技术部门,导致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单纯追求GDP总量指标,在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产权没有得到清晰界定,国家没有制定有力的保护政策的情况下,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追求GDP增长时完全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在客观上为企业采用高污染的落后技术,以及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和谐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和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这是因为:第一,加工贸易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外部体现。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国的经济结构。如发达国家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体现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因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对外贸易上,必然是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第二,加工贸易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部门。出口部门面向国际市场,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因此往往是一国经济中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也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部门。亚洲“四小龙”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加工贸易部门需要率先进行结构调整,并带动其他部门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比较优势转变和国际贸易环境需要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

首先,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积累,我国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要求加工贸易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这是由我国劳动力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改革初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资本稀缺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庞大的劳动力基数,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只是缓慢削弱。另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知识劳动力的数量大幅度提高。在我国非熟练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缓慢减弱的同时,人力资本也具有了一定的潜在比较优势。加工贸易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结果,在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加工贸易结构必然要随之变化。

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我国对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我国加入WTO后,出口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的空间。但是,外部环境的一些不利因素限制了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充分发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口目标市场的贸易壁垒。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对我国的出口施加了多种限制。频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使我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二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发展加工贸易作为自身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接近,因此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导致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逐步走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在主要出口目标市场的贸易保护下,我国加工贸易进行数量扩张的空间非常有限,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使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不断下滑。要保证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增长,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2.加工贸易结构调整的思路

我国在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在发挥我国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动态比较优势。毫无疑问,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条件下,我国的加工贸易必然要从现有的比较优势出发,否则加工贸易部门在国际经济中将不具有竞争力。但是,初始的贸易模式一经确定,往往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由于市场的扩大,会从其他部门吸引更多的资源,产量增加,并通过“学习效应”进一步提高出口部门的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竞争部门则相反,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进口竞争部门的产量减少,部门内的资源流出,与国际同类企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因为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劳动力,如果只按照现有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我国的出口将长期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要注重培育潜在的比较优势,促进我国的比较优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包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不同的层次。因为国际分工已经由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了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因此在贸易结构调整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产业结构的提升,而且要更加注重产品结构(尤其是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的提升。

(1)在产业结构的层次上,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应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向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求突破。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重要产业。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而且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仍将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在今后加工贸易结构调整中,应该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力,而且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在坚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的同时,我国应该积极推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由于我国劳动力庞大的规模,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比较优势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资本积累过程。但是,当前我国在一些产业拥有了初步的比较优势或者潜在的比较优势,这些产业有可能发展成为今后重要的出口产业。一是,我国在一些人力资源密集产业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比较优势,对于这些产业应鼓励其发展。二是,我国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才的增加仅仅形成了潜在的比较优势,并没有构成现实的比较优势,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比较优势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细分,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产业结构的概念已经显得过于宽泛,无法充分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在关注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考虑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产业内提高产品的档次,注重技术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二是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无论是在传统产业还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是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体现。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提升必须提高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的位置。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的提升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从具有一定基础的相关生产环节开始,逐步向产品价值链中更高的环节转换。不顾自身比较优势的状况,试图不切实际地从价值链低端跳跃到高端,不仅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在跳跃的过程中会使我国经济付出巨大的转换成本。

总体来说,我国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应该采取“稳步发展,重点突破”的模式。丰裕的劳动力是我国经济的优势所在,能够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生产环节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加工贸易调整过程中必须坚持劳动密集产品和生产环节的基础地位,在保证我国加工贸易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作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加工贸易结构的梯次优化升级。

【注释】

[1]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外经贸部高虎城部长助理在加工贸易有关政策和出口通关便利措施宣讲会上的讲话,2001年9月9日。

[3]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国研网。

[4]《3000万:加工贸易提供就业机会增幅显著》,《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1月16日。

[5]《求解民工荒》,《南方周末》,2004年9月9日。

[6]这并不是说我国没有认识到动态比较优势的作用。恰恰相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对很多部门进行了可谓严格的保护。然而经过20多年的保护期,这些部门并没有形成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部门是我国最不具比较优势的部门,即使经过一个时期的保护也不可能培育出比较优势。

[7]所谓“三高”即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