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区的提出与区位论的发展

产业区的提出与区位论的发展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业区的提出与区位论的发展(一)理论的追溯产业区的概念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首次描述和分析了意大利地区大量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地理集中的现象。然而马歇尔忽视了区域组织的外部联系和开放性,没有考虑到产业区内企业的成长和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演化的问题。因此产业区或工业区是自发演化而成。

一、产业区的提出与区位论的发展

(一)理论的追溯

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的概念最初由马歇尔(Marshall,1922)提出,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首次描述和分析了意大利地区大量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地理集中的现象。并分析了其他类似的一些生产区域,如英国斯塔福德郡德陶器生产,白金汉郡德椅子生产。将这类由大量相关的专业化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聚区域称为“产业区”。他将工业集聚的原因基本归结于六个方面。

(1)协同创新的环境。“……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的,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秘密。……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

(2)辅助性工业的存在,使用高度专业化的机械,更经济和专业。

(3)对由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求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求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来。”

(4)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

(5)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区域内必须发展多种工业,只依靠一种工业的区域,在该工业原料供给和产品需求骤减的情况下,会发生严重的萧条,因此一个区域内必须发展多种工业,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时区域经济的衰退。

(6)顾客的便利。马歇尔认为由于地皮租金的日益昂贵,工业常常集聚在大城市的郊外,而非集聚在大城市之中。

由此看出,马歇尔强调产业区的分工与交易过程中的互相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实现了外部规模与范围经济。克鲁格曼(Krugman,1991)从三个方面归纳与总结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

(1)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

(2)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确保了较低的失业概率及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

(3)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应该说明的是马歇尔的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对当代集群机制的分析具有重要的解释力。然而马歇尔忽视了区域组织的外部联系和开放性,没有考虑到产业区内企业的成长和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演化的问题。

在同一时代,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29)同样研究了产业集聚。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指出对区位影响的区域因素包括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而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agglomerative factors)和扩散因素(deglomerative factors)。韦伯认为集聚因素分为特殊性集聚因素和一般性集聚因素,特殊性集聚因素诸如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藏,工业会集聚于交通枢纽,或吸引到煤矿的周围。然而特殊集聚因素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因此他更重视一般性集聚因素,将之分析为工厂集聚给各工厂带来更多收益或节约更多成本的原因,如有专门的机器修理与制造厂可以为各个工厂提供服务;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向各厂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各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有公共设施和道路便利等,都有助于工厂生产成本的节约。

马歇尔和韦伯的著作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诞生之前,政府干预尚不如日后那样盛行,传统的古典理论占据主流,因此他们的集聚理论被称为古典理论,而集聚的产生也是企业对集聚收益的追求自发形成的。因此产业区或工业区是自发演化而成。应该说马歇尔和韦伯关于集聚的认识奠定了当代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然而以上两者的理论由于分别侧重于不同方面而被后来的学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发展延伸。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更关心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因此后来的研究中地理位置、经济增长成为贯穿于其研究中的主线,并与主流经济学的贸易与分工理论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包括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发展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贸易与分工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理论。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的成本绝对的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渊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将不同国家的产品成本比例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例进行比较,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因此每个地区应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上述理论中区域结构往往以各地的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出来,采用的都是短期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动态的观点,忽略了各国拥有的资源量是不断变化的这一事实,尤其是它把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技术因素视为无差别、相对静止的既定因素,显然有悖于事实。但这些理论对导致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做了深刻、科学的研究,为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梯度转移理论把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开发中,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和生产力等遵循由高到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区域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从静态上看,这种理论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由于扩散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之和,其结果会使生产向高梯度区域进一步集中,从而造成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

增长极发展理论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F.Perroux(1955)首次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理论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它强调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结构性的差异,不同的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上,然后波及其他产业,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这种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是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变量,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门槛规模、内部产业结构及其区位与时间的选择等一系列的技术性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难以实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极理论和战略一度受到有关理论界的猛烈抨击,很多学者指责它是空吸泵,把周围地区的人力物力吸引到中心来,造成更大的贫富两极分化。尽管如此,近年来对于科学园政策的理论分析中,仍然有很多学者以增长极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但与最初不同增长极理论不同的是,在新理论中,将研究与开发活动而不是推动性工业作为增长极,这种新的解释更强调增长极的创新和扩散作用。从这点出发,政府需要培育研究与发展活动,特别是促进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商品化,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为解决重大国民经济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一般由国家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形成,是跃进而不是渐进式的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在计划下相对均衡的布局,总体经济实力的均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优势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各级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导致生产有等级之分。

以上三种理论有一个共性,都强调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发展的,都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必然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这些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做了有益的探讨,优先发展的地区将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这一模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否则完全用静态均衡的观点发展各地的区域经济,其结果只能是都不发展。然而这些理论都产生于工业时代,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仍有待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其理论体系

区位论的发展通过结合分工理论、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而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论。尽管它与本书所关注的集群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其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如分工、规模经济性等对集群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