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规划的内涵及定位

循环经济规划的内涵及定位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众多主体和活动类型的系统综合体,这就决定了循环经济规划涉及多方面内容。2)循环经济规划的定位规划是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状况,对于自身活动、行为所做的合理的时间、空间和程度上的安排。循环经济规划是一定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设计与安排,因此,要以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为前提,并与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协调。

13.1.2 循环经济规划的内涵及定位

1)循环经济规划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规划(Recycling Economic Planning)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为核心,依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重要规划,结合可以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前景,合理安排循环经济发展的时空布局。

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众多主体和活动类型的系统综合体,这就决定了循环经济规划涉及多方面内容。从循环经济规划内容体系上看,一般需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水平、战略重点、空间布局、主要模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着重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市场运作、杠杆调控相结合,以工业为重点,以服务业为引导,全面形成多层次、多产业、多行业的循环经济体系。

循环经济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形势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有侧重地选择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综合利用等活动。

循环经济空间布局需要考虑循环经济示范的点、线、面布局,从而在多层次上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主要模式要侧重于总结、提炼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及未来要求的已有模式,同时注重借鉴或推广国内外已有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及各行各业对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减排的基本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等规划为基础,开展资源减量、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综合规划,同时针对重点或突出问题开展重要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

循环经济保障措施要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循环经济规划是为了从根本上协调人类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应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在不同层次上对人类自身的经济活动、资源、能源的分配和使用、消费行为模式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活动所做的时间、空间和程度上的合理安排。

2)循环经济规划的定位

规划是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状况,对于自身活动、行为所做的合理的时间、空间和程度上的安排(11)。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在目前的规划体系中,按行政层级包括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三种。其中,总体规划是以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及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经济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家总体发展规划或省级总体规划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规划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性和预测性规划。循环经济规划是一定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设计与安排,因此,要以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为前提,并与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