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

时间:2022-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经济的思想是人类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产物。“可持续”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与人工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我们认为,循环经济是由环境与资源危机而提出,并进而扩展到国民经济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层面,其目标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

循环经济的思想是人类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产物。循环经济理念的演进与人类合理利用资源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资源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结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导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我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我们认为,把握住这个理论的关键点,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循环经济进程就有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撑点,对循环经济要义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同时也为我们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行动展示了可操作的基本路径。

一、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回收利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古已有之。但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回收利用的战略意义,则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全球性环境与资源危机之后。从世界各国最初对环境资源的关注到今天实施可持续发展和探索循环经济路径,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的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时期,这个时期中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对现有经济模式为何会导致环境资源问题的反思,开始采取行动。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酝酿和提出时期。人们的关注重点开始从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向对资源利用的全程控制,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等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资源循环利用形式开始进入实践。资源合理利用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出现了许多新思想,但着眼点都在于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有识之士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立即在发达国家企业界和民众中得到响应。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或循环型社会的法律,采取政策手段给予推动,包括国家税收财政政策,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进行理论探讨和产业实践。这一趋势正在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从指导思想来看,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循环经济运作方式的目标和归宿;从产业领域看,从资源回收利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洁生产,以及比清洁生产更进一步的生态工业运作方式使得循环经济获得了有效的实现途径;从最终结果来看循环经济运作方式将极大地减少新增资源需求以及彻底消除生产、生活中未经处理的废弃物排放,既解决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又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长期以来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需求量较大。由于过度开采和低水平利用,许多资源已后备不足,未来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且已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制约。

从现在到2020年的近20年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我国资源最为紧张环境压力最大的时期。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资源消耗量增大,人均资源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从而形成资源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巨大压力。能否稳定持续地实现资源供给以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更宏观的意义上讲,未来的20年,是中国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是中国的严峻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因经济快速增长加上人口总量进入峰值阶段所带来的资源短缺最为严重的时期,实施好中央既定战略目标,那么过了这20年,随着人口高峰的过去、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资源紧张状况将趋于缓解。当前克服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否则,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具有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能力,到21世纪中叶也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面对危机,循环经济是中国21世纪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循环经济的科学界定

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提出的新认识,但其一经提出,就被扩展到从经济运行宏观层面即社会再生产层面来概括,以更深入全面的角度推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结合,同时对经济提出了循环、节约、洁净的要求。循环经济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是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实际上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总体指导体系。“可持续”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与人工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便是来自对资源的关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物尽其用,使资源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可以多次循环利用,最后才成为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并对其进行焚化回收能量或填埋。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开发资源,包括开采、加工、形成产品、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一是将开发、加工的过程与资源的循环利用相结合。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四个环节来看,就可以提出以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概念。而循环经济在西欧、日本也正是遵循这样的轨迹而发展起来的。

我们认为,循环经济是由环境与资源危机而提出,并进而扩展到国民经济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层面,其目标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人类进步的战略性基本理论,政策性基本对策,是在更大层面和领域(国民经济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认识和能动行为。

img4

附图 可再生资源开发体现为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

Fig.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utilizing resourcescir cularly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我们认为,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是:为保护环境,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循环体系的客观要求,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促进物质资源在生产与生活中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反复利用为核心,依托于科技进步之上的,促进经济、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状态,其依据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而从国民经济宏观体系上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

(三)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

我们认为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循环经济的中心含义是“循环”,强调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其目的是既实现环境友好,也保护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循环”的直义不是指经济循环,而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利用(包括消费与使用)。资源循环利用是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源原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先进技术尽量将其加工为环境友好的产品并且实现现场回用(不断回用);在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最终产品的理性消费;最后又回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回用——实现以上环节的反复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当有两个基本认识:一是,资源短缺和市场需求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引导力量;二是,资源循环利用的根本推动力是科技进步。每当新技术出现总会开拓出新的资源领域及新的使用方式,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因此,着力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实际应用,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环节。

(四)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也可称为内在规律性,是指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方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面对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2)科技性。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依托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不断拓展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范围,从源和流两个方面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3)系统性。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社会再生产领域各个环节的系统性、整体性经济运作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再生产环节上,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能因此将其割裂开来看待。只有通过整个社会再生产体系层面的系统性协调,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4)统一性。统一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通过循环经济的社会再生产方式,既可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两大危机,又能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第二层含义是指循环经济无论是在社会再生产的宏观层面还是在产业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其核心都统一于资源循环利用。

(5)能动性。循环经济是人类对自身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五)循环经济的目的要求

循环经济理论与行动的目的是达到节约资源、减废治污、治理和保护环境,进而从整体上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公平、良性的互动循环。

这种循环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在以上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直伴随着的行动和措施,以实现生态环境与资源得到保护的目的,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我国出现的循环经济概念泛化与误用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来,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界定,这一概念在一些场合出现了泛化与误用。比如在一些媒体上经常可以看见这类报道:某企业有效利用生产废料实现了循环经济、某企业将生产污水处理回用向循环经济又前进了一步,等等。这些对循环经济概念的不恰当运用,其初衷固然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企业污染排放,但是,由于这些只是循环经济运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结果,其内容讲的是资源循环利用而非循环经济本身。因此这种将重要概念泛化与误用,只会使得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并有可能使得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宏观政策上出现曲解,在客观实践中出现偏差。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人士提出将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手段,我们认为这种对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是值得商榷的。

(一)单个企业或产业的行动不等于循环经济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始进行企业或产业的清洁生产实践,这是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过渡的一个良好开端。但是由于国内对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缺乏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一些地方将某个企业或某个开发区实行的清洁生产行为称为“循环经济”的现象。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并非有利。

首先,不利于地区和产业群层面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

循环经济在产业层面的内涵包括:主要实现形式是清洁生产和多产业共同结成的生态工业链,同时还包括政府立法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内容,其范畴十分广泛,不是仅仅一个企业或单个产业改善能够实现的。将企业或产业的清洁生产实践等同于产业层面循环经济表现形式的提法是片面和不准确的,不利于推进产业层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建立。

其次,不利于在社会再生产层面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个国民经济宏观层面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整个社会再生产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将其等同于企业、产业层面的表现形式会导致对循环经济的错误理解,缺乏全局眼光,不利于在我国建立起一个统一、协调、高效的循环经济运作体系。

(二)循环经济不宜看作环境治理操作的具体方式

协调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和最终目的,也是循环经济运作的必然结果。结合国内外的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我们认为,循环经济不宜被理解为环境治理操作的具体方式。

(1)路径与目的错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系中,协调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循环经济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贯穿于整个循环经济体系中的理念性的指导思想之一,是行动的目的;而循环经济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它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企业运作等层面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作方式,是实践性路径。因此,将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的具体操作方式难免有路径与目的错位之嫌。

(2)循环经济的产业内涵可能被忽视:循环经济一旦被看作为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具体方式,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产业实践内涵将有可能被忽视,这对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将极为不利。

四、循环经济概念科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注意区分循环经济的整体性与局部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是一个涉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整体性经济运作方式。但是,其在不同的环节循环经济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在生产环节表现为生态工业或清洁生产;在消费环节表现为生产者严格的产品责任和回收义务;在分配和交换环节表现为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这些不同环节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决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分别看待,否则就会导致在低层次上出现概念混乱,无法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理念应有的引领作用。

(二)在企业和产业层面普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概念

循环经济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具体的企业和产业。但是,如果没有全局性的协调和系统的眼光,每个企业只是局限于自身的资源单项利用而无法实现在整个社会经济层面的资源有效利用,则循环经济将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在企业和产业层面形成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认识,让企业的管理者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走出对循环经济片面和狭隘的认识,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应注意政策制定中对循环经济概念的准确使用

循环经济本质上仍然是市场经济,但是与工业时代的市场经济相比更强调政府在宏观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一个政府干预取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因此,政府的政策对于循环经济的有效运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注意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将循环经济概念放在科学的层面对待,避免出现内涵模糊和标签化趋势,使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得到科学的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循环经济认识的深化过程是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新的理论突破并走出原有的理论藩篱。

抓住资源循环利用这个核心概念,并与我们的政策指导、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相关法规制定等主要工作环节紧密结合,这就为我国循环经济的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无可限量的光辉前景。

[本文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