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日渐清晰。在各项政策支持和各地区努力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第四节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差异很大。中国共产党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十分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沿海地区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西部及其他地区与东部相比,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978年至2000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比其他地区高2个百分点以上。在“八五”时期,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比其他地区高出5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地区消费水平差异增长比较缓慢,90年代以后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14]1999年9月,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此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日渐清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除要求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外,还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报告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2003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未来施政纲领时,提出了“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其中,“东西互动”是说“东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把老工业基地的改组、改造和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5]在对东北地区进行一系列调研后,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又迈进了一大步。随后不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把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要求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促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与此同时,党中央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支持东部地区先试先行,破解难题,实现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政策的提出,中国的区域划分由过去的沿海与内陆和东、中、西部明确变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一个完整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开始形成。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党的十七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全面部署了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任务,印发了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系统制定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了一批经济区、经济带发展规划;发布实施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在各项政策支持和各地区努力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支线机场、干线公路相继建设完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快速发展;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国有企业、国有林区垦区等多项改革扎实推进。各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