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采写好经济信息稿件苏树远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舆论工具的报纸、刊物责无旁贷地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所以市场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活动舞台。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采写好经济信息稿件

苏树远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舆论工具的报纸、刊物责无旁贷地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作为经济信息的采写人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写好经济信息稿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受众需要传播经济信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绕着市场转,根据市场供求、消费者的眼色来决策、办事,否则就无立足之地。经济信息的市场就是广大受众。这种市场的需求,突出地表现为广大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所以,能不能适应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就是你采写的经济信息实用与否、有效与否的关键。目前,我们很多采写经济信息的同志并未真正重视这个问题。纵观国内多家信息报刊和一些电台的信息节目,传播的可使广大受众利用的经济信息,占整个传播量比例实在太少,似乎只满足于“外行看了热热闹闹,内行听了不觉浅薄”就行了。

因此,我们记者、通讯员、信息员的心目中,首先要装着广大受众,采写每一条经济信息,都要想到要对受众负责。常想“这样的经济信息对受众有益吗?他们需要吗?”“怎样做才能使受众满意?”脑子里有了这样的想法,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动力和活力就来了,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找、挖掘受众需要的信息了,信息的求新、求快、求活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某个会议发不发信息,怎样发,发多长,穿靴戴帽式的讲话要不要,就不再是看某个首长眼色行事,而是以受众需要不需要,和怎样满足其需要为标准了。当然,受众的需要是因为各自的工作、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是对我国“复关”的报道,政府官员想的是国内、外市场能否顺利“接轨”和民众心理能否很好地接受;企业家想知道的是自己的企业是否被冲击;平民百姓则想了解进入中国的外国商品是否价廉物美。但不管怎样,一般来说,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利益有关系的信息,人人都是关心的、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广大受众的心理。

在采写经济信息稿件时,还应在其中提供信息利用的有关条件,这也是受众需要的。过去,新闻单位传播的经济信息,沿袭新闻的传统做法,即只管宣传不管应用,帮助人们利用和开发信息的工作做得很少。市场经济注重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信息的利用性,讲究传播实效。而讲究实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报道经济信息的同时,介绍相应的利用条件,例如政策、种源、技术、资金、交通、设备、收购单位,甚至气象资料等等。至于向信息传播对象提供哪些利用信息的条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尤其要根据可能利用信息的传播对象层次的需要而定。最好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二)拓展空间,大量报道国内外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寒暑表,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表现出来。领导要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来制定经济宏观决策,调节生产;生产经营者要通过了解市场来决定产、供、销;广大消费者要根据市场行情来筹划自己的吃、穿、住、用。所以市场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活动舞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经济信息采写人员,必须从过去主要跑上层,跑政府,跑经济主管部门,变为主要面向各类市场,去采写各种新鲜活泼、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经济信息,以满足广大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1)要报道国内各类市场。这里面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市场,如能源交通市场、原材料物资市场、金融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采写、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对一个大的区域乃至国家的宏观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人人离不开的有关吃、穿、住、行、用基本需要的消费品市场、服务性市场、劳务市场、旅游市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调查了解、挖掘报道。

报道市场,反映市场,不可停留在对市场的表面现象和一般情况的报道上,应该是深入研究和及时介绍市场的动向、发展、变化和效益。同时,要善于抓住在建立和发展市场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通过对这些经济热点、焦点的报道,不仅可以展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且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同时,也可以为企业作出产、供、销决策,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2)要报道国际市场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关门搞建设,也关门搞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不能满足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的商品要走向世界,外国的商品也要进入我国,这是必然趋势。同时,我国正在积极争取“复关”。这样,我国的市场不再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区域市场,它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将会变得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因此,我们信息报道既要立足国内,把国内的经济工作报道好,又要面向世界,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动态、经济信息传递给我国人民,让我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不可否认,我们的信息媒介对这方面报道较少,很不利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不利于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信息传播。

(3)要报道薄弱环节。如对“三资企业”的报道,对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和作用的报道,还有第三产业的许多方面,如农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商业的售前、售后服务等,都是信息报道中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去开掘,去加强报道。我们还有一些空白点,如期货市场、各类交易所、典当行业、经纪人行业等,这些在国外已经很发达,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不少地方还是空白。但这些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我们都得去研究、分析,去反映、报道。

(三)把握时间,写好各种时态的经济信息

市场经济决定了一切经济现象、经济活动都在快速发展着,快速变化着,我们就要在其快速的发展变化中去捕捉信息。为了使信息都能产生效益,有的要即时告诉受众,有的要提前告诉受众,有的要过后才告诉受众。因此,就生产了时效信息、预测信息和反馈信息。

(1)时效信息。时效信息是“现在进行式”,其表现为现时发信息立即出成效,即所谓“当其时,一言千金;误其时,千言一尘”。时效信息需要快,需要新,需要连续性。事情发生了,信息就产生了;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报道什么程度;事情有结果,就报道结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受众对于信息的要求也求新、求快、求实。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敏的新闻嗅觉,有广泛的信息传递网络,而且要常处于“临战状态”,多写“正在进行式”的时效信息。

(2)预测信息。预测信息是“将来进行式”,其表现为先出信息,后出效果。预测信息距事实形成有一段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信息利用者可做大量准备工作。预测得准,便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皆大欢喜;预测不准,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劳民伤财。所以,预测信息需要具备四性:一是准确性。这是预测信息的关键。只有准确才能为受众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靠主观推测,往往祸国殃民,这是信息报道的一个禁忌。二是全面性。只有较全面的预测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片面的或以偏概全的预测只能给受众以错误的导向。三是科学性。是指预测要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顺应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符合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四是独家性。预测信息必须经过自己去调查采访,用第一手材料写成稿件。不可道听途说,不可根据资料编选。做到这四点,预测信息才是可靠的、成功的。

(3)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是“过去进行式”,其表现为把利用信息的结果报道出来。反馈信息由于是报告实践结果的信息,“前事之师”或“前车之鉴”,受众是信得过的。这就要求反馈信息做到实事求,绝对真实,反映其结果,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根据信息有分享性的特征,好的结果,可以“一花引来百花开”;坏的结果,可以使人“改弦易辙”或“悬崖勒马”,避免损失。

各种信息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要求,但同时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要求。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等就是它们的共同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写信息稿时,可以避开写新闻的传统方法,例如可以不要导语,可以少写或不写背景。

总之,经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应讲竞争、讲开放、讲速度、讲效益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样,才能使经济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中,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业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本文原载于《新闻潮》和《广西经济信息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