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第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有关情况的报告

年第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有关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有关情况的报告一、会议背景及基本情况进入21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例,私人部门储蓄率已由2年前的负值上升为7%,按此上升势头,2010年将达到8%以上。

2009年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有关情况的报告

一、会议背景及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新兴经济体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一般意义上讲新兴经济体特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发展潜力大、正力图通过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有潜力、有活力的发展中国家。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9%,2009年“保八”可期。2008年“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要超过现在的G7 (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总量,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新兴经济体在应对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可预见,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将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但是,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与挑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减排压力、全球经济再平衡等诸多全球性问题,与新兴经济体自身发展方式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等问题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复杂性。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从多学科、多视角展开深入研讨。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央相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官员和学者300多人。论坛设有主题会议和分会场专题讨论。在主题会议单元,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作了开幕致辞,中改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总裁艾森布莱特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中改院院长迟福林等作了主题发言。在专题讨论单元,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专家介绍了本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问题。各国专家学者主要就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及如何有效转型等展开讨论。

二、主题发言讲话及专题会议简况

(一)主题发言简况

1.姜斯宪(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海南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化危为机,总体表现良好。2009年前9个月,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姜副省长同时指出,当前制约海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矛盾还不少。比如,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外贸出口下降等。下一阶段,海南将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发展方式转型为目标,抓好各项重点改革。

2.高尚全(中改院董事局主席) :在会议中指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明朗,在政策刺激下,经济进一步回升已成定局。但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下一步要重点推进三个领域的改革。一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二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三是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尚全教授同时指出,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改革的推进动力也有明显变化。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的改革,需要有大的魄力,要在一些基础层面有大动作。一是要坚持改革不动摇;二是后危机时代深化改革要有新的思想解放;三是消除不利于改革的各种认识和判断,形成全社会共促改革的合力

3.艾森布莱特博士(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总裁) :中国的国民经济正在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国家承诺的基本社会福利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能够抵御危机的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体制机制的基本前提。

4.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 :为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应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加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和财产,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和经济增长点,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第一,积极转变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重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第二,全力探索新的发展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保持当前稳定外需的政策,加大出口结构的调整力度。

5.迟福林(中改院院长) :在会议中指出,在我国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共同作用下,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走向消费大国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他认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推进“五个时代性”特征的转型与改革(详见第三部分)。

(二)专题讨论会议简况

尽管新兴经济体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作用巨大。但随着欧美过度消费经济发展模式的终结,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将面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以美国为例,私人部门储蓄率已由2年前的负值上升为7%,按此上升势头,2010年将达到8%以上。而储蓄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消费将减少600亿~800亿美元。这将打破原有国际经济循环,由此加大了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

会上,来自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专家都从不同的侧面讨论本国发展模式中的问题。如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油价的基础上,如果石油价格达到每桶70美元以上财政就盈余,70美元以下就亏损;巴西的储蓄率比较低,投资能力比较弱,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印度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当落后,且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这使得吸引外国投资,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相当困难,下一步印度需要重点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制造业;越南经济的60%都依赖出口和外国投资。虽然危机中政府政策由控制通货膨胀迅速调整为防止经济下滑,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持续增长仍然面临困境,比如,越南97%的企业是小企业,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在这次危机中,新兴经济体迅速作出了政策调整,普遍采取了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取得积极成效,但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刺激政策来应对内外需求的变化,要坚持积极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有专家认为,单纯的财政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应当在多个领域全方位建立发展模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在经济领域,应使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平稳过渡到市场主导,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社会领域,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政治领域,建立合理的权利结构,改善民主政治与公共治理机制;在生态环境领域,要重点推进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在文化领域,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促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文明的融合,建立开放兼容的文化体制。特别要注重解决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有专家指出,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作用,这既是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也是结构性缺陷产生的根源。要通过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实现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公正的双线均衡,改变强政府弱社会、强国弱民、强权力弱资本的公共治理结构。

同时也有专家提出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证,德国的社会和生态市场经济模式,兼顾了市场、社会、生态等多重目标,是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模式,值得新兴经济体借鉴。

三、迟福林“五个时代性”特征的转型与改革主要论点

迟福林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并带来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在发展阶段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共同作用下,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走向消费大国的转型与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正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推进“五个时代性”特征的转型与改革。

(一)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随着中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是必然选择,并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左右将居民消费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需要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一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提高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引导居民消费倾向;三是加快财税和金融体制转型,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消费型金融体制的建立;四是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结构重点由生产性投资向消费性投资的转变。

(二)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处在人均GDP 3 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大概在55%~60%左右。200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 266.8美元,但城市化水平只有45.68%,远低于工业化中后期60%的均值,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我国在后危机时代应加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质性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争取5~10年内把城市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

(三)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伴随着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不仅表明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也突出了政府缩小收入差距和加强公共投入的职责,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是需要加快社会体制的转型与改革,二是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初步测算,实现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未来10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要达到5%左右,投入15万亿~20万亿元。

(四)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不仅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革命。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的大国作用和大国责任不断凸显。我们既要看到国际上的某些复杂因素,更要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责任和作用。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选择问题:一是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三是推进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四是推进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进这些改革,将大大加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

(五)政府转型时代的改革

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二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关键在于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关键在于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框架。尤其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迟福林强调,这五个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改革,相对于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次转型和改革,构成我国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推进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的第二次改革。

四、三点建议

1.近年来,偏居海南岛的改革发展研究院以它触及改革问题的敏锐性,及分析把握改革问题的高度、广度、深度,加上丰硕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如《光明日报》盛赞“中改院已经在国内外经济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建议我省相关部门、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对中改院有关研究成果给予关注,及时学习、借鉴,指导相关工作。

2.迟福林院长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已由生存型阶段进入了发展型阶段,面临“五个时代性”特征的转型与改革。他的观点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对指导新时期我国发展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有关单位结合省情,认真思索我省的发展阶段,对即将着手研制的“十二五”规划,特别是改革专项规划,要通过进一步学习、领会和借鉴,增强规划编制的战略性、宏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009年11月9日,中改院迟福林院长受邀到昆与昆明市商建中改院昆明分院事宜。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接见迟福林时希望尽快把昆明分院建成、建好,结合昆明实际争取在决策、咨询方面高起点出成果。并通过建立可持续的泛亚论坛机制,作为引进智力支持的平台,逐步形成精干的专家队伍。因此,我们建议省有关部门要关注、支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关注、支持昆明分院的建设,并借助分院的力量,为我省发展改革多出主意、多想办法。

(《云南改革报告》2009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