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因素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因素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2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因素从产业集群研究的几大流派来看,各派对产业集群及内部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马歇尔认为竞争优势来自于外部经济,具体来说是外部规模经济。这种产业集群对区内企业带来的优势是非产业集群的企业所难于具备的。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更低的交易成本,给集群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2.2.2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因素

从产业集群研究的几大流派来看,各派对产业集群及内部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马歇尔认为竞争优势来自于外部经济,具体来说是外部规模经济。韦伯则从相关企业、服务机构、公共设施的聚集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来解释产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在波特关于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中,涉及四项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与结构和竞争对手和两项辅助要素:机会和政府。网络组织论则将产业集群看作网络组织,从而有别于企业和市场,但有比企业更大的灵活性,又有比市场更低的交易费用的优点,从而为产业集群和区内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学派强调区位和外部经济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创新网络论将产业集群看成是创新网络,从而带来资源(资产)共享、能力互补优势、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机制、创新的累积效应、降低创新的风险,认为创新效应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之根本。上述几大主流学派分析对象虽然也包括集群企业,但主要还是产业集群整体,以产业集群本身而论产业集群,缺乏新的视角。总结上面几种观点,如果从集群企业的视角看,产业集群对其中的微观主体——集群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有:资源优势、专业化优势、成本优势、区位营销优势、创新优势、社会资本优势。

2.2.2.1 资源优势

在产业区内,大量价值链上的组织聚集在一起,这些组织包括同行、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聚集的结果又有利于吸引人才、更好的基础设施、利好的政府政策,从而节约生产、运输、营销成本,可以便于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便于面对面的交流以加强了解,也更有利于拥有专业人才,促进创新,加快知识传播。这种产业集群对区内企业带来的优势是非产业集群的企业所难于具备的。

马歇尔(1920)指出:“当某一工业定位于某一区域时,就极有可能长期定位于此。同类厂商彼此相邻并从事类似的经济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厂商也倾向于选择在具有某种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集中的区域设厂,这种就业上的优势同工业在特定区位的集中组合形成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它是该工业成长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因”。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本等)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基础。网络组织学派将产业集群看成网络,多个组织构成的网络形成独特资源优势。

刘恒江、陈继详(2005)从产业集群发展的“生产要素—动力机制—竞争优势”,论述了根植性资源在对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作用。郑胜利等(2004)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下列几项:路径依赖产生的资源吸取效应、因竞争激励所应起的资源提取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林俐(2003)通过实证方法,认为由大量的原材料厂、成品厂及规模交易市场组成的资源使产业价值链充分细分,从而为集群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蔡宁,吴结兵(2002)认为由于集群是由众多独立的企业组成的群体,企业集群很难自发形成长期、持续的战略,其竞争优势不是来源于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战略选择,而是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集群的长期竞争优势。

2.2.2.2 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因为资源的聚集,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吸收新的优质资源的加入,促进创新,为企业从事柔性专业化创造平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更低的交易成本,给集群企业创造竞争优势。马歇尔(1920)的外部经济论和以克鲁格曼(2000,中文版)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理论均概括了外部规模经济的三要素:劳动力储备、专业供应商、技术经济溢出。而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快速变化的技术将使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走向衰退,但聚集经济可通过各种水平和垂直经济活动的外包带来节约交易成本。由此可见,聚集经济所具有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集群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保罗·克鲁格曼,2000,中文版)。

郑胜利(2004)等认为,产业集群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资源互补。集群企业间更加紧密的分工合作,使企业间的互补性增强,沟通信息更加便利,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二是企业内部分工外化。产业集群为高效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平台,使企业可以比较自己生产和市场交易的成本费用,将不便于自己生产的业务外包给区内其他企业,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节约交易成本。而且企业的聚集也为巨量的联合需要和联合供给具备了条件,增强了企业在采购和销售方面的议价能力,也为市场细分的新企业的诞生开辟了市场空间,促进了集群内部分工的深化。

波特(1990)认为:比起其他如垂直整合、与外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从远地“进口”原料等做法,集群企业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如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或人力资源。因而,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性上更有效、也是更有效率配置资源的组织形式。同时,集群企业降低了招聘的搜寻与交易成本,降低了员工改变工作单位以寻找新职位的风险,也减少了企业到其他地方寻求专业人才的成本。

林俐(2003)认为,由于集群内产业“价值链”的充分细分,按“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进行社会分工协作,使“价值链”每个环节的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魏守华,石碧华(2002)以浙江嵊州领带产业为例,说明产业集群给集群企业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可从下面几方面来解释:城市集聚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交易成本降低,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

蔡宁,杨闩柱(2003)的研究表明,聚集经济会使集群企业的成本降低,但超过一定的限度后,成本则会上升。蔡宁认为聚集经济与平均成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近似U型曲线——先随企业数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并达到一个最佳聚集点,此后随企业数量增加,企业空间聚集产生了“拥挤成本”,对空间聚集具有离心力作用。影响空间聚集向心力的要素包括:外部经济、接近原料产地、廉价专业劳动力、地价优势、类同文化、技术溢出效应、能人示范效应(创业精神、管理的标杆示范作用)、大量同行聚集互通信息降低行业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企业衍生等。离心力则可能因为人口过度拥挤、地价攀升过高、市场范围约束、信息技术进步、技术中断、过度竞争、资源有限性等导致。企业集群的聚集密度取决于聚集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力量对比。因此,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要完成从聚集经济阶段的转变,并培育富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网络。

2.2.2.3 专业化优势

亚当·斯密(1975,中文版)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理论,一直是分工理论的经典之作。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总结起来包括两部分:一是分工促使生产率提高,带来国民财富的增强;二是市场竞争促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分工并非越多越好,因为随着分工的增加,交易次数的增多,交易费用会上升;“如果交易效率极低,则因层系增加以及进一步的横向和纵向分工,所得的收益会不够补偿交易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自给自足,即自给所有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杨小凯,黄有光,1999)。”

哈罗德、德姆塞茨(1999,中文版)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上升,众多中小企业间的管理合作将被少数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合作所取代,也就是大企业将代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取决于分工的演进,而分工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分工后的生产成本,还取决于分工后的交易成本。而产业集群则可使区内集群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较低,从而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因为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和管理等级制之间的一种组织。其特征是:“包含互相信任和长期远景的合作以及得到遵守的行为规范”(迈克尔·迪屈奇,1999,中文版)。

惠宁(2006)认为:产业集群以其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在企业规模方面,小企业变成大企业之后,内部保留核心竞争力,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分化到社会去;小企业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生产,将大企业不再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部分吸纳过来。因而没有企业规模,就没有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降低成本方面,集群企业的区域集聚可以降低企业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区域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限区域范围聚集了大量的同类企业,使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当地获得替代,从而减少和克服资产专用性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地域上的接近,使得集群内的技术保密成本很高,而学习成本很低。由于在一个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思想交流与企业间生产和营销网络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有利于使分工产生的先进经验、技巧和知识外溢,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集群使具有一定创造力的熟练工人在使用多用途设备中,不断地发明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从而也促进了产业集群内的不断创新和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集群企业专业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柔性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优势。Piore,Sabel(1984)认为世界工业化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从刚性的大批量生产体制(福特制)转化为柔性专业化生产体制。柔性生产是指熟练劳工使用多种用途设备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细分市场需求;而专业化是指企业更多使用分包安排,发展劳动之间的劳动分工。为了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柔性专业化企业通常在空间上是聚集的。柔性专业化优势具有两大类:一种是大企业主导的,如日本丰田生产体制;另一种是小企业主导的,如“第三意大利”(表2.4两种工业模式的比较)。

表2.4 两种工业模式的比较:大规模化生产和柔性专业化

img18

(续表)

img19

资料来源:Day et al(2000)。

专业化优势是以产品差异化为暗含前提的。魏守华、石碧华(2002)则从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论述了集群企业的专业化优势。由于集群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或者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激励和压力并存。竞争不仅仅通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价格战来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差异化上。正是由于集群内部的产业环境,利用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交互反馈机制,形成竞争优势。一方面,已经形成产品差别化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规模经济实力,通过研究开发、购买专利、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进一步扩大产品差异化,形成市场占有率和差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2.2.2.4 区位营销优势

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是品牌的象征,给集群企业以免费宣传作用,创造区域营销优势。Porter(1998),王孝斌、李福刚(2007)认为,一群相关的企业和产业在同一地点出现,提供了共同营销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该地在特定领域上的声誉,使得买方更愿意考虑当地的供应商和制造商。魏守华,石碧华(2002)则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集群企业的营销优势。①树立“区位品牌”。通过“区位品牌”效应,一方面,使每个企业都受益,消除经济外部性,改变了单个企业广告费用过大,而不愿积极参与和投入的状况。另一方面,“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②扩展分工,获取纵向一体化利润。集群形成“区位品牌”后,可以利用这个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通过批发商零售,而且以专卖的形式垄断销售,获取纵向一体化利润。③利用网络,开展电子商务。集群内部分中小企业很难有能力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但网络提供了与国外客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不仅大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也有机会拓展国际。集群企业利用互联网,既提供了某一产品系列的详细信息(产业特性),又使集群内的每个企业都有均等的机会(区域特性),同时又方便了客户获取信息,使买卖双方信息完备。

集群企业区位营销优势的形成,关键在于产业集群具有区位品牌效应。涂山峰、曹休宁(2005)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建立和维护。在区位品牌的建立上,一方面,产业集群这种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产业集群的营销优势,从而促成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之后所产生的群体效应又可以加速区域品牌的传播。在区位品牌的维护上,由于产业集群在当地的重要经济地位,使个别企业的市场欺诈行为将会受到其他企业和政府的主动干预,从而可保证区域品牌的稳定性;产业集群内从采购、生产到流通的聚集性更有利于质量控制;产业集群在该行业的地位为制定整个行业的各种生产标准和市场规范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也就为整个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2.2.2.5 社会资本优势

如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也是一种财富,能带来经济效益,能够促进集群内创新要素扩散,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卢林,姜滨滨,2009)。社会资本的研究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直接理论渊源来自于Granovetter关于“弱关系的力量”的研究(Granovetter,1973)和“嵌入性”(enbeddedness)概念(Granovetter,1985),和Lin Nan(1981)关于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Granovetter在研究个人求职行为和结果中发现,求职者通过个人弱联系(weak ties)而非强联系(stong ties)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Granovetter,1973)。一些学者则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日本的渡边探对东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在日本,强联系要比弱联系更有利于搜寻就业信息或提高职业地位(Watanabe,1987)。而Burt(1992,1998)则认为,关键在于网络节点中的位置,而非关系的强弱。Granovetter(1985)将市场看成是一种由各种具体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是理性个体行动者的“集合体”,其指出,现实市场中各种社会网络结构及其主体间联结方式深刻影响乃至决定市场中各种中间组织的形式,经济活动是嵌入(embed)于社会网络之中的。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1985)第一个系统表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其在《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和或多或少的制度化的共同熟悉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弗朗西斯·福山(Fukuyama,2003,中文版)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并非所有可用事例说明的规范都是社会资本。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必须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因此,它们往往与诚实、遵守诺言、履行义务及互惠之类的美德存在联系。Coleman(1988)给出了社会资本的五种形式:①义务和期望;②存在于社会关系内部的信息网络;③规范和有效惩罚;④权威关系;⑤多功能社会组织的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Tsai(2002,2004)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总体上对市场新关系的建立有积极影响,尤其在战略关联度较大的单位间影响尤为突出。

王珺等(2003)根据民营企业发展对社会资本的需求,认为包括个人关系资本与集群网络资本。个人关系资本指的是民营企业主从其亲戚、朋友关系中获得机会与资源的能力。集群网络资本是建立在企业参与专业化分工网络基础上的相互认同、互惠与信任。产业集群是基于空间聚集的企业网络,业务伙伴往往就是亲戚、朋友,因而可认为是个人关系资本和集群网络资本的综合。柏遵华,聂鸣(2004)则将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概括为4种: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企业间的社会资本、企业和相关产业间的社会资本、企业和政府、大学、协会等企业界外实体间的社会资本。

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内部,上下游厂家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应关系以减少每次成交的交易费用,大量同行业竞争者的存在以及彼此的可替代性使得保持信誉成为生存的必要,减少机会主义行为。Iyer,Kttson and Tob(2005)证实了经济增长促进企业成长、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正向影响。

由于对集群内非成文规则的认同和相互信任,集群企业之间相比非集群企业拥有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从而得以保持其竞争优势。速水佑次郎(2003,中文版)指出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认为如果人们缺乏相互信任与联系,就会陷入囚徒困境;而通过第三方调解(如正式的法院程序),将需要很大的费用。相反,通过发展社区关系形成信任就可以避免囚徒困境。而产业集群可以看作社区。惠宁(2006)认为企业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成功地实现了与产业集群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有效衔接。其中,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与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区位和发展速度;而产业集群又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相关产业、机构间的社会资本。所以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双向互动,大大减少了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率,强化了区域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正因如此,社会资本可能是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最持久的源泉(Jiang Qinghu,2008)。

尽管理论界从正面认识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影响的居多,但也有学者表现了不同的看法。刘东、张杰(2006)认为,体现在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在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冲击下可能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的阻碍因素,我国传统制造业集群企业的转型面临着种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此。

2.2.2.6 创新优势

无论是资源优势、成本优势,还是专业化优势或区位营销优势,对于集群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均是直接影响因素,随着对产业集群影响的深入,国内外对间接影响因素——创新优势有了日益全面的认识。

波特(1998)对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认为,在产业集群内,集群企业通常能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客户需求。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也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感受创新的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可说是相当大的。波特还认为,发生在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波特(1998)指出产业集群以三种形式影响地区或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中一点就是增加创新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客户需求。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也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感受创新的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可说是相当大的。而且发生在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集群企业的创新动力。Asheim,Isaksen(1997)则非常强调服务机构在创新中的作用,认为产业集群会促进企业间在创新中的合作,使支撑机构如大学、研究所、职业培训单位、R&D机构、技术中介、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的支持知识和技术在集群中的创造和扩散。从知识的角度讲,尽管知识全球范围内移动日益加快,但一些重要的知识却具有明显的空间根植性(Cooke et al,2000)。而产业集群提供了知识扩散、技术创新的途径。基于对欧洲集群发展的研究,以Maillat(1995)为代表的欧洲小组,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认为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机理和标志特征就是群体学习行为。而创新环境就是集群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制度安排、法律法规等人文环境。可见他们更多强调集群企业“根植性”的特征和重要性。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王缉慈(2001)认为,地区经济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产业集群。魏江(2003)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为三层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核心网络由供应商、用户、竞争企业、相关企业组成;辅助网络由公共服务机构、集群代理机构、硬件技术基础设施组成;外围网络由政府、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组成。其中核心网络反映的是核心层次的要素联结,辅助网络反映的是辅助层次要素的联结,外围网络反映的是外围层次要素的联结。这三个层次网络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第一,辅助网络主要为核心网络提供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流、技术流、人力资源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其中的集群代理机构还作为政府和集群的代理人,承担集群内部的制度设计和行为规范;第二,外围网络或通过不断完善辅助网络,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如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着核心网络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第三,国家创新系统、集群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放在一个大的空间看。这三者构筑起了具有各自边界、相互包含又相互作用的创新系统空间结构,从而增强小至企业、大至国家的竞争优势。郑胜利等人(2004)认为,大批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既加强了彼此的竞争,又可能产生相互学习的效应,从而使创新创业优势得以发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新业务新企业的衍生。李钟文等人(2002)更是直接将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称作“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张平(2006)认为产业集群的地理接近特征为企业紧密合作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合作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并形成知识外溢效应。由于产业聚集,形成了贴近竞争者生存(李新春,2001)的局面,激烈的竞争形成了迫使集群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蔡宁,杨闩柱(2003)认为产业集群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中集群企业容易获得资源(资产)共享以及能力互补优势、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机制、创新的累积效应、更低的创新风险和成本,从而使得集群企业富有创新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