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话和原型

神话和原型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话和原型神话学家们在全世界梦境、精神分裂症幻觉以及所有文化的神话中找到了原型存在的证据。也就是说,神灵们对希腊神话中出现的这些和其他原型人物赋予形象。原型的表面是隐藏动机的具体形象。这一事实使原型具有得以表达自身的衣装。总而言之,原型和神话在当代商业实务中难以识别的原因是,它们藏匿在管理者的面孔后面。

神话和原型

神话学家们在全世界梦境、精神分裂症幻觉(莫尔诺,1970)以及所有文化的神话中(坎贝尔,1976)找到了原型存在的证据。原型在梦境与神话中的共存性激发了心理学原型分析的首创者卡尔·容格,提出神话是集体无意识的梦境。容格派心理学告诉我们,原型通过神话表达自身。他们提供给我们讲故事必需的象征性材料和想象力,并使得我们按照他们的形象塑造我们的生活(见图4-1)。

克勒克夫斯基(1967)认为,神话不包含文字。它们通过文字表达,或被译成文字。当神话点燃了故事讲述者的想象力,使他们将神话转换成文字塑造人物并描述人物关系的时候,神话便成为了故事。神话中的人物,如母亲、父亲、孩子、英雄、恶人、主人和仆人,表达了原型。也就是说,神灵们对希腊神话中出现的这些和其他原型人物赋予形象。但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灵远不止是原型象征。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当中,因此,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自己身上闪烁的神圣之光。

与以上描述的两种神话学方法类似,组织学学者马丁·鲍尔勒斯(1993)区分了原型的两种理论:一种为历史实证理论,另一种为形而上学理论。历史学的观点假设原型随人类的发展而演化,并在他们演化的历史记载中寻找实证证据。形而上学的观点坚持神话出现于人类历史初期,并认为原型使早期人类具有形成思想和发展语言的能力,也因此使人类得以区分于其他动物。换言之,如畅销书《神话的力量》(1988)的作者约瑟夫·坎贝尔,倾向于形而上学观点的神话学家们相信是原型使人类成为人类。

鲍尔勒斯认为,容格在这两种观点中持中间立场。虽然多数时候他将原型视为随历史而演化,但是他也用形而上学的字眼描述他们:“原型是河床,精神生活的水流沿着它们潺潺流淌”(容格,1969:227;引自鲍尔勒斯,1993:398)。容格认为,原型通过我们的图像表达自身(原型如河床),从而激发我们的思想。原型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人性当中,只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然而,他们浮现在象征符号和神话里,作为文化产物出现并重现于整个人类历史中(如故事、绘画、诗歌、戏剧)。容格(1971,81:362)指出,原型是:

集体无意识形成的有意识含义;先验的幻想完形。原型的表面是隐藏动机的具体形象。

换言之,原型以一种促使我们行动、激发我们想象的事物的潜在形象存在。他们为无意识所隐匿,又为全人类所拥有。因此,通过共有神话和符号象征,人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成为能够以社区存在的群体,为文化和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荣格认为,原型为识别和认可深层存在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范例和典型。当原型在行为(动作或语言)或物体及我们对这些行为、物体的解释中显现时,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他们。原型的纯形式是难以表达的,因为他们本身并不具有文化和意义属性。他们只是通过文化和意义制造(象征表现)过程将自身表达出来。虽然原型一次次地被人类使用来塑造文化并激发其不断变化的思想及实践,但他们仍具有普遍性及不变性。如鲍尔勒斯(1993:399)所述:

原型的内容交织着有意识的思想和生活中的世界。这一事实使原型具有得以表达自身的衣装。而展现原型的内容则随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并由个体经验来填写。

鲍尔勒斯将“原型”这一概念追溯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根据这一比喻,人类被关在一个洞穴里,锁上镣铐,面对后墙。真理的光芒从他们背后涌出,在他们面前投下阴影。他们把这些影子当做真实的世界,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有这些。因此,依据柏拉图的这一神话,人们只能看到真理的影子,除非他们逃出洞穴。

有趣的是,柏拉图认为逃离洞穴的方法是“灵魂的理性知识”(鲍尔勒斯,1993:390)。他用“logos”一词来定义这一概念。Logos与英语中的logic(逻辑)一词具有相同的词根。今天,我们通常可以将柏拉图的比喻解释为,理性将我们从迷信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柏拉图所谓的理性和我们所说的科学客观性的不同在于,它与神圣灵感相关,并能激发想象力。按照这种解释,将人类从洞穴中解救出来直面现实的想象力充满了原型。鲍尔勒斯(1993:399)将柏拉图的理性说与圣奥古斯丁的“首要想法”,即“神圣之手将首要想法置入个人的头脑”结合起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因此,用鲍尔勒斯(1993:399)的话说,原型是“引起思考、感觉、想象和体验方式的理解形式”。与体验的联系,如一根绳索将原型思想和图式与思考、感觉的现实世界,与神性灵感、与祖先的历史连接起来(见图4-1的横坐标)。在这种观点中,想象与神话意识是相互关联的。

人类与其祖先历史的渊源对神话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原型象征的普遍性,神话超越了时间——时间也许流逝,而人类的情形并不改变。由于象征符号的丰富,神话对于解释与重述拥有几近无穷大的潜力,如容格在《人类和符号》(1964:67,69)中写的那样:“‘符号与神话’能于细节之处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不丧失其基本形式。”通过基于原型象征的故事讲述和戏剧创作,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其流通性而又不牺牲传统。随着岁月的变迁,古老的神话以一种同时满足现代感官和传统的崭新方式被讲述。人类的情形不曾改变,基于神话的当代传说将人类存在的普遍性与当前文化现实与实践联系起来。试想一下,例如中世纪人们讲述的浪漫爱情悲剧故事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到现代的美国,人们则讲述着《西城故事》。

由于神话能为任何文化所采用并转译,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境,所以它们同时具有原型和特质的成分。在组织文化中,原型成分包括神灵、英雄、母亲、法官、仆人和士兵,可被转移成如CEO、主管、秘书、顾客、行政人员和销售人员等角色,并伴随着特定的人员在生活中扮演这些角色。聚焦于商业领导者,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识别出CEO们在访问中体现的神灵。总而言之,原型和神话在当代商业实务中难以识别的原因是,它们藏匿在管理者的面孔后面。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商业的理性化观点需被放置一边,从而发现商业领导中艺术家和牧师的面孔。采用神话意识说能使我们置理性观点于不顾,并从以下CEO访问的材料中解读出商业领导的万神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