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拟结果和地质原型对比

模拟结果和地质原型对比

时间:2022-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3 陆内克拉通盆地长期持续退积、短期进积的“溯源退积”层序构型将模拟结果在等时划分下与地质原型进行比照,层序砂体的物源端尖灭点在底形、沉积物供应速率及湖平面变化等误差的综合影响下存在一定偏差,但位于研究区误差影响范围之内;模拟结果中SQ1—SQ2层序间的尖灭距与地质原型近于相等,且各层序在垂向上所占比例与地质原型间也基本符合,反映出整体模拟过程中层序砂体迁移的合理性。
模拟结果和地质原型对比_陆内克拉通盆地“

3.3 模拟结果和地质原型对比

结合区域内的原型地质,根据重点井在研究区的分布,选取线性相关性好的岩性剖面进行对比、匹配,其中参照地质原型设定的重点井关联的岩性剖面如图3-12所示。

img30

图3-12 自南向北S209—S208过井岩性模拟剖面指示的“溯源退积”层序构型

根据自南向北S209—S208过井岩性模拟剖面,自下而上SQ1—SQ3层序砂体具有长期持续退积、短期进积的“溯源退积”层序构型。SQ1层序中砂体受限于底形与湖水位深度,分布厚度不均一,所取重点剖面近湖盆侧砂体沉积厚度较薄,其中第一个水退阶段使得原先近物源端沉积遭受侵蚀,厚度消减明显;SQ2层序沉积厚度相应增大,内部沉积砂体向物源方向同样具有依次向物源区迁移的特征;随着整体水位的上升,沉积物供应量保持稳定,SQ3层序沉积范围增大明显,沉积厚度相应减小。在图3-12中SQ1—SQ3三个层序向北侧物源区依次尖灭,尖灭点如白色圆点所示,SQ1层序砂体在S119附近尖灭,SQ2层序砂体继续向北退积,至S205井附近尖灭,SQ3层序砂体继续向北退积,其中SQ1层序尖灭点与SQ2层序尖灭点间相距约为27km;在横向重点井的剖面上,3个层序所占比例近均等,沉积砂体具有向中部汇聚趋势。

在地质原型鄂尔多斯盆地的上古生界山2段层序地层及其砂体时空分布如图3-13所示,层序及其控制砂体总体具有“溯源退积”特征。在顺物源方向,自南向北SQ1、SQ2、SQ3三个层序依次向北部物源区退积,SQ1层序在S143井处尖灭,SQ2层序继续向北退积,在S1井处尖灭;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同样具有依次向北部物源区退积的特征,不仅层序之间的砂岩组具有此种趋势,而且层序中的各个砂组内部的单个砂岩层也同样具有向北迁移的特征。

img31

图3-13 陆内克拉通盆地长期持续退积、短期进积的“溯源退积”层序构型(鄂尔多斯盆地)

将模拟结果在等时划分下与地质原型进行比照,层序砂体的物源端尖灭点在底形、沉积物供应速率及湖平面变化等误差的综合影响下存在一定偏差,但位于研究区误差影响范围之内;模拟结果中SQ1—SQ2层序间的尖灭距与地质原型近于相等,且各层序在垂向上所占比例与地质原型间也基本符合,反映出整体模拟过程中层序砂体迁移的合理性。

在此次地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后阶段关于“溯源退积”层序构型控制因素的具体模拟中,将以本章中的模拟结果作为参照对比的模拟原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