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伴生的神话和传说

伴生的神话和传说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伴生的神话和传说伴生的神话和传说在远古漫长的年年岁岁中,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要了解更多的细节和详情,还有赖于大量的神话和传说。于是,神话和传说长期成为当时的记忆。远古神话大量产生和广泛流传,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与神话不同,传说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些有声有色的神话的结尾,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伟人崇敬的心理。

伴生的神话和传说

伴生的神话和传说

在远古漫长的年年岁岁中,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华夏子孙的远祖是怎样生存、活动的?中华文化是怎样点点滴滴地沉淀和积聚起来的?在没有文字记录以前,只留下一片迷茫,有待人们去探索、去发现。从出土的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丁村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等人类头骨化石的比较研究,人们正探索着从猿到人的发展轨迹。从出土的先民使用过的用具器皿,观察先民生存活动所形成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大地湾文化等等,推测远古文明进步的历程。

然而,仅靠这些实物证据是远远不够的。要了解更多的细节和详情,还有赖于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经过口口相述、代代相传,直到掌握文字工具的后来人把它们记录下来,才成为历史的记忆,它们或多或少地填补了文书档案的空白。但是,这些记录的虚实真伪,还需要人们认真地比较研究,作出实事求是的甄别和判断。

人类是群居的高智商动物。远古的人们在恶劣危险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为了相互交流沟通,逐步发展了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以声示意的语言。在没有文字之前,语言是传情、达意和记事的唯一工具。于是,神话和传说长期成为当时的记忆。

远古神话大量产生和广泛流传,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人们虽在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知识贫乏,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人们对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存在着许多难解之谜,只有用神话来解答;对洪水、山火、地震等天灾,存在着许多质朴的愿望,也需要用神话来表达。因此,远古社会是产生神话的沃土。

与神话不同,传说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人们对现实中出现的杰出人物及其丰功伟业,往往争相传颂,互为补充,使传说趋于完善,并把这些铭记于心的传说世世代代地传下去。尤其是传奇人物所在的部族和家族更是如此,人们会引以为荣,叮嘱后代永远切记勿忘。尽管在流传的过程中,传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讹甚至相互矛盾之处,也可能有添枝加叶甚至夸大、神化的成分,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情况而一笔抹杀传说的基本事实。

神话和传说并不那么泾渭分明,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往往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给后人留下一团团真假难辨的迷雾。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自于头脑的虚构

人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人所见、所闻、所触、所感,都会反映于大脑之中并经过思考使之系统化。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威力充满无知和恐惧,迷信鬼神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于是在头脑中编造出关于雷公、电母、火神、龙王等的诸多神话。但也有另一些人,不甘心屈服于天地鬼神,编造出另类神话。经过漫长岁月的大浪淘沙,这类给人鼓舞、给人希望、催人奋进的神话保存下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

开天辟地的盘古。当宇宙还是一团混沌时,只有一个巨人——盘古躺卧其中,他凭一双大手劈开混沌,于是轻清的气体上浮成为天空,重浊的物质下降凝成大地。盘古站立起来,他每天长高一丈,天空也随之升高。他活了八万年,终于倒在地上,双眼化为日月,血脉变成江河,躯体肥沃了泥土。这则神话一反鬼神崇拜的思想,孕育了人定胜天的朴素理念,鼓舞人们向自然界无畏地抗争。

追日的夸父。东方有个叫夸父的人,他一天天向西追赶太阳。足跛了,他砍下一枝桃木作拐杖,他渴极了,喝干了渭河水,最后他还没到达西海就饥渴而死了,抛下的桃杖化作一片数千里的邓林。虽然有人认为他太傻,但他执著不舍追求光明的精神却催人奋进。

奔月的嫦娥。身着舞衣的美女嫦娥,偷服下灵药后凌空而起,飘飘飏飏地向月亮奔去,终于成为与玉兔相伴的月宫主人。美丽的神话吸引人们探索宇宙的秘密,我国以“嫦娥一号”命名的卫星,在茫茫太空中经过24个昼夜的飞行,进入了绕月轨道。千万年来中国人民的登月梦想必将变成现实。

二、来源于现实的幻想

现实中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映入人们脑海,经过加工、夸大的神化,就成为神话与传说参半的混合体。如:

射日的后羿。相传羿是个神箭手,曾射杀庞然大物的封豕和长蛇。那时,天空有十个太阳,人们忍受着酷热的熬煎,庄稼被晒得枯黄,是羿用强弓劲箭射落了九个太阳,才使人民安享丰收的幸福。羿确有其人,他是部族首领,是人们称颂的英雄,夏代东夷族的神箭手,他射封豕、长蛇可能实有其事,射日的传说自然是神化的夸张了。

补天的女娲。相传有个名叫华胥的女子,因踏了巨人的足印,怀孕三年,在成纪(今甘肃天水渭河畔)生下一双龙凤胎:伏羲和女娲。女娲团泥造人,炼石补天,成为女性崇拜的偶像。女娲是否实有其人呢?从她的出生地看,确是远古人类繁衍地之一。生育众多的妇女被视为英雄而加以神化;远古洪水泛滥,两栖动物蛙被当做神灵,出土的彩陶上有许多蛙的图案就是证明。因娲和蛙同音,所以女娲可能是女蛙神的称谓而非其本名。这种情形在远古普遍存在,如有巢氏、燧人氏等,不能因此否定这个女性的存在。女娲神话的广泛流传,大概和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马家窑、大地湾等遗址的彩陶文化有关。当时,处于安定的母系社会,妇女不仅操持家务,可能还兼制彩陶,用巧夺天工的妙手塑造出精美的陶器,其中不仅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蛙神图案,而且有纯装饰的天真的婴孩形象。女娲可能既是生儿育女的良母,又是彩陶工艺的巧匠,从而被神化为能“团泥造人”。女娲还可能在维护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获得“炼石补天”的美誉。我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在远古人类心目中,天是分不开的,纵有缺陷也是可以弥补的。

三、传说的缺失以神话弥补

一些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传说,可能还存在某些疏漏或尚觉不够完美,于是传说就添枝加叶,以虚幻的神话作为补充,或加头,或续尾,或润色,或添彩,使故事感人动听。如:

女登去华阳采集野果,因金龙扑身而孕,三年后生下炎帝。——这大概是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生父是谁无人知晓,才编造出这样的神话,以不平凡的出生来美化不平凡的人。

传说黄帝临终自己乘马赴桥山陵地,于是传言纷纷,有的人说曾亲眼目睹黄帝乘龙上天了。仓颉造字成功,夜里鬼哭神嚎,因为揭穿了宇宙的秘密,神鬼统治的时代终结了。这些有声有色的神话的结尾,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伟人崇敬的心理。

虞舜执政三十九年,在南巡中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奔丧的妻子娥皇和女英伤心痛哭,泪洒竹上,至今还留下二妃的斑斑泪痕,所以斑竹又被称为香妃竹。传说加上神话,使故事更凄婉动人。

远古的神话传说,大多是口口相传,须经后人文字记录才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正由于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我们对其既不能全盘否定,使远古的历史成为一片空白;又不能完全肯定,使远古历史成为真伪难辨的一笔糊涂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