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话园林与园林神话

神话园林与园林神话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朴素的上古神话,拉开了中国古典园林走入历史,成就一代园林神话的序幕!神话给予园林的是一种境界和一种智慧;而园林给予神话的是一份真实与一个新的起点。4 神话仙境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而中国古代神话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

神话园林与园林神话

——谈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园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之间的关系

邵文明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南京210096)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代表,神话传说与古典园林是各领风骚,并驾齐驱,但却又是水乳交融,共生共荣。神话传说当中所表现的浪漫主义,虚无主义,生态主义,创世说,艺术美感……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意境,建筑风格,营造法式等造园关键,从而催生了中国的神话式园林;而中国古典园林在深厚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吐故纳新,进一步丰富和刺激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创作与繁荣,从而书写了一个辉煌而宏大的园林神话。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国古典园林

在我们品味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之时,不免会感慨书中“大观园”的富丽精致,美妙绝伦,感叹中国园林之博大精深,发人深省。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之妙在曹雪芹笔下是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然则,大观园的开始,红楼梦的开始却是缘起一段美妙的远古神话——女娲补天。而补天之漏石,凡尘之仙境,正是这“大有可观之园”的主角,主景。正是这朴素的上古神话,拉开了中国古典园林走入历史,成就一代园林神话的序幕!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两者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想象力和无穷创造力,代表着华夏文明的精神精髓与物质财富,分别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都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两者的结合,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因为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神话给予园林的是一种境界和一种智慧;而园林给予神话的是一份真实与一个新的起点。

1 神话诞生之初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说“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诞生于原始莽荒时代,最初的神话是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自身力量的意愿表达。中国的远古神话走过了3个阶段。首先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而产生的自然崇拜的天神神话;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人类开始挑战自然并且改造自然,于是就出现了为追求和平和安宁的英雄崇拜神话;而当人们发现最后需要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时,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爱情神话也就开始诞生了。

在这些上古神话当中我们就发现了原始园林的影子,先人们首先希望建立一个有自然之美,无自然之恶,兼有英雄和爱情的美好家园,而这个家园的理想形式只有在神话世界里才会存在。当然这更多的只是意念之中的精神之园,并且受当时人力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但人类童年的这种幻想却是最纯真,最浪漫的,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我们或许可以把这最初的精神园林称为先人们心灵的栖园!

2 “盘古开天地”与“壶中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三五历纪》。

“盘古开天地”,这个中华民族最早的神话之一,其中的关于宇宙起源和对混沌世界的描述确定了后来中国人的天地观以及园林的基本模式。神话将天地喻为鸡子,有蛋黄,有蛋清,还有蛋壳。中国古典园林的“壶”正是这种原始天地观的表现。“蓬壶开日月,仁境长年”。盘古是人,壶只是缩小了的天地。从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而言,为了逃避世间的悲欢离合,烦恼怨恨,先人寄情于远古的混沌时代,回归于那种无欲无求,混混沌沌的简单原始生活。而“壶天”则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佳之选。

另外一个方面,盘古开天以及女娲补天,女娲攒土造人等古代神话也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一种看法。山川河流,风雨雷电,“万物有灵”。盘古为万物始祖,就也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平等的,“人造自然,自然造人”,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精髓。

3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与古代狩猎神话

中国园林的雏形出现于殷商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周文王的灵囿(约公元前11世纪)。《诗经·大雅》灵台篇中有关“灵囿”的描述:“王在灵囿,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篙篙。王在灵沼,於轫鱼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囿还不具备传统园林的许多功能,而只是为王公贵族提供一个单纯的狩猎的场所。

之所以出现狩猎“囿”,一是因为当时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生活的追求。由于远古时期的生产方式落后以及生产能力低下,人们只能通过猎杀或者捕获动物来获取满足基本的生存资料和生活需要。而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认识提高,这种原始的生存方式慢慢被取代。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这种生存方式,反而想回归这种方式,于是他们营造出这样一个环境来再现昔日的景象。

再者就是同中国古代的狩猎神话息息相关。狩猎神话产生于远古人们日常的狩猎生活。在最普遍的狩猎神话当中,都有“猎神”之说。猎神是传说当中掌管着所有猎物的神灵。人们在狩猎之前必须先祭拜猎神,才能保佑狩猎者在狩猎过程中平安,并且获得更多的猎物。从另外一方面讲,也表明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权力的追求。

但同时,中国古代的狩猎神话中也流露出了一种生态平衡的观点。而这种平衡最终首先在古典园林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国少数民族白族的古代狩猎神话中就提到了人类因狩猎过度而导致被猎神惩罚的故事。由于人类的贪得无厌,导致神灵怪罪,设置各种艰难险阻来为难人类,比如提高猎物的抗被猎杀能力等等。看来“焚山而猎,涸泽而渔”的危害在远古的中国就已经被深刻的认识到了。于是人们开始将猎物圈养,以维持更长时间的生存需要,而这就是“囿”在当时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在园林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囿的这种形式或被遗弃,或被慢慢改变。但其中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却一直保留下来,比如鹿苑,鸟林,观鱼等。

4 神话仙境与中国古典园林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而中国古代神话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中国本土神话大体可分为西方昆仑神话、东方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中原神话等。当然我们还要加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仙境神话。并且我们在讲神话的时候,经常将神话和传说放在一起,中国民间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它和神话一样,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梦想和理想。神话是将神人化,而传说是将人神化。但现在我们将两者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来讨论其对中国古典园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古代的神话传说给中国古典园林创造了两种最基本的构园模式:山水一体,一池三山的仙境幻想模式和印度神话须弥山佛国理想模式(1)

4.1 “山水相依”、“一池三山”的昆仑蓬莱神话仙境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山水浑然一体,并且创造了独特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而这种模式就根植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大体系:西方昆仑神话体系和东方蓬莱神话体系。

昆仑神话是中国神话的主体部分。《山海经》当中详细地介绍了西王母是昆仑神话当中最原始的女神。而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当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如夸父逐日、西王母与三青鸟等故事,都起源于昆仑山。从《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以及传说中央天帝黄帝,在昆仑山东北的槐江山顶,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悬圃”等等,我们很清楚的就知道了昆仑神话当中的园林景象。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象征。因为昆仑山作为神仙居住的场所,必须具备所有仙境的条件。青山碧水,依山傍水,这也正是凡人所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

而蓬莱神话则是将这种生活环境进一步的理想化和神秘化。在追求安逸自然的生活之后追求更高的长生长往境界。蓬莱成为仙山是在昆仑神话之后,属于秦汉时期神仙信仰的产物。“世传蓬莱、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处。”自秦汉始,帝王将相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法,而求仙拜神,蓬莱神话自此繁盛,而蓬莱也成了仙境的代名词,且“三山一池”的说法也开始流传。由“囿”演变而来的秦汉宫苑就多采用了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如汉代上林苑,成为后世宫苑建筑的范例。故现存的大多数中国古典园林都采用了这种形式。比如北京颐和园、杭州城市园林西湖等等。

中国文化对山水的感情由此可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代先人是用现实的存在来描绘神话意境,然后又将神话意境来引导现实生活。古人对这种似实似虚,非真非假的幻虚胜境充满了向往,希望在这仙境里追求解脱,追求福禄寿,追求人生意义。尤其是中国后来道教的繁盛,进一步充实了中国人的神话世界。得道成仙,追求极乐的想法刺激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成熟,也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水墨山水画式的深刻文化内涵。

4.2 西天曼陀罗宇宙、佛教须弥山神话仙境模式

佛教的传入和佛教在中国的繁荣,给中国园林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可引用的素材。尤其是印度佛教神话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形式,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梵人合一的园林仙境。

“中国园林对于佛教,是用其形而不用其意,借用的往往是须弥山这样的神话题材,或曼陀罗这样的宇宙图示。”(2)

在佛教神话中,须弥山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诸山之王,是释迦牟尼的道场。佛典中以3个大千世界为一佛土,每一大千世界由无数小世界所构成,每一小世界之中心是一座须弥山。须弥山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所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大王天;周围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轮围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中有四大部洲,佛国净土即由无数个这样的须弥世界所构成的(3)。这也就是被大众所认为的西方极乐世界。神话中还描述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当中就给世人描绘了这个人人向往的佛国胜境。

无量寿经曼陀罗

梵语Mandala,曼陀罗在印度神话和佛教经典中都经常提到。曼陀罗意思非常多,其中一种就是描绘佛、菩萨及其庄严净土的组合图画。净土宗所认为的“曼陀罗”,被认为就是“净土变相图”(如图“无量寿经曼陀罗”)。从这些组合图画中我们可以发现园林式的佛国净土。图中表现为以佛陀、菩萨道场为中心,左右对称,立体感强,山川河流,瑞气祥云缭绕,并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鸟语花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结构布置非常相似。

在中国盛行的宗教园林中,基本采用这种形式。并且在很多的私家皇家园林当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神话佛国的形象。佛教神话中宣扬的生死轮回观和因果报应思想给中国的园林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极力营造极乐世界的景象来求来生后世的荣华富贵。

5 中国风水神话与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作为一种集居住,休闲娱乐,养生修行于一体的建筑实体,古人非常重视其的经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而不可。而中国的风水就是保证这三者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4)这就是中国风水学的价值。

说到中国的风水观,我们不得不先了解古代关于“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之后大禹治水,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使得大禹终于战胜了洪水。周公演易,阴阳五行,九宫八卦,最后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的独特“风水”。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灵兽将风水文化表现得生动活泼。“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将四灵兽配以四方位,五行,形成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园林的选址和建筑物的营造都要在这个要求下进行。所以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佳穴”。园林内部周围的道路系统,排水系统,日照,门口朝向,前方视野等等都是风水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虽然与神话有紧密的联系,但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根据。也表明了古人对栖息场所的一种仙境追求,要求是完美无缺,而且要汇四方神韵,集天地灵气之处。在这无形的风水中,有神兽看护,园中再栽以神话中的很多仙草仙树,难道不正是人间天堂,梦中仙境吗?

6 结 尾

中国古典园林的神秘让无数世人为之倾倒,其独特的魅力与美丽的中国神话传说是分不开的。更何况中国还有更多的家喻户晓的美丽民间传说,它和中国古代神话一起,将中国古典园林描绘成了一个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正是有了这么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中国园林才能这样为世人所喜欢,读中国神话就像是在多姿多彩的中国园林中漫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些仙境般的园林,中国的神话传说才能更加的源远流长,或者说,中国古典园林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参考文献

1 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

2 俞孔坚.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1)

3 俞孔坚.“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大自然探索,1991(1)

4 祁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 Lewis 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 周武忠.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nd Chinese classical myth

Shao Wenming

(Department of Tourism,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

Abstract The Chines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Classical Myth and Chinese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Classical Garden are the most famous heritages in the country history.Romanticism,nihilism,zoology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arts etc.in myth and legen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fac tors such as artistic conception,architecture style and building wa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nd give birth to Chinese mythology gardens;and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the land of rich culture enrich and stimulate the production and glory of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with a brilliant and ambitious garden myth.

Key words Chinese myth;folklore;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注释】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76

(2)宝塚定虎.幻与寂的空间——浅谈日本禅宗写意庭园的美学意匠.http://RiBenShi.com

(3)俞孔坚.理想景观与生态经验——从理想景观模式看中国园林美之本质.见:李嘉乐,张文德主编.园林无俗情——中国首届风景园林美学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出版社,1994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