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

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状况反映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和后劲。一是劳动密集的轻制造业的比重继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十五”期间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

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状况反映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和后劲。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中国制造业这几个方面的演进趋势和特点。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

1995~2004年,我国制造业经历了由准备应对加入WTO挑战到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基本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动并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运行轨迹。一是劳动密集的轻制造业的比重继续下降。除了食品、家具行业的比重略有上升外,其他轻纺行业的比重均呈下降态势,特别是纺织业的比重由7.5%下降为5.4%,降低了2.1个百分点(见表总-12)。二是技术比较密集的机电行业的比重继续上升。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行业的比重升幅较大,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行业的比重由5.3%上升为10.6%,提高了5.3个百分点(翻了一番),抵消了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行业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整个机电行业的比重由27.4%上升到33.6%,提高了6.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制造业产出结构保持了升级的趋势。

表总-12 1995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动

续表

注:1995年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数据,2000年和2004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2004年为快报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十五”期间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部分行业尤其是原材料行业投资和建设规模过度扩张,出现了产能大量过剩或闲置的问题。钢铁行业2001~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4443.3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48.5%。全国钢的生产能力2000年为1.5亿吨,到2004年年底猛增到4.2亿吨,预计2005年年底将达到5.2亿吨。钢铁行业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比重由“九五”期间下降2.1个百分点转变为“十五”前4年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9.7%。目前,全国在建钢铁项目629个,拟建钢铁项目还有145个。仅在建的炼钢能力就有1.52亿吨。按照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预测,炼钢能力至少将过剩2亿吨。有色行业中,电解铝投资过度扩张。2004年,全国形成电解铝产能950万吨,投入生产的只有750万吨,停产淘汰的80万吨,还有120万吨因没有市场需求建成不能投产。近来又出现了大上氧化铝项目的势头。有色行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2000年间上升0.1个百分点变为2000~2004年间上升0.5个百分点,达到3.1%。二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过大,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仍以钢铁行业为例,目前全国有高炉1131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只有81座,占产能的32%;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710座,占产能的26.1%。全国有转炉553座,其中120吨以上的只有54座,占产能的24.7%;20吨以下的小转炉162座,占产能的10.6%。2004年在全国4.22亿吨钢的生产能力中,先进水平的占33%,一般水平的占54%,小转炉和小电炉占13%。石化行业中,全国原油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下的小炼厂占炼厂总数的一半多。乙烯、化肥、烧碱、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的生产装置都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乙烯法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仅占40%左右,而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法生产所占比重仍高达60%。乙烯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56%,大型合成氨(天然气)综合能耗高24%。这将导致“十一五”期间制造业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并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

二、产业组织调整的进展和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阶段。这种状况客观上加强了市场机制对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特别是推动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个过程的演进相当缓慢。目前,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于价格竞争

在过去近10年中,我国制造业中多数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明显上升,一些竞争激烈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加快上升。但由于体制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并购、联合和重组面临种种障碍,很多行业的集中度仍相当低下,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近两年在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影响下,部分原材料工业还出现产业集中度回落的现象。如钢铁行业,前4名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只有18.5%,而美国为61.3%,日本为75.2%,欧盟15国为72.6%,俄罗斯为66.9%,韩国仅前2家企业的集中度就达到79.6%。再如电解铝行业,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共有140家电解铝厂,分布于26个省市,平均规模仅为6.4万吨,远低于国外19万吨的平均规模,大型电解铝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的56%。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市场过度竞争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在日用电器、轿车、手机、家用计算机等行业中,企业的竞争手段仍较为单一,价格战和广告战仍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竞争发展缓慢。这种状况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价格战尽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影响了产业竞争效率的提高

如果说市场集中度反映的是产业竞争强度的大小,那么企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高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竞争效率的高低。竞争力更强的新企业的进入和效率相对低下的企业的退出也是产业技术效率和动态效率提高的重要机制,但我国很多制造业行业的进入退出仍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制度因素和制度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决策行为的扭曲。进入退出机制或竞争选择机制失效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产业内盈利能力差异巨大的企业能够长期共生共存,行业内亏损企业比重和行业亏损额持续高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存在严重的“黏性”。造成结构“黏性”问题的因素主要是制度性因素,特别是部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退出困难。地方政府出于就业、稳定等因素考虑,通过扭曲资本、土地等要素价格的方式维持企业的生存,而国有企业控制人为了追求控制权收益也积极地通过游说政府等手段争取企业存在。

3.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缺乏

与市场结构分散化相关的一个产业组织现象,是很多行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2004年《财富》杂志按照销售收入排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企业制造业企业4家入围。我国4家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5.05%,远远高于“世界500强”1.2%的平均水平。可见,与“世界500强”其他企业相比,中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缺乏盈利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型制造企业的资金利税率普遍高于中、小型企业。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问题主要在于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

4.合意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

在技术融合推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分工合作秩序已经成为决定产业发展绩效的一个重要结构现象。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分工合作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过高。以轿车业为例,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企业通常属于同一集团,这种组织形式的弊端在于,由于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属于同一集团,零部件企业往往都能获得比较稳定的订单,因而来自集团外部的同业竞争压力就会缺乏,企业的创新动力可能不足。此外,各层次之间的企业也缺乏竞争关系。

三、技术研发创新的进展和问题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状况近几年虽有所改善,但尚未根本改变。

1.技术研发的整体情况

从技术研发的进展看:一是研发投入较快增长,但比重仍明显偏低。根据刚刚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为1041.3亿元,投入强度(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1%,其中R&D投入强度最高的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只有1.28%和1.11%。这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二是过度依靠技术引进,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有关资料表明,有些行业的技术引进费用甚至超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但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大中型制造企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费用之比仅为0.07∶1,而日本对于引进技术要投入5~9倍于引进费用的资金用于消化吸收。三是科研人员投入比重较低。从相对数看,我国科研人员投入比重明显比日本、德国等国家低。四是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2001年,我国企业科研人员占全部科研人员的比例是55.6%,而同期日本该例为63.0%;从研发经费所占比例看,2001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例为60.4%,而同期日本的该比例为73.7%。

从技术专利的发展看:一是专利申请的结构不合理,发明在专利中所占比重过低。2002年,大中型制造企业专利申请中发明占专利申请总数的27.2%。而在1985~2001年国外申请专利的类型比例中,发明专利占到65%。[5]二是国内发明专利明显少于国外。2003年,国外发明专利达到25750项,国内为11404项,国外是国内的近2.3倍。

同时,国内制造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出现的新特点,如在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客体扩大、知识产权内容强化、知识产权方式的变革、知识产权期限延伸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懂得利用专利制度(王景川,2002)。

2.典型行业

——汽车制造业。

一是技术创新取得一定进展,专利申请较快增长。我国基本具备了中型货车的自主开发能力,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大幅度提高,巩固并发展了一批汽车底盘和总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适合我国特点的货车、客车专用车。在大型汽车企业中,建成的大型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自动线等已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核心的零部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汽车工业的专利申请从1990年的753项上升到2002年的2525项,年平均增长10.6%。

二是自主开发能力仍很弱,关键核心技术继续为国外企业所控制。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出现下降态势。1999~2003年,汽车工业研发支出由57.4亿元上升到107.3亿元,年均增长16.9%;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由1.84%减少为1.32%。与国外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相比,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还远远少于国外一家大型汽车企业的投入,同时研发投入比重也大大低于国外企业。研发投入过低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进展和技术创新。在汽车车型开发方面,虽然能够在原有车型上做某些局部的改进,但仍缺乏整体平台开发能力,不能独立完成完整的轿车开发设计。在零部件方面,虽然国产化比率不断上升,但这些零部件多为低附加值的非关键部分,即使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其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如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从专利申请的角度看,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较低。

三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这是我国汽车工业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的民族轿车品牌仅有红旗、中华、奇瑞、吉利、松花江等。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的重要性,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力图走自立发展的道路。同时,这些企业在与国际企业合作开发、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但是,至今为止,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的市场份额还很小,除了一汽的红旗外,其他都来自中小企业。[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一是自主开发能力逐步增强,但核心技术落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在电子通信技术方面,实施了包括数字电视、数控机床平台等“十五”国家和信息产业部产业化及“863项目”;[7]“863项目”将高性能Ipv6路由器、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软交换技术等重大课题作为突破重点,并取得很大进展。[8]电子通信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不少突破。电子通信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很多技术上的垄断,提升了我国电子通信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电子通信工业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很多核心技术继续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二是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结构不合理。我国电子通信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1997~2001年,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部分重点技术共申请专利4225件,而同期国外申请的数量为16586件,国外是国内申请数量的近4倍。其中,在计算机及外设、电子测量两个领域的差距较小,而在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等方面差距很大。同时,发明专利在三项专利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高,且往往是关键核心技术,其比例过低说明专利总体质量不高。

三是技术标准比较薄弱。技术标准是电子通信工业十分特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控制了技术标准,不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还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费用等形式获得收益。目前,我国在技术标准的制定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是,这方面的不利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

——医药制造业。

一是技术开发取得一定进步。以生物医药技术为例,到2000年年底我国就已经累计开发出21种基因药物和疫苗,其中包括3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目前,在世界上销售收入最高的10种疫苗中,我国能够生产的已有8种。一些重要的医药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并取得了一些突破。

二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但与国外相比投入比重仍偏低。到2002年,我国大型医药制造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提高到2.99%,研发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10.20%,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9]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仍很低。我国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大型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很低。

三是专利申请数量加快增长,但面临的专利形势十分严峻。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专利申请中有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外企业。同时,国外企业纷纷到国内申请中药的专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的企业很少到国外申请专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