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质量定位理论及其比较评价

产品质量定位理论及其比较评价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4-5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量水平图4-6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量水平四、通过运用价值工程方法确定质量水平价值工程是通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与产品质量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者的优化设计与改善而确定最佳质量水平的。价值工程理论认为:使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质量功能水平为最适宜的质量功能水平,偏离此水平都会引起产品价值的下降。

第二节 产品质量定位理论及其比较评价

产品质量定位的核心是如何合理地确定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以期有效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从对目前的产品质量水平经济分析理论来看,其局限性和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企业按照最佳产品质量水平组织设计,生产反而没能获得最佳效益,给企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而正确认识和利用质量定位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通过资源消耗最小化确定质量水平

该理论认为,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将引起资源消耗(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资源耗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耗费)的变化,其中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将随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则随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使某一质量水平对应的总耗费最低,该质量水平便是最佳的产品质量水平,如图4-3所示。

图4-3 资源消耗最小化的质量水平

该理论认为,以Qm作为产品的最佳质量水平,可以使资源消耗降至最低,在此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①不同的质量水平对应于不同的耗费,但同时也对应于不同的收益。②质量水平的变化对消费者需求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产品质量水平体现了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根据资源消耗最低确定的质量水平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质量水平的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如果“最佳”质量水平不能满足目标市场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这种具有“最佳质量水平”的产品就会成为滞销积压商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浪费。

由于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必将带来经济效益的变化,那么理论上的最佳质量水平应是总收益与总耗费差额最大时对应的质量水平。当前顾客选购商品不惜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顾客不单单考虑使用该产品的消耗,更注重其带来的收益。实际上该理论假设了质量水平变化对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任何影响,显然是不恰当的。

二、通过用户使用价值与设计制造成本确定质量水平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确定最佳质量水平时,应考虑企业和用户两个方面的利益,用户使用价值与企业设计制造成本差额最大时的质量水平便是企业应追求的最佳产品质量水平,如图4-4所示。

该理论希望从企业和用户两个方面的利益出发,谋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产品质量水平,然而用户的使用价值与企业设计制造成本的差额能否反映产品的社会效益?用户的使用价值如何与企业的设计制造成本相统一?忽略这些问题是该理论的最大失误。

img28

图4-4 使用价值和成本的质量水平

企业生产销售一件产品,其收益为B=C售价-C设计制造,用户购买使用该件产品其纯收益为B=C使用-C售价,其中V为用户使用该产品效益(可用使用价值的货币形式表示)。那么用户和企业利益之和为B=B+B=V-C使用-C设计制造。因而从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应选择用户使用价值与使用成本、生产制造成本之差最大时对应的产品质量水平,用使用价值与生产制造成本来选择产品质量水平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如何以货币的形式来衡量不同质量水平下产品的使用价值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实际中亦无法操作。

三、通过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确定质量水平

该理论有两种模型:一是认为尽管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会引起成本的上升,但产品售价也会随之而升,其变化情形如图4-5所示,使售价与成本差额最大的质量水平应是优选的最佳质量水平。二是认为产品的销售收入、总成本与质量水平的变化曲线如图4-6所示,收入与总成本差额最大时对应的产品质量水平便是最佳的产品质量水平。

图4-5理论认为,产品的质量水平变化对销售量没有影响,售价是质量水平的函数,图4-5、4-6都认为成本随质量水平变化而变化,但没有考虑到成本同时随产品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也会引起售价的变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乃是一种正常的经营行为,从企业角度来讲,通过最佳质量水平谋求企业的最大效益也是一条有效途径,问题在于图4-5理论中假设产品的销售量与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无关是不现实的,忽略产销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同样是不妥当的,因而图4-5理论的指导思想是不正确的,而且脱离产销量来确定质量成本曲线也是不可能的。图4-6理论的关键问题在于只考虑产品质量水平来确定质量—成本曲线和质量—收入曲线同样是不可能的,因而该理论模型同样无法应用于产品最佳质量水平的确定。

图4-5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量水平

img30

图4-6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量水平

四、通过运用价值工程方法确定质量水平

价值工程是通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与产品质量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者的优化设计与改善而确定最佳质量水平的。价值工程理论认为:使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质量功能水平为最适宜的质量功能水平,偏离此水平都会引起产品价值的下降。一般地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随着产品质量功能的提高,生产成本会相应上升,使用费用下降,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有一个最低点。如图4-7所示。

运用价值工程确定最佳质量功能水平是通过质量参数的最佳化实现的。质量参数标志着产品的使用功能。参数高,如可靠性程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等等,即表示使用功能好。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功能与生产成本都随质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的变化幅度不完全相同。质量参数最佳化,就是从两者的变化中寻求最佳值,用较少的产品制造成本,取得较好的使用功能价值。

产品使用功能的大小,可用质量参数指标x的函数来表示,称功能函数F(x)。为了便于分析,用0~1的数值范围来表示质量参数指标对于目标函数的满足程度。

图4-7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确定质量水平

当x=x0,F(x0)=0时,表示产品不具备起码的使用功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质量参数x的增大,F(x)也逐步增大。开始,x增大,而F(x)增大较快;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继续增大x的值,F(x)的增加不再显著;当x=x1时,F(x1)=1。此时,表示产品具有理想的使用功能。如图4-8所示。

图4-8 用功能—成本法确定最佳质量参数

同时,随着质量参数x的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即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查试验费用也相应增加。所以,产品的制造成本也是质量参数x的函数,用C(x)表示。

同样,当x=x0时,C(x0)=Px0,表示产品虽不具备使用功能,但已支出了费用,因为即使是废品也消耗资源和人工等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质量参数x增长的初期或中期,C(x)增长相对缓慢;当质量参数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继续增大x,则C(x)会有显著的增高。当x=x1时,C(x1)=1,成本达到最高点(见图4-8)。

为找出质量参数的最佳值,应将功能函数F(x)和成本函数C(x)相比较,其最佳值x0pt应在两条曲线间纵坐标距离最大处,即图4-8中线段AB处。

如x从x0pt变为xa(x0pt>xa),虽然生产成本可减少DE,但导致功能价值降低AF,且AF>DF。同样,如果x从x0pt向xb变化,产品制造成本增加BM,而功能价值仅增加GH,且BM>GH。因此,当AB为两曲线在纵坐标的最大间距时,其他任何质量参数x,均不能得到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有关价值工程与分析的内容参阅第九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