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十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按照国家“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到2005年,二氧化硫、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置。

一、“十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

按照国家“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到2005年,二氧化硫、尘(烟尘及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尘(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2000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300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65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2900万吨,其中危险废弃物得到安全贮存或处置。工业污染防治指标为: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50万吨;烟尘排放量控制在850万吨;粉尘排放量控制在900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650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实际执行情况是,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计划完成情况虽然好于生活污染防治计划完成情况,但预计的目标并没有全部实现。

1.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加,但废水中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

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为194.3亿吨,2004年达到了221.1多吨。COD的排放量由2000年的704.5万吨下降到509.7万吨,与生活废水中的COD排放量持续增加形成显明的对照。氨氮的排放基本稳定(见表12-1)。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持续增加趋势相比,工业废水中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呈下降趋势(见表12-2),实现了“十五”计划的治理目标。

表12-1 1998~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COD排放量及氨氮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历年环境统计公报。2005年为2005年上半年的数据;同比增长指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上半年的比较。

表12-2 1998~2005年全国废水中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吨

img54

资料来源:同表12-1。

2.废气、烟(粉)尘治理形势显得更为严峻

2004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237696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5%。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55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91万吨,比上年增加5.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3.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64万吨,比上年减少1.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6.1%,2004年,烟尘排放量为1095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87万吨,比上年增加4.8%,工业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81%;生活烟尘排放量为208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19%。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05万吨。2005年的形势并不比2004年更为乐观。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相类似,工业烟尘排放量增加趋势比较明显(见表12-3),“十五”计划的治理目标没有实现。

表12-3 1998~2005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同表12-1。

3.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下降明显,但危险物处置量偏低,综合利用率没有实现计划目标

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20030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762万吨,“十五”计划固体废弃物排放减低10%的目标实现了,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如果包括处置量也实现了超过了50%的目标,但如果扣除处置量,综合利用率则没有实现超过50%的目标。在固体废弃物排放中,危险物的产生量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危险废弃物产生量995万吨,危险废弃物排放量1.1万吨,大量危险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安全处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隐患(见表12-4)。

表12-4 1998~200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单位:万吨

注:*“综合利用量”包括了处置量。综合利用量是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弃物中提取或使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废量。处置则指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者最终将其置于环境保护规定场所并不再回取的固废量。

资料来源:同表12-1。

4.资源开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工业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形成一批因资源衰竭而陷入贫困的区域。山西是一个采煤大省,现在几乎成了一个“塌陷大省”。截至2005年10月,山西省矿区面积累计已达8000平方公里,其中采空区面积约占5000平方公里,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达2940平方公里以上,每年新增加塌陷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范围波及1900个自然村,涉及95万人。煤炭开采造成水利设施报废、地表植被死亡、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全省主要矿区内,平均每公顷耕地粮食减产250公斤,每年减少粮食产量1.17亿公斤。山西每年新增煤矸石在1亿吨以上。煤矸石在堆积过程中发生的自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更为严重的是,煤矸石经雨淋,渗透到水系,会污染地下水资源。[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