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增长强劲。“十五”期间,个体私营企业税收进一步增长。

一、“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2]

1.总体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九五”末期的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分别为176.2万户、2406.5万人和13307.7亿元,而到2004年,私营企业已分别增加到365.1万户、5017.3万人和47935.9亿元,分别增长了1.07倍、1.08倍和2.6倍。据报道,2005年私营企业继续快速增长,1~9月私营企业总户数已达419万户,注册资本达58157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4.8%和21.3%。但是,与私营企业快速增长相比,“十五”期间我国个体工商户增长趋势不明显,在户数和从业人员方面,呈波动甚至下降的态势,只是注册资本呈现稳定增长势头,说明单个个体工商户的规模有所扩大(表34-1)。

表34-1 “十五”期间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年鉴》有关各年,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生历史性变化》,载《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3月3日。

“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增长强劲。2000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分别为1318.5亿元和5220.4亿元,2004年这两个数据分别增至8290亿元和30898.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50%,分别达58%和56%。因此,私营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19%和6.09%上升至2004年的15.13%和16.5%(见表34-2)。

表34-2 2000~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增加值和总产值所占比重

注: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为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2.企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较好

以全国工商联连续多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资料为例,2001年民营企业500强的入门门槛是2.97亿元(以年营业收入计),2002年提升到4亿元,2003年升至6.08亿元,2004年入门门槛进一步升至9.7亿元。这里有自愿参加该项调查企业数增多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型民营企业规模增大,素质提高。

大型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好。2003年民营企业500强与同期中国企业500强相比,无论是在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方面,还是在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方面,前者都比后者优秀。就是中国500强内部的私营企业(包括74家私营企业),其经济效益也比整体平均水平高很多(见表34-3)。

表34-3 2003年民营企业500强与中国企业500强经济效益与效率比较

资料来源: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No.1(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796页。

3.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抓住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机遇,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以及股权投资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盘活国有资产,安置企业职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2003年云南省有1279户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使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参与面达到51%,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双赢。又如,河北省目前全省有400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租赁、托管、联合经营等形式参与了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国有企业近4000家,投入资本总额233亿元,安置原国有企业职工18万人,新吸纳就业人员25万人。此外,有不少民营企业本身就是由国有企业或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改制而来,如在江苏,有近1/3的民营企业是通过近年来改制而来,其中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占24%,由城镇和农村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分别占41%和35%。[3]

4.出口创汇能力大幅提升,外向型发展取得新成绩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增长,出口量增长翻了一番还多,而这与私营企业出口迅猛增长是分不开的。2000年,私营企业出口额为23.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份额仅为1%,但2004年私营企业出口额增加至692.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份额已达11.7%。2000年以来,私营企业无论是出口增长率,还是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例方面都呈跳跃式增长,2000~200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3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率平均每年上升近3个百分点(见表34-4)。

表34-4 2000~2004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情况

img203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相关各年,北京:《中国海关》杂志社出版。

5.就业和税收大幅度增长,社会效益显著

“十五”期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不断减少,从这些单位分流出来的人员以及新增加的就业人员有相当多的部分加入了个体私营企业之中。2000年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3404万人,2004年则增加到5515万人,2000~ 2004年间增加就业人数2111万,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已从2000年的22.7%增加到2004年的33.2%,平均每年增加2.6个百分点以上(见表34-5)。就业乃民生之本,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的增加,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表34-5 2000~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中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及比重

img20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有关各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十五”期间,个体私营企业税收进一步增长。个体私营企业税收已从2000年的1177.1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207亿元,年均增长28.5%,占全国总税收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36%上升到2004年的13.27%,平均每年上升1.1个百分点(见表34-6)。个体私营企业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日益重要的贡献。

表34-6 2000~2004年个体私营企业税收情况

资料来源:个体私营企业税收来自编委会:《中国税务年鉴》有关各年,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全国总税收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