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

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中国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化形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只有从自身的历史、地域、文化精神上做出自己的选择,按自身的发展寻找出一条全新的路,方有生机与活力。在当前的环境下,寻求中国文化的自救之路已迫在眉睫。

一、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

中国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化形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近代以来,却遭遇了诸多危机,并形成其内在的断裂:一方面,文化精神的承续,使中国文化仍然是世界上几大古代文明衰亡后的唯一幸存者;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话语权力中,中国文化被不断地边缘化。历史已经证明,文明的衰落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永恒的威胁,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因此,西方文化的发展模式绝对不是今天中国文化的首选。当今中国文化的建构只有从自身的历史、地域、文化精神上做出自己的选择,按自身的发展寻找出一条全新的路,方有生机与活力。

(一)当今中国文化的客观存在

1.长期养成的思维定式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中,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即“天人合一”。此种价值取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惰性,它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尊崇“不偏不倚”,摒弃过度张扬的偏激。由此形成的价值判断也总是与事实判断相脱节,而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相连,契合为一,将美与善相联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有学者将中国文化的特色归纳为五点:①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②推崇仁爱原则,倡导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③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④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⑤重视修身养性,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这五个特色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在政策的制定和宣传过程中,涉及以上的话语或精神的往往能得到强烈的共鸣和响应。

2.不断强化的家族观念

中国人家族观念特别强,这当然是农村社会长期陶冶的结果。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国家或是教会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单位。每个个人的家庭是他经济资助、安全、教育、社会交往和娱乐的主要来源。在儒家的五种著名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三种由亲属关系所定。中国的整个伦理体系倾向于以家庭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或国家为核心。占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对孝悌的主张是家族观念的思想根源。在孝的伦理准则中,父亲对子女的责任感和期望、子女对父亲的忠诚和报偿两者是纵向的互动关系。在当今中国,家族观念在某些方面还得到强化,它在日常生活中既泛化为一些风俗也泛化为一些观念。如家族观念扩大到政治上,君父尊而臣子卑,后者的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不能发展;家族之情重,则法制之念轻,以私害公,裙带关系,依然是中国社会的通病;将亲族伦理扩大为国家伦理,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人心,但慈父未必便有孝子,贤相常常碰不到圣君,将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僚属关系三种本质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对等的关系相互联结,造成了无法解决的困局。

3.进化而来的人类学特征

中国自古以“人”参与天地之间,共称为“三才”,是生命个体之中最高贵的一种。中国文化讲求以人为贵,以人文为价值,以人心为根本。这种重内心,崇往古的特性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反复的“寻根”,为何寻根?自然是源于对文化迷失的焦虑。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饱受摧残的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领域,都把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现代化的绊脚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极大地伤害了民族精神之根。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伤害犹如工业文明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样,所有这些,都不可能不带来惩罚。人的危机,特别是人的文化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的危机无疑将带来极为深远的灾难。今日的中国还处于文化混乱时期,今天的中国人是带有中西方双重文化人格的人,“无根”可寻的困境正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痛苦的根源所在。

(二)当今国人的现实期盼

1.乌托邦的向往

如果说“桃花源”是古人对理想国乌托邦的向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当今国人的现实期盼。“复兴”后的中国将是怎样一个理想天地呢?到那时,中国将重新恢复古代中国的开放传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广泛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充实、改进和提升中国文化的现代内涵,经过综合创新,真正建设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文化,创下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由盛而衰,再由衰而盛的旷古奇迹。如果坚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含义不变,从更长远的发展来设计这一复兴历程,大致可以预想:以1949年10月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开始,历经百年的发展,到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中华的百年强国梦想;再历经100年的发展,到2150年前后,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文明的重心和中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时,中华民族将在不影响本民族成员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帮助世界上那些发展状况较落后的民族更好更快地发展,以促进世界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再进一步,国家的概念在快速发展中逐步淡化,中华民族将同世界各民族一道,共同进入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各民族人民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共同美好地生活和发展。

2.“现代文明”的诱惑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由原来绝对的统治地位逐渐的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不可否认,我们正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就在我们享受便利的西方工业产品时,资本挟裹着反映西方文化的范畴、概念、术语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理念急速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笼罩全球的西方“话语霸权”。在拥有悠久文明史的中国社会里,其反应格外错综复杂。这种混杂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当代产生了大量畸形衍生物,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话语权的丧失,这些畸形衍生物还在像病毒一样大面积蔓延流行。在所谓“现代文明”的诱惑下,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的追求,重视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对精神的追求趋向淡化,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严重失衡,许多人失去传统道德方面的精神信仰,传统文化甚至成为被公开嘲笑的对象。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文化正在陷入深层的困境:价值系统崩溃、意义结构解体、自我意识丧失、精神世界危机。在当前的环境下,寻求中国文化的自救之路已迫在眉睫。

3.摆脱贫困的焦虑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幅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在此之前是无法想象的,而且,这种变化的势头与速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将持续保持下去。这种巨大的、急剧的变动,意味着人们原来熟悉的社会环境大规模、急剧的变动。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存在一个抗拒、逐步认可、认同的复杂不安的心路历程。同时,伴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个较高的经济水平上对中国社会起着示范作用,这往往使得人们容易形成一种高期望值。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这种高期望值又难以兑现。凡此种种,都容易引发不少人出现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人们往往无法预料自己将来的具体处境,对于未来往往容易怀有某种惧怕的心情。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对不利于自己正常生活状态的事情,是极为敏感的。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们对贫困问题普遍容易存在紧张的心理状态,即焦虑。尤其是农村人口,“体面生活的消费标准”不断提升,各类税费依然沉重,加之教育、医疗费用和农用物资价格的不断上升,对摆脱贫困的焦虑更是逐步升级。只有物质的富裕,才会有文化的繁荣。当今中国文化要走出困境,必须在物质上真正地摆脱贫困。

(三)当今文化建构的可能走向

1.包容——保持民族性

中国文化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在国内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中,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来不断地充实、调整、更新自己,所以才能够历久不竭、“有容乃大”。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学到了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层面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它也有一个民族化或本土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结合上。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优秀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等,并与实现理想文明社会的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又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由于经历长期的历史积淀,其中包含着许多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对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害”的智慧,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处理不同民族国家和不同文化的关系时,现实的最佳选择就是中国人讲的“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如此等等。在当前中国文化困境看来,这也是解决当前中国文化“道德缺失、精神危机”困境的最好也是最便利的药方

2.摒弃——去除封建性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指出:“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中国文化时,务必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方法。中国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一方面,她汇集了很多总结我国人民几千年社会实践经验而陆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带有普遍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风格;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的、已经过时的东西,以及必须予以批判和扬弃的没落、腐朽的封建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出全面的、历史的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立足新的时代特点、结合新的实践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进行中国文化研究时,我们尤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了解,把面向世界、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同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对立起来,重视前者忽视后者,甚至贬低并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种则是对传统文化,出于主观偏见或某种实用主义的需要,对人对事都只讲好的一面,有意回避其有问题的不好的一面;断章取义加以美化,无原则地给予吹捧,甚至颂古非今,结果是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给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知识。

3.发展——抵制殖民性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昭示了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温家宝在演讲中说道:“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在西方文化消极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对西化和泛西方化的思维进行修正和检讨。在目前的价值失衡、道德危机面前,在回应当代世界的多重矛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以健康的心态,以多维的价值系统、评价尺度和诠释维度来审视、疏导传统,并将之视为我们现代化的内在基础、内在资源和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将西方制度、秩序、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作为我们重要的参照。如果说,20世纪是疏离、背弃自己传统资源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重新认同、拥抱自己传统资源的世纪。只有如此,殖民性将被抵制,平等交流将得以真正实现。

(四)结语

21世纪的中华民族不仅要创造伟大的经济复兴,还将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借用《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里我们以“旧邦”喻指古老的祖国和中华民族,以“新命”喻指现代化的伟业。“旧邦新命”,亦可表示中国文化的发展将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掺入“现代文明”的元素,最终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混合文化。

(作者:何心展、楼茵,宁波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