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盟的组织机制模式特点

东盟的组织机制模式特点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盟的组织机制模式特点20世纪下半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霸的年代。在多种多样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组织群星中,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从此,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合作关系深入发展。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东盟各国都是中小国家,但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上,中国从来不以大国

一、东盟的组织机制模式特点

20世纪下半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霸的年代。1967年8月,东南亚中小国家为在两霸争斗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联合成立了一个国家集团——东盟。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平等与合作,共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维护地区和平,倡导东亚合作。

东盟经过多年的合作,在利用机遇、迎接挑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它的组织机制模式的两大特点:

(一)组织原则上,强调永久和平、友好合作和真情团结

由于东南亚国家在近代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不断掠夺和帝国主义的多次侵略,特别是受日本法西斯军队的多年占领,受尽了苦难,所以现在很珍惜和平,很需要和平,永久的和平。成立东盟的宗旨和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和平。鉴于东盟内部,无论是早先的五国还是后来的十国,都是中小国家,几十年前也有不少矛盾和冲突,现在各国社会发展水平有差距,文化教育宗教各异,所以,东盟特别强调和平、合作和团结的原则。有了和平、合作和团结,就能调动各成员国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能共同克服困难,团结一致,不断胜利前进。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签署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规定:“依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和原则、1955年4月25日万隆亚非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1967年8月8日在曼谷签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以及1971年11月27日在吉隆坡签署的宣言巩固和平和友好关系,并就影响东南亚的问题加强相互合作”;“本条约的目的是:促进尊贵的缔约当事方人民之间的永久和平、持久友好和合作,这将为它们的力量、团结和亲密关系作出贡献”(7)

(二)在决策机构上,确定共同协商、无核心、灵活性

东盟各成员国在近代受尽英、法、美、日等大国、强国的野蛮侵略和蹂躏,今日国家独立自主了,就特别珍惜自由、自信、自主的精神和地位。特别是东盟成立之初,正是美、苏凶残争霸之时,所以当时就确定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决策时一律处于平等地位的总原则。1971年11月27日签署的《和平、自由与中立地区宣言》就规定:“每个国家不分大小,都有领导其国家实体不受外部力量干涉其内部事务的权利。”(8)40年来,东盟的决策机构和运行机制得到一步步的发展完善,形成一套比较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原则和制度。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简称东盟首脑会议),东盟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东盟部长(外交部长)会议每年举行。东盟秘书长按才干和与之相应的部长级身份任命,任期五年。东盟的重大决策是由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作出决定,这两层会议均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主席,这就是各成员国一律平等,共同协商,无核心国主导的决策运行模式。没有大国的主导特权,各国自主,没有依赖性,就会自信,就会有创造精神。另外,东盟的决策机制还有其灵活性。凡遇到无法达成一致的决议,允许成员国保留其意见,只要大多数同意即可通过决议。

(三)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模式特点

1.东盟的开放性。东盟对外的合作形式是开放性、多层次、多领域和全方位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加速了区域合作的进程,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中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和东盟与中、日、韩一起(10+3)的合作机制发展迅速良好,有望成为东亚乃至亚洲合作的主渠道。另外,还有东亚峰会,以及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加拿大、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建立了对话关系。合作包含了政治合作、安全合作、经济合作、文化合作。而经济合作又涵盖了贸易、投资、工业、金融、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旅游等领域。在多种多样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组织群星中,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2.中国与东盟互需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双方各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欧洲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全非共同市场等等都在运行或筹建中。东盟自身的能量有限,其总人口约5亿人,总面积4500万平方公里,总国内生产总值(GDP)7000多亿美元,总贸易额7000多亿美元。它必须有更大的区域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东盟已意识到,要想维护既得利益和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坚持以东盟为核心,扩展东亚、亚太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多边合作。而中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时期。1991年8月,邓小平提出:中国和东盟要和平共处,互相学习,共同繁荣。中国和东盟各国都要加快经济发展,都争取上台阶。“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9)之后,中国政府作出决定:“积极参加亚太地区多边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不论在亚太经合组织,还是在东盟地区论坛,中国都竭诚与其他各国一道,努力推动这种区域性合作不断取得进展。”(10)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从此,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合作关系深入发展。

3.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突出三大原则。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地缘与文化等诸多优势。中国与东盟地理上毗邻,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相近,自古以来双方就有亲戚般的友好往来。现在双方都珍视友好历史关系,努力促进和平、合作与发展,推动本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突出三大原则:

一是平等协商,共谋发展。国与国之间,平等很重要,是发展友好关系的基础。有了平等,处于平等地位,才能真诚地协商去解决双方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有了平等,就能在双方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增进互信,有了互信,友好关系就会在交流合作中与日俱增。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东盟各国都是中小国家,但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上,中国从来不以大国的姿态出现,而一贯以诚恳平等的态度同东盟协商解决问题,这是得到公认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在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的大海啸危机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以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中国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体现出平等的、兄弟般的相互依托互信合作。东盟对中国也是“听其言,观其行”,经过近20年来的合作,现在东盟各国基本上从先前的“恐华”、“防华”转变为“友华”、“信华”了。

二是互助互利,共享收获。这是国际双边多边关系中赢得良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双方关系,中方始终关照东盟各国的实际经济利益,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为此作出了贡献。在落实《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的“早期收获”上,中方率先向东盟开放了农业市场,从2004年起对东盟中老挝、柬埔寨和缅甸3个最不发达成员的大部分对华出口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使东盟对华贸易一直顺差,并不断扩大,双方贸易额大幅度提升,这对双边都有利。中国积极支持相关项目的开发,例如向东盟发展基金捐资100万美元,并资助“东盟一体化倡议”项目100万美元。

三是和平共处,共保安全。虽然中国是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一直认真履行的国家,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是令东盟有些担心。所以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特别要实实在在地真诚相待,和平共处,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要共同协作保护地区和各国的安全。为此,中国加入了东盟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东盟和中国关于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进行合作的联合声明》等文件,庄严承诺通过和平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议,共同维护和平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