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

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波特认为四个变量影响一个生产企业在一个国家内利用国家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些因素又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波特在分析产业竞争力时,提出了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三个一般竞争战略:差异化、成本领先、集中化。总之,波特相信竞争是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但事实是有许多在市场上占据领先位置的产业所在国家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如日本的汽车制造。事实上一个国家要从比较优势中获得利益,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就是比较优势顺利转化为竞争优势,能够使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拥有优势。

3.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被接受的直接原因是人们集中于传统的贸易模式。根据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来源于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而成本不同。然而造成生产成本不同的原因是两国同一产业的生产力不同。哈克谢尔和俄林(h-O)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生产要素供应不同是造成生产力不同的原因。因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资源禀赋理论。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大多缺乏资本和技术,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相对的发达国家拥有充裕的资本和技术资源。贸易模式基本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模式给许多国家带来更多比较优势,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许多国家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参与到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中获得了贸易利益(林毅夫,2003)。日本、亚洲四小虎和中国利用各种各样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结果是这些国家变得更加贫困,贸易条件恶化。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中,整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反而是收入差距更加扩大。一些经济学家通过贸易条件恶化发现这是普遍现象(World Bank,1991):这些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这个研究结论和国际贸易事实挑战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生产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可以获得分工和贸易的好处,但他们总是处于不利地位,贸易利益越来越少(hong,1997)。导致比较利益陷阱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带来的利益不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贸易中最终产品的获得的利益远高于原材料产品,并且在最终产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所获利益远高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事实上,该理论的前提已经改变:国际贸易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垄断和寡头竞争市场。国际贸易发展的事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也不能改变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不公的事实。该理论只强调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忽视了动态利益。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进技术和改革体制(Guo,2003)。如果一个国家将比较优势作为长期发展战略,那么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获得新技术、资本和熟练劳动力;公司也必须调整其价值增值体系来适应这种改变。如果这个国家不能改善产业结构,他将被锁定在国际贸易和分工的不利地位(Sun,2005)。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冲破比较优势的束缚,形成竞争优势。

3.2 竞争力和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钻石模型

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提出钻石模型和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四个变量影响一个生产企业在一个国家内利用国家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些因素又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这些有内部联系的要素组成的钻石模型结构如下:

要素条件,产品合成要素。相对于习惯认识,波特将要素分为普通要素(资源禀赋的要素)和关键要素(也称特殊要素),产品的特殊要素是创造的而不是继承的。缺乏自然资源禀赋可以促使国家创造特殊要素。特殊要素包括:熟练劳动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当然,特殊要素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投资,因此很难被复制,就变得更有价值,就可以导致竞争优势。普通要素如非熟练劳动力和未加工的原材料可以被任何公司轻易获得,就不能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过,波特认为这些要素是动态的,是可以被加固、创新和特殊化的。

需求条件,国内需求特点。一个经济体中顾客需求越挑剔,企业面临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和产品创新的压力就越大。如果一个企业的客户群非常挑剔,企业将尽最大努力去改进产品质量和进行产品创新,将能够超出同地区企业获得全球竞争优势。

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价值链上的产业和提供相关补充产品的企业。这些产业倾向于组成产业集群,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理由。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些要素决定国家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建立、组织和管理,以及国内竞争和产业进入壁垒。世界受控于动态要素,直接竞争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力和进行产品创新。

除了这四个要素之外,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还有两个偶然要素:政府角色和机会。

政府角色,扮演催化剂和挑战者角色,鼓励企业积极行动,推动新产品消费,集中于促进特殊因素的生成,鼓励竞争反对价格联盟和制定反垄断法

波特的理论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不足,建立了一个衡量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模型。波特论述了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竞争优势是给客户提供比竞争者更多的价值,或是更低的价格或是伴随较高价格的更大的利益和服务。如果企业以创新战略提供的价值增值是目前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这些企业不能依靠复制该战略来获得利益,那么,该企业就具备了竞争优势(Barney,1991)。波特在分析产业竞争力时,提出了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三个一般竞争战略:差异化、成本领先、集中化。

总之,波特相信竞争是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最佳途径。竞争可以持续改善钻石模型的四要素:投入人力资源培训、技术改进;客户需要高质量和最先进的产品;相关产业的协作;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四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保持竞争优势。例如,没有几个竞争者能够超越的熟练劳动力;配合默契的相关产业;挑剔的国内消费者推动产业不断提高质量标准。这些要素不断浓缩精华的结果是提高了产业和国家的进入壁垒,成为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竞争优势就意味着以低成本、差异化或集中化战略获得的长久优势。

3.3 其他学者关于竞争优势含义的研究

多数学者给竞争优势的定义为企业特殊资源获得的超常回报。peteraf (1993)给竞争优势的定义是“持续的超常回报”,她认为不完全的动态资源作为企业的特殊资源可以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这些财产产生的垄断租金不能完全弥补其机会成本”。Barney (2002)指出当一个企业的行为在一个产业或市场中产生经济价值,而很少有其他竞争企业能采取相似的行为,那么该企业就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在于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产生高于平均水平的价值。Ghemawat and Rivkin (1999)一个企业能够长时间获得超出其竞争伙伴的经济回报,他就获得竞争优势。Besanko,Dranove,and Shanley (2000)只要企业在同一市场中获得超过其同行的平均利润的经济利润,该企业就在该市场获得了竞争优势。Saloner,Shepard and podolny (2001)指出许多形式的竞争优势既不是企业可以生产出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也不是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企业为了发展能够抓住这些行为创造的价值。Kay (1993)认为企业拥有其他企业缺乏的特殊才能,并将这种才能应用到产业中,该企业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3.4 其他学者对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研究

其他学者论述了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Jassim (2001)提出通过员工获得竞争优势。他认为人力资源的训练对改善员工的执行力有难以估量的作用。通过利用人力资源可以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Gratton (1997)界定了企业成功的六个要素: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动机和员工的愿望;管理团队核心能力;团队的愿望;建立和维持统一的能力;引导经营进入全球商务网。这就意味着竞争优势从金融资源转向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企业成功取决于员工的态度、能力和训练。Guo and Gao (2000)证明了存在于企业所在社区的网络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战略,主要是信息的作用,信息流越大,能为企业提供的机会就越多,企业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机会调整战略行为,加快发展。学者李晓钟(2004)研究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提出交易效率、制度安排对转化的影响,并特别分析了实现转化的途径。

格兰特(1991)以一系列的概念和它们的关系方式定义了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他们是基础分析单位(资本、设备、熟练员工、专利和品牌),资源的基础分类包括金融、物资、人力、技术、名誉和组织。能力是指资源团队完成任务和行动的能力,是建立企业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来源。组织的惯例是组织调节个体行动顺序的规则和程序,是由企业中人与资源不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结果。组织中合作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可以看成是组织的无形资源。为了更好地平衡组织的效率和柔性,在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惯例不得不包含更高水平的半自动化和更多的默许知识。一个老企业超越新来者的最大优势是他积累的实践经验,这可以从上世纪60~70年代特别重视学习曲线中反映出来。复杂组织以其能力在市场上设置了巨大的进入壁垒,使其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格兰特认为,企业不仅要创造和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还要捕捉到他们行动的租金。这些租金不仅来自竞争者的挑战,而且还来自顾客、员工和股东的挑战。总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可持久的、不容易分辨的和理解的、不可能完整转移的、不容易复制的、企业可以自己拥有和控制的财产。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培育和发展它的基础资源。图3-2解释了格兰特运用企业资源获得竞争力的由内而外的过程。首先确定企业资源缺口,然后投资补充、增加和提取精华于企业资源基础,最后填平资源缺口。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企业就形成长期的竞争力。企业基础资源包括的特殊因素和一般因素都可以通过投资促使其转化为竞争力的原动力。

从格兰特的定义中看出企业竞争力是可以获得的,界定企业的资源缺口,投资补充、增加和升级企业基础资源,并填平缺口,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企业就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企业资源包括特殊因素和一般因素,通过投资转换成推动竞争力产生的动力,投资不可或缺。

3.5 钻石模型的发展

Moon,Rugman,and Verbeke,(1998)提出双钻石模型,认为单钻石模型不够完善,主要是没有考虑跨国行为,全球化对小国经济诸如韩国新加坡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利用韩国和新加坡的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数据检验了两个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支持一般双钻石模型。一般双钻石模型对波特的钻石模型提供了有益的扩展,因此选择国际贸易数据对比中韩两国纺织产业竞争力,以避免单钻石模型的缺陷。Cho,1994;Cho & Moon,(2000)又发展出九因素模型,在波特四因素的基础上加上四个人力资源变量:工人、政客和官僚、企业家、专家,有两大优势:其一,优势在于将人力资源独立于物质变量作为竞争力的来源,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要素资源的国家,人力资源对竞争力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其二,将政府变量作为内生变量来对待。如果分析的着眼点在国家层面,政府因素就应该是内生变量,政府的支持力度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Cho,Moon and Kim (2006)继续改进钻石模型,推出两个双钻石模型(DDD),将双钻石模型和九因素模型结合起来,该模型显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为竞争力提供了更加复杂的解释。

3.6 中国国内学者对纺织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纺织业竞争力的研究集中于纺织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如郭伟和胡笑寒(2000)研究了中国进出口纺织企业的竞争力,运用聚合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量化其影响,发现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市场因素和技术发展,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战略,投资于研发和员工培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陈卫平(2002)分析了国内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范围经济巩固求生存,以自身特色求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贺金凤(2002)探讨了技术改造对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引进和吸收消化新技术同样重要。徐辉(2001)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对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这些研究都致力于分析国内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实际状况,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看不出我国纺织业与其他国家对比的竞争力状况如何。

总之,尽管有许多学者集中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研究以对比不同国家的竞争力,他们改良钻石模型为双钻石模型(Rugman,1991;Moon et al.,1998;Dunning,2003),将政府因素转化为内生变量,因为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Cho,et al.,2008),但他们都致力于宏观对比研究,忽略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竞争力研究,正是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决定国家的竞争力。另一些学者专注于探索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影响因素(Grant,1991;Jassim,2001),却没有注意到钻石模型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国内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主要分析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力来源分析和影响因素;即使是做两国竞争力对比研究,也是定性对比较多,很少有做实证对比研究的,尤其是搜集一手数据对纺织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的还很少,主要是很难收集数据。本研究试图吸取前辈们的研究精华和优势,将钻石模型放到微观纺织企业层面,将衡量因素也微观化到企业层面,直接从企业获取企业战略、因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和竞争力等信息数据,对这些信息的对比分析就可以获得中韩两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对比结果,从中找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