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律行为的要素

法律行为的要素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律行为的主观要素是指组成法律行为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在刑法中,行为目的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根据之一。法律行为的客观要素是指法律行为外部构成因素,是行为人将其内在主观思想表达于外的客观形式,包括外在行为、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三个方面。行为结果是法律行为的最后或最终表现后果。法律正是根据行为对外界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应承担何种责任的。

一个行为的实施也许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法律行为也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我们通常把组成法律行为的这些要素统称为法律行为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

法律行为的主观要素是指组成法律行为主观方面的因素。由于法律行为的实施者是人,法律行为必然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这使法律行为成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法律行为的主观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人们实施一个法律行为都是为了达到或实现某种目的,通过这种目的去满足行为者某方面的需要。可见,需要是人们实施法律行为的动力要素。人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正是这些需要推动着人们去从事一定的法律行为以满足这些需要。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也就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了需要,也就意味着人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那么社会也就会停滞不前了。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又会在新的环境中产生新的需要,由此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动机。需要只是人们在某方面未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为了获得满足,就会产生动机。因此,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内在动因。不同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由此导致不同的行为后果。法律是以行为为调整对象的,动机本身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但由于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刺激因素,因此在评价一个法律行为的时候,有时要考察产生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可见,动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刑法上,动机有时成为判断一个行为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因素。

(3)目的。目的是行为人实施一定行为所要达到或实现的某种目标或结果。由于目的更直接地反映人的思想,也是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目的是法律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的也是法律评价的重要方面,有时,一个行为的目的是评价和决定这个行为性质的关键性因素。如在刑法中,行为目的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根据之一。

(4)行为认知。行为目的的形成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它是基于人的认识和判断的结果。行为认知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的认识和判断。在法律上,正是根据行为人认知能力的强弱或认知能力的有无,将人(自然人)分为有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性质、社会意义、将要发生的结果都一无所知,也就是这个人没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则其行为就没有法律效果,他的行为就不能称为法律行为。如精神病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行为的客观要素是指法律行为外部构成因素,是行为人将其内在主观思想表达于外的客观形式,包括外在行为、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三个方面。

(1)外在行为。行为是行为人作用于对象的中介,是行为人通过身体或语言等方式将内心的主观意思表现为外在的客观举动。法律行为就是人们将其内在意思外化后并对外界产生影响而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否则仅有内在的意思法律是不能对其进行调整的。西方法谚说:“无行为即无犯罪亦无刑罚。”根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将行为分为身体行为和语言行为两类。身体行为就是通过人的躯体或四肢所做出的为外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身体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最直接的表现,可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前者如抢劫,后者如警察接到报警后对不法行为不予制止。

(2)行为方式。行为人采取行为必然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行为方式就是行为人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在行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行为人要使其目的得以实现,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达成,如果行为仍是停留在内在主观意思层面,就无法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无法实现行为人的目的。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行为目的,就会有与其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因此,行为方式是考察行为目的、进而是判断行为性质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如民事法律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宣布为无效。

(3)行为结果。人们实施一个行为后会对外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受到外界的某种评价,也就是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行为结果是法律行为的最后或最终表现后果。如果一个行为没有对外界产生任何影响,也就是没有结果,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成为法律行为。法律正是根据行为对外界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应承担何种责任的。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行为的结果:一是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即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对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来判断该行为是有害的行为还是有利的行为;二是从法律角度对行为进行评价,即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来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属于哪一法律部门调整,是符合法律的规定还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从而判断该行为是应当受到肯定的行为还是应当受到否定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