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敬业·奉献·脚印

敬业·奉献·脚印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余朝晖2004年2月—2016年2月,本人担任学报专职编辑至今,已达12年之久,我积极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担任责任编辑以来,我用超负荷地运转、创造性的工作业绩谱写一名党员编辑“改革、创新”的辉煌篇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余朝晖

2004年2月—2016年2月,本人担任学报专职编辑至今,已达12年之久,我积极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无论是担任普通编辑,还是担任办公室主任,我始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脚印。任编辑以来,我先后7次被校人事系统考核为“优秀”,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被机关总支评为“学习之星”;2008年10月,我竞聘为“学报编辑部办公室主任”; 2009年9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批职业资格注册,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责任编辑证书”。 2015年12月,我顺利通过湖北省人事厅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的高评委评审,取得了“编审”正高职称。担任责任编辑以来,我用超负荷地运转、创造性的工作业绩谱写一名党员编辑“改革、创新”的辉煌篇章。

一、思想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端正品行,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一个编辑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学识水平,来固守出版者应有的职业道德。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长期以来,我在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政治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力求与编辑工作相结合。2009年,我所撰写的《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编辑出版工作》,获全校党建征文一等奖;2010年,我参加了咸宁学院党建工作研讨会课题组,撰写了《以人为本,科学创建学习型机关——以咸宁学院机关党总支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一文,在《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发表;2011—2015年,我有4篇文章被学校纪委评为“廉政优秀论文”,并被机关党总支评为“学习之星”;2004-2014年,我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2015年,我7次荣获“先进工作者”;2012年,我所在的学报编辑部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作为责任编辑和办公室主任,我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出版工作者管理条例》等出版法规,为编辑部撰写了各种总结、报告和评建材料。当前,伴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某些人经不住名利诱惑,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处置不当,丧失编辑应有的立场和道德。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尤为重要。我时时、处处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出版工作者准则,明辨是非,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一个优秀编辑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职业道德、渊博学识来固守自己的阵地。12年来,本人刻苦钻研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注重在平凡的岗位中“服务育人”,默默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平时,狠钻出版专业业务,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善于从众多的学术期刊中吸取营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二、业务篇

2004年2月,我从校图书馆调入学报编辑部,完成了由一名图书情报工作者向一名现代编辑的“角色转换”。我努力将长期积累的图书情报学知识与学报编辑业务融会贯通。刻苦学习出版专业知识,积极承担编辑工作,2004—2015年,共担任18期学报的“责任编辑”,并参与其他各期的编校工作,累计审稿3000余篇,编辑加工稿件达540余万字。从稿件登记、初审、送审、退修到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流程,我都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此外,我还承担了学报办公室日常管理、学报网站创建和维护等工作。

(一)努力学习出版专业知识,提高编辑业务素质

2002年9—12月,我被学校选送到大连理工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干部进修班”深造。其中,《文献分类》《期刊管理》《搜索引擎》《数据库检索》《主题法导论》《中文工具书》等10门专业课程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为我的编辑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11月,我到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编辑岗位培训班”,取得了“编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证书编号:新出(刊)岗培证字(2004)第176号)。所学课程《政策法规》《期刊管理》《编辑加工》《标准规范》等成绩优异,并进一步丰富了我的编辑专业知识。

2005年5月,我参加了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百期之庆暨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讨会”,对地方高校学报如何办出特色进行了充分地讨论;2006年5月,我参加了上海大学主办的“全国社科编辑研讨班”,就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及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2009年,本人赴湖北民族学院参加了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就高校学报管理模式与体制改革、科技期刊产业化与市场运营、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集团化、数字化、规范化以及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2010年-2011年,本人到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三峡大学学报等处参观、考察,开阔了视野,与一些编辑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2012年12月,本人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了高校文科学报信息化背景栏目建设研讨会,对学术文摘与评价、大学学报栏目建设、学报特色栏目存在的空间与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对打造地方名栏,寻求学报的质变有了新的目标;2013年10月,本人赴北京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第二十三期全国出版社编辑培训班”培训,2014年3月,本人参加了第七期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学习,完成了编辑出版行业规定的学习任务;2014年12月,本人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出版编辑规范标准与实务培训班”,按要求学完规定课程;2015年6月12-17日,本人赴丽江参加了第二十七期期刊常用标准及规范培训班,对科技期刊评估指标及如何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有了新的认识;2015年10月26日本人赴重庆参加了“学术出版规范标准培训班”,对学术出版规范的注释、引文、图书版式、科学技术名词、译著、古籍整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编辑专业有了系统的认识,丰富了我的办刊经验。

(二)积极承担编辑出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窗口”,是高校的“名片”、高校的“缩影”,承担着特殊的重任。通过学报这个载体,能使高等学校学术薪火代代相传,从而形成坚实的思想发展基石和连贯的文化创生链环。12年来,我担任编辑,严格按学报章程办事,旗帜鲜明地坚持出版方向,保证刊物的社会效益,具有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能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报的出版任务。

1.组稿工作。我任编辑之后,由于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科技期刊数量增多和学校老师稿件外流等因素,稿件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一方面,我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创建网络平台、优化编辑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稿件周转时间;另一方面,我通过电话、网络和信件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与作者的联系和交流,稳定了一大批出产高质量论文的作者,扩大了学报在地方高校中的影响。另外,我经常向领导反映情况,呼吁学校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甚至亲自登门约稿。我的辛勤工作和不断努力,拓宽了稿件来源渠道,提升了稿件质量。现在,在我校学报刊登稿件的作者中,硕士、博士学历,副高以上职称者比例超过80%,有课题和基金支持的研究性论文数量逐期增多,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逐年增加。

2.栏目策划。我努力将高校学报与本校学科建设和当地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辟特色栏目。如“向阳湖研究”“博士论坛”“文史研究”“艺术研究”“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等栏目,我设法物色、联系作者而获取大量优质稿件。尤其是“向阳湖研究”栏目,特邀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崔道怡、《求实》杂志社编审牧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陈漱渝,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尧,著名建筑史学家、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罗哲文等大批专家为该专栏撰稿。由于栏目很有特色,稿件的质量显著提高,该栏目在2006年被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

3.编校业务。 (1)初审:我任编辑以来,编辑部每年收稿由最初的800篇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000篇左右。12年来,累计收稿20000余篇,其中经我初审的稿件有3000余篇,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1200多份。 (2)编辑加工:任职期间,本人共担任了18期学报的责任编辑,每期约30万字(因刊期、页码、开本变动),共编辑加工稿件540余万字;还参与了其他各期的编、校工作。 (3)校对:我校学报严格实行“三审五校制”,(实际校次6次)。 12年来,我负责校对的总字数达2000余万字,编校质量较好。

(三)实行现代化办公,共建和谐团队

近年来,本人作为学报办公室主任,能及时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为编辑部领导当好助手和参谋。同时,我积极依靠和团结编辑部全体同事,做好稿件登记、文件传递、来宾接待、日常事务处理、档案管理、电脑维护等工作,做到重大事情及时向领导请示,向同事传达。平时,我比较注重与同事们交流与沟通,一起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用和谐思维、阳光心态,积极促进办公室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使学报成为一支“团结、紧张、高效、和谐”的团队。

2004年,完善并落实了部门职责、规章制度,严格了期刊的目标管理。2005年,完成了学报自创刊以来的数字化建设。2006年,完成了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和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期刊评奖申报工作,我校学报荣获“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学报“向阳湖研究”栏目被评为“优秀栏目”,我所撰写的“解读高校学报封面装帧文化”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编辑学论著”。 2007年,根据学报业务发展的需要,我创建了学报网站。在网站主页上介绍了8个方面的内容:(1)介绍期刊发展概况、办刊宗旨、栏目设置、读者范围等;(2)介绍历任主编、副主编,包括姓名、简历、个人成就及联系方式等;(3)介绍每位编委的情况以及个人重大科研成果,并提供联系方式等;(4)介绍编辑部的组成情况以及每个编辑所负责的具体工作;(5)介绍近期期刊的组稿要求、投稿要求,包括论文格式要求与相关事项等;(6)近期期刊的目次及论文摘要等;(7)建立了组稿网络、审稿网络,完善了审读者和读者群数据库;(8)开设了在线投稿和互动窗口,增设了规章制度、网上征订、学报动态等子页。

2009年,完成了月刊的申报工作,为打造学校学科特色和办学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学术研究平台。2009年8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登记申请”的文件要求,完成了职业登记和申报工作。

2010年,积极筹备编委会,建立审稿专家库。完善的稿件评审机制。编辑委员会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学术指导机构,一直以来受到各校的高度重视,而我校由于多种原因希望能得到校领导重视,这将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2011年,实现了稿件登记的电子管理,用邮件文件夹、稿件管理软件等现代手段科学管理稿件,便于作者的查询和网上审稿的实现,增进了编辑与读者、作者的互动和了解。

2012年,顺利地完成了两刊更名材料的撰写及填报工作。完成了《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和《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两刊的相关登记手续,为我校学报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3年,制定并出台了《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管理办法》,对我校学报编辑的岗位要求、职责义务及相应的所得报酬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强化了学报编辑部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2014年,完成了学报网络投稿系统软件的建设工作,学报所有来稿将从网上直接得到有序管理和公正处理,方便了广大作者查询、跟踪稿件的处理状况,提高了学报的工作效率。

2015年,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数字化建设、办公自动化、创建网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学报编辑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从而使编辑工作快捷、高效,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和好评。

三、科研篇

在繁忙的编辑和行政工作之余,我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矫正自己的理论框架,坚持走“编辑学者化”之路。10余年来,我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潜心编辑学及文史研究,注重“编、学、研”相结合。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节日假期,他人工作的时间我在工作,他人休息的时间我在学习,我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担任编辑以来,我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多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上,有2篇被国际核心论文检索ISTP全文收录;“解读高校学报封面装帧文化”获2006年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编辑学论著”。在科研方面,我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专题与特色,先后完成了“学术期刊封面文化及美学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化与网络化出版研究”“学术不端的防护及对策研究”“毛泽东诗词在海内外的传播研究”等专题。

总而言之,任责任编辑12年来,我把编辑工作作为自己毕生钟爱的事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努力为学报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许有人认为,编辑出版工作并无高深的学问,似乎有一定学历的人都可担任,而实际上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非下苦功不可!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政治问题,小到标点符号,决不能马马虎虎。我深切地感到:编辑出版工作需要奉献精神,甘为作者的“孺子牛”;需要开拓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忌粗枝大叶、冒冒失失;需要广博而深厚的思想积累、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并有鉴别真伪、分清良莠的能力。时至今日,尽管我在编辑出版岗位上辛勤耕耘多年,但离优秀编辑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回顾过去,我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讲得好:“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我校党委书记彭育园在全校党员干部会议上也多次强调:要主动将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用事业发展的实绩展示个人工作的业绩。人生就是一场长跑,进步有先有后,每位同志都要做到再学习、再思考、再认识、再提升。因此,今后我还必须不断地脚踏实地、艰苦攀登,创造更新的辉煌,为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做出新的奉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