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比较

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比较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完整的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由两大基本环节即批发和零售组成。出版物批发是指将出版物成批销售给中间商以供其继续转售的出版物交易活动;出版物零售则指经营者直接向读者销售出版物。从表26所列出的美国某出版社的批发折扣表,可以看出该出版社品种折扣和册数折扣的实行情况。货源的组织是开展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基础。中外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各种差异中,零售服务方面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

完整的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由两大基本环节即批发和零售组成。出版物批发是指将出版物成批销售给中间商以供其继续转售的出版物交易活动;出版物零售则指经营者直接向读者销售出版物。批发和零售既是构成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的两大基本环节,也是两种不同的出版物商品交易类型。所以,对比分析中外出版物商品交易过程的差异,我们分别从批发与零售两个方面进行。

1.中外出版物批发活动的差异

中外出版物批发活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批发机构类型差异。从经营范围上讲,国外的出版物批发机构一般分为大型的综合性批发机构与小型的专业性批发机构两类。大型综合性批发机构综合批销各种类型出版物,经营品种多、规模大,一般为全国性经营甚至跨国性经营;小型专业性批发机构经营品种大多为专业性图书,经营范围也多限制在一定地区,且往往以一些富有特色的经营服务而弥补了大批发商留下的市场空白。我国的出版物批发机构可分为一级批发(也称总发行)和二级批发两种类型,两者按地区布局、分工明确,前者属产地批发,后者属销地批发,经营品种均系综合性图书,而像国外的小型专业性批发机构即专门批销某种专业性图书的批发商则少而又少。从资产性质上讲,国外的批发机构多为股份制公司,如日本的“东贩”和“日贩”即是由数千个股东的资本组合而成的典型的股份公司;我国的出版物批发机构则大多为国有独资企业,2003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后,已允许具备相应条件的民营书业企业从事出版物总发行业务,但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从目前我国出版物批发企业的实际状况看,国有独资仍然是最主要的批发企业类型。

(2)批发市场集中度差异。出版业发达国家的出版物批发市场,其主要的市场份额往往掌握在几家大型批发商手中,市场集中度较高。如美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公司年图书批销量占全美图书批发总量的52%;日本的两大代理批发商“日贩”和“东贩”的年图书批销量要占日本图书流通总量的70%以上。我国的出版物批发机构大多属区域性市场批发商,以省(市、区)域市场经营为主,各区域批发商经营规模大体相同,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全国最大的一级批发商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和上海发行所一年的批发总量也没有超过全国图书流通总量的30%。

(3)批发折扣差异。中外出版业批发折扣方面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折扣率上,更为主要的是表现在运用批发折扣的灵活性上。我国出版业批发折扣的运用灵活性较差,而国外的批发折扣运用则十分灵活。国外批发业通过品种折扣、册数折扣、付款折扣、业绩折扣、合作折扣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批发折扣这一经济杠杆来激活市场。从表26所列出的美国某出版社的批发折扣表,可以看出该出版社品种折扣和册数折扣的实行情况。

该社对新书与库存书实行不同的批发折扣;并且,根据批销册数的多少浮动批销折扣,显得相当灵活。

表26 美国某出版社批发折扣表[3]

2.中外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差异

中外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零售货源组织差异。货源的组织是开展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基础。中外出版业零售货源组织方面的差异有以下几点。一是进货品种数量差异。在营业面积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国外零售书店进货品种数要比我国零售书店大得多。我国一家营业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书店,陈列品种2 000种左右;而一些出版业发达国家,同等规模的书店可陈列品种至少在20 000种以上。二是进货方式的差异。我国以通过征订目录一次性购进为主,以开添单添货为辅;而国外的零售书店则以添货为主,很少一次性购进的情况,由生产商与批发商派出的大量推销员送书上门,较好地满足了零售店随时添货的需要。三是进货手段的差异。出版业发达国家大多采用了现代化的进货手段,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德等国即已实行了“电传订书法”,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订书系统如英国的电传订书系统、美国贝克·泰勒公司的“贝塔”订书系统已普遍运用于出版物进货中,入网零售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进货;我国目前已有一些批发企业开发出了可供零售店利用的计算机订货系统,但由于多种原因,利用情况不十分理想,所以迄今为止我国零售书店的进货手段仍主要是订单购进。

(2)零售方式差异。中外零售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缺少国外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零售方式,如上门直销(国外又称无店铺销售)、网上销售、俱乐部销售等。以上门直销为例,国外的出版社几乎没有不采用此种方式零售的,在北欧的芬兰,经出版商协会发给执照的图书推销人员就有600多人;在日本,还有专门上门直销的推销公司,如东京的“五林房”、京都的“青菁社”等。二是中外都有的零售方式的具体操作存在明显差异。如门市销售是中外共有的零售方式,但中外门市销售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从销售结构看,我国的门市销售大多为综合性网点,国外则以专业性网点为主;从销售关系看,国外的出版商、批发商将零售店视为合作伙伴而给予零售店多方面支持,我国的出版社、批发商视零售店为竞争对手而很少予以扶持;从销售状态看,我国的门市销售属被动应客式销售,坐等读者上门,主动出击、积极促销做得不够。另一种中外都有的零售方式是邮购服务,中外邮购服务的差异:一是性质不同,国外实行的是主动邮购,我国实行的是被动邮购;二是主体不同,国外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都开设有邮购服务,主体呈多元化,我国则主要是出版社开展;三是操作程序不同,我国邮购工作是先收款后寄书,不收款不寄书,而国外一般是先寄书后收款,甚至还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将不满意的书退还经营者。

(3)零售服务差异。中外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各种差异中,零售服务方面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其具体表现为:在服务理念上,国外强调读者第一、顾客至上,因此在零售服务中能处处为读者着想,充分尊重读者,我国的零售书店普遍缺乏这样的服务理念;在服务项目上,国外的零售服务项目很多,除商品提供之外,还有导购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配套服务、电话购书服务、送书上门服务等,我国的零售服务项目则较为单调;在卖场服务中,国外零售书店都能积极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吸引读者,我国的书店门市则很少开展促销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