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版物消费水平的比较

出版物消费水平的比较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版物消费是整个出版活动的直接成果和最终目的。出版物实物消费总量是不含价格因素的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是对出版物供应真实的、准确的反映。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是指读者人均占有与享用出版物实体的数量,它主要通过人均购买出版物的数量反映。出版物总消费额是指一个国家全年的出版物销售总额。

出版物消费是整个出版活动的直接成果和最终目的。社会所达到的出版物消费水平体现着这种直接成果的大小和最终目的的实现程度。一定时期的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参与出版物消费的规模和水平,也就是指人们实际取得的出版物及服务的规模和水平。衡量消费水平一般采用的是实物形态指标、价值形态指标和服务形态指标。服务形态指标我们将在后面进行分析,这里只从实物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对中外出版物的消费水平进行比较。

1.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比较

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是通过具体的图书、杂志、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等产品来满足的,因此消费水平要用人均拥有的出版物数量来表现,这是衡量人们消费水平的核心指标。我们通常是把出版物的实物总量除以国家的总人口数来计算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的,所以在比较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之前,我们应该对出版物的消费总量进行考察。

表37 部分国家图书品种总数情况[17]

需要说明的是年度图书出版品种并非指年度新书出版品种,而是包括新书出版品种和当年出版的再版书品种。各国的统计标准不同,如中国的出版种数除再版书外,还包括当年重印书种数。2003年中国新版图书110 812种,重版、重印图书79 579种,即使除去重印书种数,中国的图书品种数仍然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际期刊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eriodical Press,简称FIPP)对全球主要期刊出版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见表38、表39所示),2000年世界期刊出版量近10万种,其中期刊出版种数超过10 000种的国家仅有美国,居前六位的美国、英国、中国、德国、荷兰、日本出版的期刊总量约占世界期刊市场的46.3%。

表38 2000年部分国家期刊品种总数情况[18] (单位:种)

表39 2000年部分国家期刊发行量统计[19] (单位:百万)

世界报业联合会在2003年6月9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发行量达到8 200万份。位居次席的日本虽然2002年发行量下降了1.2%,但仍高达7 080万份。印度排第三,为5 784万份。美国2002年的报纸日发行量比较稳定,以5 518万份位居第四。

出版物实物消费总量是不含价格因素的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是对出版物供应真实的、准确的反映。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得知中国无论是在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品种还是在销售总册数上都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

(2)中外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的比较。出版物实物消费水平是指读者人均占有与享用出版物实体的数量,它主要通过人均购买出版物的数量反映。虽然中国在出版物的品种和印数上堪称出版大国,但我国出版物在消费总量上的优势是与其巨大的人口基数密切相关的。当巨大的出版物品种数和消费册数被13亿中国人均分后,其消费总量的优势则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人均拥有量的劣势,表40就反映了这一情况。

表40 部分国家图书实物消费水平比较[20]

就人均拥有的图书品种而言,中国每万人占有自产图书品种的数量落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是影响图书品种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相形之下,中国人均拥有的图书册数在世界范围内居中等水平。但中国自1985年人均购书量达到最高点6册后,就一直在5~6册之间徘徊,没有明显进步。

期刊消费水平可以通过人均期刊拥有量这一指标来体现。2000年日本国内期刊销售总册数为34.54亿册,销售总额为116.42亿美元,人均期刊消费量为27.2册。1998年新西兰的期刊消费水平创下该国历史记录:每人拥有27本期刊。我国人均期刊消费量为2.3册。

挪威人、日本人、瑞典人和瑞士人是全球最热衷的报纸消费者。挪威每千人购买报纸量为705份,日本人为650份,美国为270份,英国420份,法国214份,而中国只有60份。

出版物人均占有量关系到读者从出版物市场的受益程度,在有限的消费内,出版界应使读者以有限的经费购买到更多的出版物,扩大其受益程度。

2.出版物价值消费水平比较

价值消费量指标是整个出版物消费水平的综合反映。与出版物的实物消费一样,一个国家出版物价值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该国的出版物价值消费总量以及人口规模。因此,我们在对出版物的价值消费水平进行比较之前,还是先对出版物的价值消费总量做一对比。

(1)中外出版物总消费额的比较。出版物总消费额是指一个国家全年的出版物销售总额。这是以价值形态直接反映的社会消费出版物的规模。表41是2002年部分国家的图书销售总额情况。

表41 2002年部分国家图书销售金额情况[21]

中国出版物品种数和消费总册数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在此项指标中不复存在。一是由于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差别太大,反映在出版物价格上则表现为中国的书刊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二是与读者队伍构成有关。中国总量巨大的读者队伍中,主要消费课本和教辅读物的大中小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90年以来,课本教材的销售金额基本超过了整个图书市场销售额的40%,这必定影响图书价值消费总量的攀升。而其他发达国家读者队伍层次多样,图书消费领域广阔,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图书销售额,挖掘潜在的图书消费市场。

(2)中外出版物人均消费额比较。图书价值消费水平主要通过人均购书额反映。表42为部分国家人均购书金额的情况。虽然从人均购书金额的绝对数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似乎相去甚远,但剔除书价因素,从人均购书额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重来看,我国为0.45%,美国为0.26%,英国为0.35%,德国为0.4%,法国为0.17%,我国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用于购书的费用比重比发达国家还要多。然而再对比表40中人均消费图书册数,我国居民虽然在国民收入中拨出比发达国家更多比重的购书金额,却只能买到比发达国家少得多的书,这说明相对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而言,我国书价偏高。

表42 2002年部分国家人均购书金额的情况[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