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注中国人权展

关注中国人权展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中国人权展播出时间:2006年11月20日主 持 人:雨亭     责任编辑:郑葆华    主持人:今年是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40周年,也是中国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15周年。

关注中国人权展

播出时间:2006年11月20日

主 持 人:雨亭     

责任编辑:郑葆华    

主持人:今年是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40周年,也是中国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15周年。精心记录100多年来中国人权发展历程的首次中国人权展,上周五,也就是11月17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了帷幕。近现代中国人权的发展历史浓缩到了700多幅图片,250多件法律文本、实物和场景模型当中,这次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天节目中我们就邀请到了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董云虎,就这次人权展举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还有它产生的影响,和大家进行交流。董会长,你好。

董会长: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权的争取者、维护者和发展者,保证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善了全体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次举办这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览,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董会长:我们举办这样一个展览,主要是想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普及人权基本知识,让我们的观众对一般意义上的人权和具体意义上的中国的人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理解。人权是一个很特别的话题,它在概念上很抽象、很宽泛,所以不同国家、不同人民对它的理解很不一样。我们经常讲“人权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政治上,它又很敏感,很复杂,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政治上、法律上我们没有使用“人权”这个概念。更没有形象地展示和说明过。这次展览就要分门别类来展示中国的人权体系,通过人权的话语体系来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发展的历史,通过展览让人们对人权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宏观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脉络。还要通过这个直观形式告诉大家原来人权并不是那么神秘和抽象的,原来人权就在我们身边,真正保障人权是人人有责的。我想通过展示中国人权的成果渐渐让人们了解人权水果概念,也通过理解苹果和水果关系来理解人权。

主持人:你的比喻非常生动——苹果和水果的关系,能够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和宏观的认识,能够了解人权发展的清晰脉络。这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来到直播间之前我也查了一下:“人权”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它是核心的事实。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人性、价格、能力等都要获得全面充分发展。这次展览大厅布展场面非常精心,在大厅当中有一个大大的“人”字,特别醒目,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为了展示出整个人权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个细水长流的概念的灌输,以这样一个主题来设计展览也不容易。一位北京听众发来短信说,想到现场去看一看,想请董会长介绍一下展览是如何做到非常具体和系统化,让观众看了之后不会觉得一头雾水、有点高深,是不是有很多吸引人的展品。

董会长:我们为了做这个花了很大的心血,就像你刚才讲到的,用大写的“人”字,就是要告诉观众,我们这个展览的主题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而且这个“人”字上面有57个人的头像,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保障人权走过的57年的历程,所以我们费了很大的心血。具体来讲,为了让大家对人权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在做脚本的时候,就费了很大的劲:怎么告诉大家?你从展览的12个部分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第一部分讲的是当代的,执政兴国理念就是讲尊重保障人权已经成为党,特别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新的理念,也成为国家的一个根本原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保障。紧接着有7个部分,分门别类来展示,这样让大家明白原来人权是这样的。而每一项权利又有很具体的东西来展现。比如说生存权、发展权。衣食住行、生活条件、生存质量、健康、生活环境的改善。

主持人:跟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董会长:展示得很具体,比如说受教育权利,比如说扫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措施很具体,但是跟每一个人都相关,措施展示得很具体,比如说衣食住行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家采取了爱心超市等措施,这样很具体的画面,使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人和事,生动的事例、生动的形象来了解人权是这么回事。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人权问题本身具有普遍性,但是又存在特殊性,比如说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方面存在广泛的共同性,但是由于受到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于人权的理解、实现方式以及最终的表现形式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刚才你介绍的这些方面是不是也体现出了这些差异,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权自身的特点?

董会长:对。人权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就像我刚才举的那个概念一样。但是各国又不一样,由于它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自然条件等国情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的对人权概念的理解本身,特别是对具体人权项目的侧重点以及它的实现方式上又存在许多差异,就像水果一样呈现出苹果、香蕉、梨等差异。中国由于近代以来的历史,由于文化和社会制度,由于我们的国情,我们对人权的理解又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不同。比如说近代我们所走的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不一样,因为西方当时自然发生的现代化过程,目标就是以人权来对抗封建制度,对抗君权、神权,所以强调的是个人权利、政治权利。中国在近代要争取人权,国家就是半封建社会,这样就面临两个对手,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所以我们争取的人权首先是国家的独立权、民族的解放权,同时又争取个人权。

主持人:一位听众说,几十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权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非常欢迎这样的展览,希望也能够更多地普及这样的展览和普及相应的知识。另外人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比如,在一些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大人权建设力度。通过这样的展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整个人权、社会的一些发展脉络,让人们将来能够更多地了解,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一位听众作了一个延伸,他说,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精神和源远流长的西方人权传统相互交融,将把人权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和谐全本位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人权怎么样能够更有所作为,在这次展览上有没有一番展示和展望呢?

董会长: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与此相适应,提出要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这既符合古代文化传统,也符合现在的共同目标。和谐是和平与发展、文明多样性的综合体现。所以和谐应该是和平权、发展权以及尊重文明多样性,对促进全人类人权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这次人权展在丰富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记者采访时告诉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筹备这次展览了,刚才我们也提到中国人权发展状况历史跨度大,内涵非常丰富,展览既要传递人权理念,又要引人入胜,确实不容易。我记得在采访当中,你有一个观念,要真正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使之成为一个自觉行动,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董会长:我个人认为,因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现,首先要成为一个制度文化,也就是说必须变成一种制度,从纸上的东西变成一种有制度保障的东西,这样尊重和保障人权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因为人权必须要成为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在执政、执法、司法过程中的一个理念,如果不正确行使权力,往往会侵害人权,所以我们必须要健全文明的法律制度,用这种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公共权力机关,这样才能保障人权。另外,更重要的就是,人权要深入人心,使它成为一个自觉行动,把人权做到人人有责,关键还是在人。制度要靠人去实行,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变成一种文明准则、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主持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各国执政者治国理念的共同原则。这次人权展将让我们看到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的飞速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