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_兄弟俩也将在颍州分别。这样一个行进的方向对于正当盛年、壮志未酬的苏轼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五年前,苏轼扶丧回乡途经此地,正碰上逆风,整整三天船舶无法启航。面对浩瀚奔腾的长江,苏轼满怀的思乡之情忽然变得无法抑制。源远流长的江水来自苏轼的家乡,将宦游千里的诗人一直送到了东海之滨。

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_

兄弟俩也将在颍州分别。秋风萧瑟,征帆高挂,苏轼心中充满惜别的深情,他感叹道: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一

这是他们第三次离别,由于处境不佳,前景暗淡,较之以往似乎格外酸冷。人生有聚就有散,有喜就有悲,在聚散悲喜中循环迁转,又怎能不日见衰老疲惫呢?他对弟弟说:(www.guayunfan.com)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同上其二

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默默咀嚼着心头的苦涩,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在《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中他这样写道: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开头一句,以极平淡的语言写出他此时极沉痛的心情。从表面看,诗人似乎是写实,写他此时正朝着江海相接的杭州行进。可是在这里,江海一词还有另一层更深广的政治文化意味。如果说京城是成功的象征、功业的标志,那么江海则恰恰相反。这样一个行进的方向对于正当盛年、壮志未酬的苏轼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举目四望,枫叶飘坠,芦花夹岸,尽是深秋凄凉的景物。在水天相接的苍茫江面上,人是多么渺小而孤独啊!漫无尽头的长途颠簸中,似乎已辨不清究竟是山在起伏还是船在低昂?生活中,人们常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怎样才能在无休无止的现实之流的淘洗中,永远地保持一份超然冷静和客观?人生之路似近实远,似远却近,就像诗人这天要抵达的寿州。城中的白石塔已经遥遥可见,但是淮水弯曲,一座长满黄茅的山冈又横陈而出,隔断了诗人的视线。在平静的水面上,寿州城咫尺可接了,诗人情不自禁,起身张望那在暮色中伫立等候的故人的身影。在苏轼坎坷多难的一生中,友情就像寒夜里熊熊的火焰,给予他无限的温暖和安慰。这首诗写得蕴藉淡远,苍茫一片,他晚年还曾特意用草书重抄一遍,并在诗后题词:

予年三十六,赴杭倅,过寿作此诗。今五十九,南迁至虔(今江西赣州),烟雨凄然,颇有当年气象也。

汴京越来越远,杭州越来越近,他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三年,苏轼的心渐渐被一种随遇而安的思想所占据。

舟行到泗州,城里有一座灵塔,是唐代一位西域高僧死后藏骨之处。这位名叫僧伽的高僧,生前曾在泗州一带传教,死后则被当地的百姓奉为神灵。五年前,苏轼扶丧回乡途经此地,正碰上逆风,整整三天船舶无法启航。船夫们劝他向僧伽塔祷告,果然非常灵验,转眼之间,风向就变了。乘着顺风,船行迅捷,长桥很快消失在视线之外,抵达龟山时,还未到吃早饭的时辰。这次重过泗州,他想起了这件往事: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但是他认为这不过是巧合而已,大公无私的神明待人何尝有厚薄之分?而每一个祷告者都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千日变。

这样,神明也实在太难做了。所以,这次如果再碰上逆风,苏轼决定不再祷告: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他说,现在的我,对过去既无所留恋,对未来也无所追求。命运是如此飘忽不定,渺不可测,似乎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把握的。能走固然顺了我的意愿,不能走也丝毫没有怨恨,就让一切听其自然吧。如果事事都要祈祷,恐怕神灵也会厌倦。既然世间不会有两全齐美的事情,那么还是超脱无求为好。

穿过淮河,进入长江,苏轼泊船镇江,让家人稍事修整,自己则另雇轻舟去江心岛上的金山寺游玩。面对浩瀚奔腾的长江,苏轼满怀的思乡之情忽然变得无法抑制。这是他的母亲河啊!数千里江流的上游,有他美丽可爱的家乡。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诗人热烈地倾诉了心中这份浓浓的乡愁: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源远流长的江水来自苏轼的家乡,将宦游千里的诗人一直送到了东海之滨。听说这里江潮汹涌飞溅,有时能有一丈之高,如今已是初冬时节,潮水退尽,苏轼还能在岸边的悬崖上看到涨潮时的痕迹。在中泠泉的南面,还有一块凹凸不平的巨石,从古至今,潮涨则没,水落则出。长江的汹涌澎湃历千年而不减,游子的思乡情绪经千日而愈浓!诗人登上高峰,眺望远方,可是满眼青山,哪一处是他的故乡?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满怀旅愁,诗人无心逗留,他想趁天黑之前找一条返回镇江的船只,却又禁不住金山寺僧人的再三挽留。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黄昏时候,微风轻拂,辽阔的江面泛起有如靴子的纹理一样的细细水波,天空中断续的晚霞就像火红的鱼尾。金山落日果然辉煌壮丽!

这天是农历初三,夜幕降临,只有一弯凄清的新月悬挂天际。二更时分,月落西边,天地一片漆黑。忽然,江心冒出一道明亮的火炬,光芒四射,照得山崖上栖息的乌鹊绕树惊飞。此情此景,令苏轼惊疑不定,他在诗中写道: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其实,这是一则类似“飞碟”的“不明飞行物”的有趣而珍贵的记载。苏轼郑重地自注说“是夜所见如此”。

表明这确实是他亲眼目睹的。我们不妨查考一下北宋时期有关的记载,证明当时镇江、扬州高邮等地区,常在晦暗之夜的湖上或江上出现类似的情景。沈括梦溪笔谈》的《异事》中说:

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

这一“不明飞行物”的特点是:圆形、飞行快、光线强烈。与沈括同时的庞元英,在《文昌杂录》(卷四)中也说:

秘书少监孙莘老庄居在高邮新开湖边。尝一夕阴晦,庄客报湖中珠见,……见微有光彩,俄而光明如月,阴雾中人面相睹,忽见蚌蛤如芦席大,一壳泛水上,一壳如强帆状,其疾如风。

也是发生在阴晦之夜的湖上,说明北宋人确实看到过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今天已有关于UFO的专门研究学科,但尚未得到科学的解释,苏轼当然更不知道这夜半江心的炬火究竟是什么东西。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回到借宿的寺院,他继续写道: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他想:江山如此美好,而我却迟迟不肯归隐,莫不是江神怪罪,特意显示这种奇异的景象,来警诫我贪恋世俗的冥顽不化?想到这里,诗人对神谢罪,指水起誓: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如今暂不归隐,实在也是出于生计的无奈,将来一旦有了尺寸田土,可以安身立命,江水作证,一定归隐家乡。

全诗描写长江瑰丽多奇、波澜壮阔的图景,无不染上迷惘的色彩和深沉的乡思,尤其是最后一部分,把江心炬火想象成江神的责怪,更将诗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心情渲染得奇警动人。

然而,诗人奔波于道途,又何尝真的仅仅为了衣食生计?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此时此刻,儒家致君尧舜、匡扶社稷的用世理想,依然是一颗藏在他心灵深处的不灭的火种!

眼看时世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初到杭州寄子由》

就这样,怀着矛盾的心情,苏轼来到了杭州。

【注释】

[1]青苗法:为了免除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受到高利贷的盘剥,由官府向他们贷款,每年两次,利息二分;在夏、秋时随两税还纳(实际上年息四分)。

[2]免役法:宋朝原来实行差役法,官府各类繁重差役,由民户自己服役,常使当役人倾家荡产。免役法改为向官府交钱,由官府雇人充役;民户按户等的不同交纳不同数量的役钱。

[3]均输法:当时税收制度有个严重流弊,各地区上供财赋,不管年成丰歉,产地远近,都是同一定额,富商大贾便乘机倒卖取利。均输法规定设发运使官,根据各地财赋情况和京城库存数量,统一处置,“徙贵就贱,用近移远”,对各地供办的物品有变易调整之权。

[4]市易法:设立常平市易司,管理市场,控制物价,并向商人贷款或赊售货物,取年息二分。

[5]方田均税法:为防止大地主隐瞒田产,赋税不均,决定丈量田地,按土质肥瘠规定税额。

[6]农田水利法:奖励兴修水利,必要时用官府贷款加以资助。

[7]减兵并营:裁减五十岁以上的老弱兵士,进行全国军队的整编。

[8]将兵法:置将练兵,使各地将官自专军队事务,改变过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

[9]保马法:奖励民间代官府养马。

[10]保甲法:以十户为保,五十户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加强地方行政的控制,建立地主武装,以防止农民的反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