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版社对数字编号字体的要求

出版社对数字编号字体的要求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西欧地区数码印刷市场产值预计在9.2亿美元,德国仍旧是欧洲地区占比份额最大的国家。同时,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印刷和包装市场,也是迄今为止数码印刷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预计到2018年美国数码印刷市场产值将达33.8亿美元。2012年美国的按需出版年增长14%左右。按需出版在美国出版界的应用已较为普遍。
市场发展状况及特点_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 国外市场发展状况及特点

从全球经济形势和印刷业发展来看,无论是兰达纳米印刷技术、高速喷墨技术的推陈出新,还是数码印后技术的不断成熟,或是传统印企在数字时代的转型需求,全球数码印刷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西欧地区数码印刷市场产值预计在9.2亿美元,德国仍旧是欧洲地区占比份额最大的国家。同时,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印刷和包装市场,也是迄今为止数码印刷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预计到2018年美国数码印刷市场产值将达33.8亿美元。

我们选择美国作为全球数码印刷的参照市场,重点分析美国数码印刷状况,2006年美国的数码印刷崛起,PIA/GATF将这一年命名为“数码印刷年”,同年胶印陷入衰退,仅占当时印刷市场的35% 。2009年大约有12%的印刷业务采用了数码与传统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美国前14位的印刷企业中,有23.6%采用了数码印刷;2009年美国数码印刷收入约58亿美元,虽然绝对值不高,但毛利率约37%; 2010年数码印刷设备总装机量28147台,远远大于传统印刷设备的23791台,数码印刷设备增长已成为主流;2012年美国印刷设备材料采购总额是23.6亿美元,其中数码印刷机采购金额为12亿美元,占50.9%,传统设备仅占19.5%。未来数码印刷一定是美国印刷市场的主流。

以美国为例,看看美国的从业者如何开展数码印刷业务。

(1)传统印刷是加工业,客户有需要,企业按照客户需要完成,做好加工就完成了业务。所以说,过去是以产品为中心,现在数码印刷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即深刻地理解客户需求。

(2)网络印刷、按需印刷在美国是非常成熟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无论是网络印刷,还是按需印刷都是迎合市场长尾的订单。真正把产品做到标准化和流程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如闪电资源放弃了很多客户需求选项,比如只提供一种开本、一种纸张,让业务简单化。它的“变”体现于内容,而不在于开本和纸张形式。让“长尾”更“长”,而非“断尾”。

(3)美国数码印刷行业十分重视数据营销对印刷业务的推动,能够体现附加价值的作用。如迈乐印刷公司用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与沃尔玛合作,进行跨媒体促销,仅是促销直邮单就提高了17.8%的访问率,这就是印刷的价值。

按需出版在美国蓬勃发展。除了闪电资源公司外,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于2007年在美国率先开通了按需出版服务及创意空间(CreateSpace)平台,现已扩展到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目前亚马逊每个月按需印刷数超过10亿张页面。此外,大型网上书店NetBooks. com、Vestcom公司、Lulu公司、兰登书屋的Xlibris公司、贝塔斯曼集团的Offset公司等也都开展了出版物的下载和按需印刷服务。2012年美国的按需出版年增长14%左右。目前美国的出版印刷企业中,40%以上都开展了按需出版印刷业务,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在美国按需出版印刷供应链上,不仅仅有绝版或者是长尾的书籍,还有大量的新书按照订单生产供应,一般出版商基本没有库存,图书从编辑设计环节开始就在为以后的按需出版印刷做准备,专业从事按需印刷的公司可以为出版商提供从图书设计到印刷到按订单发货的全流程服务。按需出版在美国出版界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各类出版机构,无论是大学出版社(如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出版公司,还是图书批发商或零售商(如鲍德斯连锁店、巴诺连锁店、亚马逊网上书店、批发商Sprout公司等),甚至印刷机构,都在积极地介入按需出版。无论图书零售实体店还是图书网络销售平台,都与按需印刷有机结合,按需出版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西蒙·舒斯特公司、巴诺连锁店等都与闪电资源签订图书按需印刷服务,亚马逊网上书店旗下BookSurge专门负责其按需印刷业务。兰登书屋、时代华纳等出版公司都开展了面对广大作者的个性化自助出版。美国按需出版的发展之路已日趋顺畅,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在德、英、法、意、西、日等国,按需出版也相继展开,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德国最大的图书配送公司利博瑞(Libri)的带动下,目前几乎所有比较大型的出版社都引入了按需印刷。在英国,199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率先开展按需出版,现在已拥有一个品种超过2万、范围广泛的按需印刷书目;2009年,只做按需印刷图书的独立出版社Punked Books成立;2012年,原创电子书出版社开放之路全媒体公司和英格拉姆、闪电资源公司开始合作发行开放之路全媒体公司电子书的印刷版本。在日本,东京书籍贩卖公司、凸版印刷公司和29家出版社共同出资成立BOOK-ING公司开展按需印刷业务;富士施乐、微软和大型出版社讲谈社、小学馆4家共同出资成立按需出版专业公司。

欧美按需出版市场特点:

1.数字内容资源管理及数字标准化助推按需出版

在美国,按需出版印刷在促进传统印刷企业向数码印刷转型时,给印刷企业带来了一个额外的惊喜,就是让印刷企业通过对不同出版机构的数字内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后,建立起综合性数字内容资源管理中心。有了它,印刷企业不仅能提供印刷服务,更可以向数字资源的综合运营、销售延伸。如闪电资源公司,依托按需出版印刷形成的数字资源平台,为出版社、零售商、图书馆和教育发行机构分别定制了4套解决方案。一方面为出版社和零售商提供数字资源的纸质和数字方式分销服务,另一方面为图书馆和教育机构提供内容资源的纸质和数字的内容应用服务。其母公司英格拉姆公司(Ingram)也因此从传统图书批发商转型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内容资源综合分销商。

当下的美国出版印刷企业正在利用数字标准化将印刷与出版融合,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时代杂志、彭博新闻社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做附加服务、增值服务,为客户做一切可做的。而要能做这一切,必须要数字语言标准化,要制定行业标准的数字语言。

在传统出版与印刷的融合中,数码印刷技术目前在美国可以说是数字融合的典范。美国已经把数码印刷的速度和质量做到极致,并把触角延伸到出版编辑、广告设计、网络、二维码等。数码印刷技术引领者通过自己制定的XML行业数字标准语言对内容进行数字标识加工后,再通过各种媒介——纸质的、视频的、网络印刷(W2P)的等呈现给各类读者和用户。

2.学术出版商借助按需出版强化核心竞争力

对于市场需求有限、需求刚性较强、价格弹性较小的学术著作来说,按需出版这种模式恰好可以满足其赢利需要。

全球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于2005年面向学术图书馆用户提供名为My Copy的按需出版业务,读者可以通过登录施普林格电子书网站(Springer E -books)选择自己想要制作成纸本的图书,选择彩色或黑白印刷,确认纸张材质和装帧形式后,一本根据读者个性化需求印制生产出来的纸质图书就会被送到读者手中。该业务最先在北美的研究型图书馆中开展,获得市场认可和读者一致好评后,施普林格于2010年面向欧洲18个国家全面提供按需出版服务。

2007年,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向全球公众免费开放了“欧洲开放存取出版网络计划”,在欧盟的资助下,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已经于2011年底彻底实现了从传统大学出版社向开放存取出版商的转型。截至2012年7月,阿姆斯特丹大学已经开放存取出版了368种学术著作,新的生产模式不仅维持了出版社的日常运转,还满足了学术传播的需要、扩大了国际影响。如果作者或读者要求出版社生产纸质图书,则可以选择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的按需出版服务,哪怕只需要一本书,该出版社也可以根据读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来,送到作者(读者)手中。

3.物流中间商借力数码印刷设备参与出版竞争

NBNI是英国本土主要的图书发行商,面向英伦三岛、西欧和北美的中小出版社和独立书店进行出版物的仓储、物流、中转和配送服务,在不景气的经济背景和产业环境中,NBNI不得不对其实体书物流策略进行调整。自2009年9月起,NBNI开始为出版社和读者提供按需出版服务。作为中间商,NBNI面对图书脱销、绝版给零售商和读者带来的遗憾,尝试说服出版商将不再生产的绝版图书数字出版权与其共享,获得出版商授权后,在收到读者的订购信息后NBNI将按需印制业务外包给印刷商完成,再通过其业已建立、遍布西欧的物流通道实现配送和销售。

荷兰最大的图书物流中盘中央书局对按需出版的业务开始更早,涉入更深,影响力更大。从1998年开始,中央书局就引进了数码印刷设备,开始为生产能力有限的小型出版社提供制版印刷等附加服务。根据中央书局的检测和统计,目前在其物流系统中一共有1.6万种计380万册图书年销量不足250册,适于按需出版。中央书局开始尝试说服出版商放弃一部分短期利润,参与按需出版项目运作,以获取长远利益。截止2012年,中央书局已经和超过60%的出版社客户签订了按需印刷代理合同,取得了5万种可供按需出版图书的生产销售权。读者只要登录中央书局的按需印刷主页,在线查询到可供书目里自己需要的图书,便可完成按需印书。

4.书店和图书馆利用按需印刷设备吸引读者

面对按需印刷这种新的出版模式,作为零售终端的书店所采取的态度更多是无奈地接受出版社、物流商、甚至是作者借助新的技术手段绕过传统出版物的实体交易地点——书店,直接将内容传递到读者手中。但是也有一些书店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备受热捧的EBM按需印刷机、引入自助出版平台、提供个性化印制服务等方式宣传造势,为书店吸引客源的同时,实现了与数字出版的无缝对接。

2008年9月,离EBM印刷机问世仅一年时间,位于伦敦的独立书店Newsstand就引入了全英第一台EBM。2009年4月,同样位于伦敦的连锁书店布莱克威尔总店也购买了EBM,并宣称要在未来十年将这一令人惊喜的机器引入其位于英国各地的60家分店。2010年,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美国图书中心书店将欧洲大陆第一台EBM按需印刷机放置在其位于二楼大众文学图书陈列区的一角。2011年3月,第二台EBM,在海牙市中心的ABC分店与读者见面。截止2012年5月,40台EBM已经在全世界10个国家的图书馆、书店落户。拥有EBM的书店可以从它拥有150万种图书的电子书数据库中任意选择图书实施按需印制和销售。阿谢特、麦格劳·希尔、西蒙·舒斯特、麦克米伦、约翰·威利等全球知名出版商都为EBM提供电子书版权。

图书馆购置相关设备完全是为了满足读者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全球经济陷入滞涨、欧洲债务危机、大学缩减开支的背景下,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比利时鲁汶大学图书馆、德国慕尼黑大学图书馆、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等一大批欧洲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图书馆,仍纷纷购买快速印刷设备、配备专业操作人员,为读者提供按需印刷和资助出版服务。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按需出版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支撑,对传统出版产业各个环节应对数字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起到助力作用。

(二) 国内市场发展进程及特点

从数码印刷的发展数据来看,数码印刷占据印刷全行业的比重还很小。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对印刷企业的年度核验数据,2012年中国印刷业的总产值为9510.13亿元,而其中数码印刷仅为62.9亿元,数码印刷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66%。在2011年,这一比例更低,只有0.46%。数码印刷占据全行业的比重连1%都不到,可见其发展空间很大。

中国数码印刷业似经过十余年的萌芽阶段后,慢慢步入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整体来看,国内数码印刷市场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特别是在整个大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数码印刷的发展可谓一枝独秀。通过科印传媒品牌调查活动“数码印刷在中国”最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来看,2007-2013年,数码印刷设备的装机量稳步增长,2010-2012年的增长率达到了40%以上,2012年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整个装机量有所放缓(增长率为29%),2013年的增长率达到36%。国内彩色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和高速喷墨印刷设备装机量累计达到4505台,从原来快印企业采购装机到有相当比例的传统印刷企业装机,传统印刷企业已经开始在业务模式的开拓方面把注意力放到数码印刷领域。同时,高端连续纸彩色数码印刷机也呈稳定增长态势,应用集中于标签、出版、包装领域,也说明数码印刷的应用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和变革。装机数量的可观,可以看出市场对数码印刷投资的信心,以及整个市场对于数码印刷应用的战略选择。国内数码印刷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成为印刷主流的方式之一。从总体来说,2013年的印刷市场是以发展、恢复和重组为主题,而且我们相信一个更好的印刷市场将很快到来。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超越美国一倍多,毫无疑问地位居世界第一。从出版发行业库存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出版发行单位的库存居高不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统计,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库存,已从2005年年末的42.48亿册、482.92亿元,飞升至2012年年末的61.22亿册、880.94亿元,8年间数量增长44%、金额增长82% 。2013年对全国40家出版机构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相当数量的出版单位存销比达到了惊人的8∶2,大于3年的库存书占总库存的比例在某家出版社可达到72%。库存的增长远远高于销售额的增长,库存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当出版社有越来越多的品种、越来越少的印数以及越来越大的库存时,按需印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与此同时,数码印刷技术还可以让短版书及时面市,让断版书重获新生,使“长尾图书”永不断版,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出版物个性化的需求。数码印刷技术在出版社的转型中给予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虽然中国按需出版商业模式至今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然而中国出版业向按需出版发展的方向却是明晰的。近年国内出版业按需出版、按需印刷已由观望讨论走向行动且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出版集团(企业)正在加强按需印刷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并有了实质性进展。虎彩集团2012年起大力发展数码印刷,成立了资源运营服务型企业——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线的电商网站“搜书院”打造独特的断版书销售平台,为按需出版平台所需提供的全面数字服务。目前虎彩集团正在全国布局8个数字生产中心全面为按需出版服务。2013年5月,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在深圳文博会上,推出了其酝酿3年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整合了其母公司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出版资源,开展按需出版业务。2013年7月,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在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宣布,建设包括“零距离”在线编校系统、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凤凰印”云印刷服务平台,依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丰富出版资源,打造按需出版资源平台。当纳利中国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携手开展按需出版印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负责搭建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管理图书和版权),当纳利中国负责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管理印刷和物流),2013年9月,当纳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投资建设其在亚洲的第一条按需印刷生产线。2013年,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国内首条全数控按需印刷生产线上线,高速喷墨印刷设备落户河南新华印刷集团,但是据了解,地方志和专业类高职教材业务是他们当前按需业务拓展重点,同时也与当地出版集团联手达成共识助推按需出版。在新形势、新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出版业对按需出版、按需印刷已由观望讨论走向行动,且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出版集团(企业)正在加强按需印刷方面的探索与努力。这些企业采购的数字平台的功能大致相同,即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上游依托于丰富的出版内容资源,下游联合多家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印刷企业,提供多媒体发布的数字出版服务,实现图书的异地按需印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