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值编号和邵雍编号之转换

数值编号和邵雍编号之转换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从邵雍排序开始进行几何解析。经过旋转位置互换了而依然成中心对称的,唯有这十六卦八对卦在周易里原来就成对卦。图19.4c就是图6.1a里的数值编号排序的方图。之所以认为数值排序比邵雍排序更加合理,这是理由之一。至于为什么要对数值排序的方图做山和泽的互换,相当于在邵雍排序的方图里做风和雷的互换,我们已经做过分析和解释,这里再多给出一个佐证。康熙六年,14岁的幼皇亲政,下令彻查“历法之争”的真相。

在第十七讲、十八讲以及本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展示,邵雍排序和数值排序其实可以很方便地加以转换的,它们是“殊途同归”的两个视角。先从邵雍排序开始进行几何解析。下面把伏羲先天方图列出(图19.4a)。这个图我们已经呈示过好几遍了,这里多了一个提示,把周易里的对卦的后卦,卦序为偶数的卦象都用黄色标示了出来,以便做了变换后容易对照。

把图19.4a做180度旋转,就成了图19.4b。

图19.4b里的卦象和卦名,经过180°的旋转都颠倒了,不过你仍旧可以辨认。这再看呢?譬如,在泽天的夬卦43的位置上成了天风的姤卦44,颜色也该相应换换(变作黄色)了;而在山水蒙卦4的位置上成了水雷屯卦3,黄色应变作无色……周易里的对卦,在旋转前后,所占据的是同一个方图的位置。不难理解所谓“一上一下曰综”,正如来知德所言,旋转的结果是在同一方位上构成了一上一下的一对综卦。但是并非所有的卦都能构成综卦的。你很容易就找到,有四对八个卦是无从构成综卦的。图中用蓝色凸显出来。由于它们的结构独特,只能靠相互否定来构成“错卦”,但不是来知德所说的“一左一右”,而只能通过同爻位的阴阳互变。就此意义,我们或许可以说“一正一反曰错”,或“一阴一阳曰变”。

那么,图19.4c里由淡红色所标示出的卦又是什么呢?这四对八个卦也有特殊性,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貌似综卦而实乃错卦。经过旋转位置互换了而依然成中心(主轴线和辅轴线的交点,或称天元)对称的,唯有这十六卦八对卦在周易里原来就成对卦。这四对(淡红色)和余下四对(蓝色)在图中对称工整。这些内容以前就解释过了(譬如,参见图14.2),没什么新意,不过多了一条理解的途径,多了一重验证而已。那么,旋转伏羲先天方图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图19.4a

图19.4b

真正重要的,是方图的排序经过这一旋转,从邵雍排序变作数值排序了。从列来看,从左至右,是天1—风2—火3—山4—泽5—水6—雷7—地8;从行来看,从上到下也是天1—风2—火3—山4—泽5—水6—雷7—地8,那不就是数值排序吗?这和我们在第十七讲里解释过的(见图17.3b和图17.3c),八纯卦条形图弯成环图,是向下弯还是向上弯,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由内往外看卦象呢还是由外向内看呢?视角是不同的。图17.3c的八角形环图,山(艮)卦是从内向外看,若是从外向内看,就是雷(震)卦了。

图19.4c

图19.4c就是图6.1a里的数值编号排序的方图。从坤卦—复卦—师卦—临卦……到遁卦—同人—姤卦—乾卦,卦序是同样的,只不过是从右至左、从下往上展开的。伏羲先天方图(图19.4a)经过旋转后(图19.3c),每个六爻易卦的上卦成了是外宫(行),而下卦则变成了内卦(列)。

依据典籍里的诠释,以下卦为内卦,表示一个宫内部八个卦的排序,以上卦为外卦,表示八个宫的排序,契合得更好。之所以认为数值排序比邵雍排序更加合理,这是理由之一。

如果是从数值排序方图出发(图6.1a)出发作旋转,我们也能得出邵雍的伏羲方图(图19.4a),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试。

至于为什么要对数值排序的方图(图19.4c)做山和泽的互换,相当于在邵雍排序的方图里做风和雷的互换,我们已经做过分析和解释,这里再多给出一个佐证。请见下图19.4d,已做了山泽互换。

图19.4d

山和泽互换后,方图的结构更显得合理,把四类32个“正卦”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结构对称更完美了。

【注释】

[1]复卦为阳仪首卦、姤卦为阴仪之首,我们已有说明,提出过不同的解说也颇不乏人。譬如,邵雍就以地雷的复卦为天根、天风的姤卦为月窟,成对,分别为阳仪和阴仪的首卦。他有诗吟,“乾(天)遇巽(风)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2]这个“交错”是误排所致,还是因为邵雍排序的方图里两列,风—雷没互换之前的状态,有待考证。

[3]请参阅“康熙历狱”,发生在康熙五年(1664—1666)的一个浩大冤狱。这个“夷夏之大防”的典型政治文化冲突,由杨光先发起,在辅政权臣鳌拜的袒护下,杨等指控汤若望(顺治元年(1644)被任命为钦天监正,后加封一品)等人测算编制的西洋历法为“妖书”,以妖孽不轨的罪名,把汤若望及其汉人同事等七人判定“凌迟处死”。判决的当日(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恰巧天有异象,北京发生地震,继之以大火灾,被人指为遭到“天谴”,引起京中的纷纷议论。后经过孝庄皇太后的缓颜干预,汤若望等人才得以幸免(次年病逝;但仍有五名汉人同事被斩决)。康熙六年,14岁的幼皇亲政,下令彻查“历法之争”的真相。命杨光先等和南怀仁(汤若望的副手)公开比试观测天象。康熙七年十一月的比试结果,南怀仁的测算准确而杨光先的错误百出。次年(1669)三月,清朝正式复用西洋历法,同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同年五月,鳌拜案发被锄,事后杨光先却依然得以脱身。
“康熙历狱”很值得大家研读。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它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人尽管勤勉聪慧,现代科学精神的发育成长的历程却是备极艰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