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救援的主体

心理救援的主体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心理救援主体的构成一般来说,心理危机救援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志愿者,他们接受过短期培训,热衷于公共服务事业;二是专业危机干预人员,他们接受过心理救援的专业培训,如临床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等职业心理学家,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因此,从事心理救援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4]。
心理救援的主体_面向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

(一)心理救援主体的构成

一般来说,心理危机救援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志愿者,他们接受过短期培训,热衷于公共服务事业;二是专业危机干预人员,他们接受过心理救援的专业培训,如临床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等职业心理学家,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

1.志愿者

联合国将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心理救援志愿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心理救援工作而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由于志愿者中非专业人员占大部分,因此对志愿者的筛选和培训必不可少。

1)筛选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作为志愿者进行心理救援,志愿者从事心理救援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希望成为志愿者的人进行筛查,以期发现那些无法承担救援任务者或心理可能容易受到创伤者,并为合理地给志愿者分派任务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筛查主要通过测量法进行,采用已有的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等,选择其中与志愿者心理胜任素质相关度较高的维度对志愿者进行测评。例如使用16PF,可选择其中的稳定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以及次级人格因素中的焦虑性等维度对志愿者进行测评,而将乐群性、敏感性、自律性等维度作为志愿者任务分配上的依据使用。[1]

2)培训

(1)培训目标。为心理救援培养优秀的志愿者,关注志愿者自身的成长,提高志愿者自我保健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志愿者心理素质的提升;为建立和健全心理救援志愿者的人才储备库奠定基础,保障持续有效地发挥心理救援志愿者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2)培训内容。首先,为心理援助志愿者提供心理救援专业知识,使志愿者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对心理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技能的训练。使志愿者掌握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熟悉心理危机常见症状的识别和初步评估,掌握个体及团体咨询的相关技能,使志愿者可以对灾区民众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危机救助,降低灾后精神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恢复受灾群众及地震影响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最后,一个优秀的心理志愿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培训他们倾听、理解、共情、积极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训方式。采用团体辅导、个别指导、自主实践、督导等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团体辅导式的情景教学形式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志愿者自主组队下灾区的方式锻炼其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小组朋辈督导与上下级督导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心理知识培训的效果,而且对维护志愿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2.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精神卫生是指用以维护与促进精神健康的措施和方法。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大众人群的精神健康水平。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普遍的情况是,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相关从业人员为主体,形成了综合性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

各国政府无不重视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心理救援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据卫生部、民政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首先,要逐步将精神卫生救援工作纳入救灾防病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人员、组织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生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精神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其次,大力加强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对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监测、健康教育及防治管理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及常见精神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有效处理和及时转诊率。实施对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提供精神疾病康复服务的能力。再次,抓好医学院校学生的精神病学及其相关课程教育,在学时数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落实,充实和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适应精神卫生工作需要。

3.心理咨询人员

心理咨询人员,也称心理咨询师,他们能够有效掌握与应用相关临床治疗方法、策略和技术,同时具有广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需要学习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同时还需要持续的工作与参与。如美国心理学会(APA)提议开业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心理学博士学位和4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标准、心理咨询人员职业素质、心理咨询特殊技巧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3]。我国在2001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将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设定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并对参加培训和资格鉴定的申请者的专业经验和最低学历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比如申请者必须获得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必须经过相应级别咨询师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课程的培训,必须参加由全国专家委员会编制考试题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考试。

从事心理救援对于心理咨询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工作,比起传统的心理咨询服务来说,心理救援会让心理咨询人员承担更大的压力。因此,从事心理救援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4]

(1)心理救援咨询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复杂的生活经历中学习、成长,并能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各种实际工作之中。因而他们在危机面前能够表现得成熟、乐观、坚韧和坚强。这十分有助于他们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以便更好地帮助危机受害者。

(2)心理救援咨询人员应具有镇静的心态。面对那些失去了理智控制的受害者,保持冷静、镇定,努力使情况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为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平衡创造一个理性的、稳定的氛围,在心理救援中至关重要。

(3)心理救援咨询人员必须能够在危机面前,敢于面对挑战,在危机干预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和自己过去的经验。

(4)心理救援咨询人员要精力充沛,要真诚、热情地帮助受害者,并坚持始终;同时还要能够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需求,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保证旺盛的精力和完好的状态。

(5)心理救援中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人们能够做出反应的时间相当有限,不允许进行细嚼慢咽式的思考,因此心理救援咨询人员必须能够对危机中不断涌现、不断变化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

(6)换位思考能力也是心理救援咨询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危机受害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危机干预工作不仅必须考虑地理的差异(国籍、民族、语言、种族、宗教),而且必须考虑人口学的差异(如社会经济、教育、政治家庭)及其附属变量(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咨询人员要能够从受害者的角度理解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并帮助受害者尽快与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单位,甚至大使馆等)建立联系。如果危机干预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受害者的世界观,将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判断和结论,从而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4.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会去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因此,社会工作者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助人服务活动的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且社会工作体系已成为社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者用科学的专业化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社会工作在社会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国际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也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IFSW)、国际社会工作学校协会(IASSW),规范和指导各国社会工作的展开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投入到危机事件心理救援工作中的社会工作者,除了具备心理救援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之外,还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工作技巧作为指导。

(1)对人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有尊严;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有公民和法律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身体、情绪和精神的健康;每一个人都应享受社会福利;每一个人都有达到健康安全的生活条件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得到满意工作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隐私权;每一个人都能发展与他人健康、愉悦的相互关系。

(2)社会工作机构:及时、充分、不带偏见和歧视、民主地发挥功能;平等地接近所有人和不同群体;应适应人民希望改善的需要;公正周到地利用组织的权威、资源和机会;尽可能让每一个人参与服务过程;提供案主参与地区事务和发展的机会;应向案主说明机构所有的功能及执行这些功能应有的规范行为。

(3)专业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对人的服务而不是财富的获取和增加;公平、周到、适宜及创造性地利用职业的权力、权威和机会去和案主发展关系;向案主说明专业功能执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向案主提供相关的社会政策,关心并影响案主功能的发挥;不介意案主的辱骂,对案主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尊重案主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诚实、可以信赖,尽可能让案主参与并决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渴望做的事。

(二)心理救援的主要对象

1.亲历者

经历危机事件之后,通常情况下亲历者会有较大的心理波动,产生如下感受。首先,他们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认为这只是一场噩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人们面临可怕的危机时,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其次,在确认现实之后,亲历者会经历一段消沉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冷漠,这种消极、低沉的精神状态无法使其继续之前的正常生活。最后,当他们从消极的状态转而面对残酷的事实时,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普遍的焦虑,努力改变却又收效甚微,于是,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因无法接受现实而产生自杀倾向,并且风险与日俱增。

2.受害者家属

危机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在悲痛的打击下,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身体和心理的症状,如焦虑、恐惧、忧郁、悲痛等情绪反应;心悸、气喘、肌肉抽搐、疲乏、头晕、失眠等生理反应;感知觉异常、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与理解困难等认知障碍;还会出现下意识动作、坐立不安、举止僵硬、拒食、攻击、强迫等行为异常。危机事件可能会影响受害者家属的世界观和生活信念,从“原认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到“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认为世界会很有序、很稳定的”到“无法预料、生死未卜”等,进而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救援人员

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或民间组织会组织救援人员对受害者进行援助,这些救援人员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医护人员、警察、军队、志愿者等等。他们处在救援现场,会目睹大量的危机事件造成的破坏和人员死伤惨状。这种负面情景对心理的冲击,加上身体的疲惫,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心理救助,救援人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产生失眠、厌食、疲劳等常见的躯体症状,严重时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降低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4.一般公众

重大危机事件除了对受害者、受害者家属、救援人员造成心理失衡和伤害外,也会对全社会公众造成潜在的心理损伤,使得知事件信息的普通民众蒙上心理阴影,甚至会导致某些行为的变化。例如,“9·11”事件一两个月后,纽约曼哈顿区被调查的1008名居民中, 9.7%出现抑郁症状,7.5%出现延迟性应激障碍[5]。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事件对公众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会逐渐减退,但某些症状即使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也不会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