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学中的心理救援

心理学中的心理救援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救援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在政府层面,建立心理危机救援的组织网络,确保危机事件后立即组织心理治疗和咨询人员前往进行救援,此外政府还会通过立法保证救援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因而,面对恐慌,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救援,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心理救援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现状,提高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尽快应对新的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救援_面向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

(一)心理救援的定义

心理救援,也称心理援助或危机干预,是指向遭遇危机事件的个人或团体提供紧急心理照料,以帮助他们恢复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心理创伤潜在的负面影响[16];或者心理救援也可以理解为,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群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暴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17]

心理救援不仅可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个体学会新的应对技巧,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功能水平。心理救援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稳定情绪。也就是尽力阻止危机事件后失衡情绪的扩大和蔓延。第二,缓解急性应激症状。对出现应激问题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治疗。第三,重建个体的各项心理和社会功能以及恢复对生活的适应。这是心理救援的最终目标[18]

(二)心理救援的特点

1.专业性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国外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依托专业体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且在历次的重大心理危机的救援工作面前,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服务,为应对危机和减少心理创伤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专业的心理救援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和治疗及评估技术;完善的管理制度,发挥计划、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职能;专业人员的遴选和培训。

2.社会性

对危机事件心理救援,政府与民间力量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层面,建立心理危机救援的组织网络,确保危机事件后立即组织心理治疗和咨询人员前往进行救援,此外政府还会通过立法保证救援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非政府组织方面,红十字会、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宗教组织、社区组织以及来自国际的组织等承担了大量的心理救援工作。在有些国家和地区,非政府组织甚至是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救援的主力。

3.及时性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个体会产生恐惧、震惊、焦虑等应激反应,据统计,在地震灾害中,三分之二的受灾者发生过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或精神问题。因此,为避免这些应激反应持续下去产生心理障碍,心理救援工作应该迅速及时地介入,在恶化之前进行干预,易取得最佳效果。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最佳的介入或干预事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72小时。

4.阶段性

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及时救援非常必要,但并不一味求快,要根据受到心理创伤后的心理状态的不同,分阶段进行。这是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延迟性,往往会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一周到几个月出现,这样我们可以将心理救援的展开分为三个阶段:①一周之内的急性心理应激期;②一周到3个月的早期心理适应期;③3个月以后的心理重建期。

5.区别性

心理危机对个体造成的伤害因人而异,因此危机事件后要有针对性地区分不同群体,对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救援服务:第一类人群是直接卷入危机事件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第二类人群是与第一类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以及现场救援人员以及幸存者;第三类人群是从事救援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类人群则是在临近危机现场时心理失控的个体。

6.持续性

根据国内外总结的经验,心理救援工作是一个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系统工程。危机事件后立刻开展的心理救援工作,只是一种暂时的、应急的心理治疗,表面上效果显著,但随着社会关注的转移,心理治疗及咨询人员的离开,很多心理问题会渐渐显露出来。并且,一些严重的心理创伤会因诱发事件而再度暴发或恶化,如果不能持续跟进进行心理治疗和救援,一些创伤可能加重为永久的心理障碍,影响人生的发展。

(三)心理救援的意义

1.心理救援对抚平心理创伤有重要作用

综合前文所述,除了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将心理创伤进行整合、认知,得以恢复正常心态之外,大部分个体在危机事件面前是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危机的,而且大部分人也不会去寻求这方面的帮助。因此,对心理危机进行主动积极的救援、干预、疏导和救治,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恢复心理平衡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作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支持和认知评价是危机事件影响个体情绪过程的中介变量,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社会支持,那么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缓解情绪,消除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因此说,心理救援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救援对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危机事件往往引起全社会的恐慌,其突发性、破坏性往往造成信息不畅,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不确定性,而在对一件事物不确定、缺乏正确认识时,人们的想象、猜测会代替事实,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过度紧张。因而,面对恐慌,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救援,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心理救援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现状,提高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尽快应对新的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救援主要通过提供更多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卫生服务以及提供社会支持,对存在心理危机的个体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如“9·11”事件中,美国民众经历了极度恐慌,为了让民众消除恐惧心理,使他们能理性和冷静地对待这一突发事件,美国各级心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实施心理干预,这对于平息危机,恢复社会生活秩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心理救援在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意义

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确立,个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并且生活节奏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面前,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并未达到足够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大量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遭遇危机事件,势必会引发大规模和深层次的心理危机。在转型期,我国面临着以下困境。

(1)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公共卫生安全及各生产部门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2)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迅速增多,居住密度增加,隐含着酿成突发事件的概率增大;农民工及失地农民就业压力突出,农民融入城市的思想准备不足,收入待遇和社会救济的问题与矛盾凸现。

(3)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国有企业改制、破产、停产造成的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而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尚不完善;并且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

(4)在转型过程中,由于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各种矛盾发酵、集成,由此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上述社会现实背景下,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满情绪。

因此,在我国转型时期的诸多困难面前,危机事件可能成为引发社会混乱的导火索,这就要求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必须及时有效,要达到这一效果,心理救援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1] 张理义:《灾难性事件对遇难者亲属躯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1)。

[2] B. E. Gilliland,R. K. James:《危机干预策略》,3~67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 Hoff LA.People in crisis:Understanding andhelping.San-Francisco:Jossey Bass,1995:1-30.

[4] 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载《青年研究》,1998(12)。

[5] 孟婷婷:《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载《前沿》,2005(3)。

[6] Brock SE.Crisis theory and research:Keys to formula-ting the school crisis response.Lodi(C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Unpublished manuscript,1998:35-41.

[7] 程鑫星,段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7~8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英)G·帕里:《战胜危机》,26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 邱鸿钟,梁瑞琼:《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16~17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胡泽卿,邢学毅:《危机干预》,载《华西医学》,2000(1)。

[11] 史占彪,张建新:《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03(4)。

[12]马辛等:《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3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3] 王莉丽:《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21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4] B. E. Gilliland,R. K. James:《危机干预策略》,22~23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5] 刘新民:《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21~22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6] Everly GS,Boyle S.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ffectiven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1999,1(3):165~168.

[17] Everly GS,Mitchell JT.The debriefing“Controversy”and crisis intervention:A review of lexical and substantive Is-s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2000,2(4): 211~225.

[18] Flannery RB,Everly GS.Crisis intervention: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2000,2(2):119~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