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度变迁可能导致企业家从事破坏性活动

制度变迁可能导致企业家从事破坏性活动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欧亚农业集团董事长杨斌,2003年7月14日,被判18年有期徒刑。鲍莫尔认为制度安排或其他社会现象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努力方向,这些结构和文化因素决定企业家精神的分配。
制度变迁可能导致企业家从事破坏性活动_制度与企业家才能配置:中国经验

除了制度创业活动之外,如果破坏性企业家活动相对其他活动具有更大的报酬效益,那么,企业家才能将会向破坏性活动转移。例如欧亚农业集团董事长杨斌,2003年7月14日,被判18年有期徒刑。他所被指控的罪名“涉嫌虚假出资罪、涉嫌非法占用农业用地罪、涉嫌合同诈骗罪、涉嫌伪造金融票证罪、涉嫌对单位行贿罪、涉嫌单位行贿罪”悉数成立[9]

如果用鲍莫尔理论来解释这些企业家行为,可以表述为“企业家创新活动增长和减少的原因在于纯粹的经济因素——整个经济体系报酬支付结构的变化。坦率地说,如果存在某些活动能够保证带来巨额的金钱(或者其他形式)回报,这必然使得企业家资源从经济中某一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威廉·鲍莫尔,2004)。鲍莫尔认为制度安排或其他社会现象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努力方向,这些结构和文化因素决定企业家精神的分配。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实施是生产性的、非生产性的、还是破坏性的,它采取哪种方向的形式依赖于经济的报酬结构(博弈规则)(Baumol,1990)。因此,鲍莫尔认为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企业家对于企业家精神活动的分配受到经济中报酬结构的影响,它是由游戏规则所决定,而不是企业家的目标或供应。正如前文所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民营资本拥有了大量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身份,开始向钢铁、石油、汽车、房地产等产业中渗透。这个动力便是经济的报酬支付结构——钢铁、石油、汽车、房地产等存在高额利润回报,这必然致使企业家资源纷纷转移向这些行业。当然,事实上,由于民营资本的力量不够强大,一旦发生国家宏观调控,首当其冲的往往是民营资本。但是,只要时机成熟,民营资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进入这些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