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制度文明状况的综合评价

社会制度文明状况的综合评价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理论界的定论中,社会文明通常被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两大文明。诚然,这两大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社会文明系统,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这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对社会制度文明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看这种制度文明是否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相比,制度文明是从属性的。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社会制度文明状况的综合评价_利益 精神 权力――三元协调驱动论

理论界的定论中,社会文明通常被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两大文明。诚然,这两大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人类社会这一有机体来说,它不仅包含有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有制度层面的内容,因而,仅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涵盖整个社会文明显然是不够。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的,并随着人类实践的内容的丰富而丰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之具有着极为典型的“文明”特征。完整的社会文明系统,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这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尽管制度文明这一概念尚未得到学界普遍认可,制度文明建设更未提到议事日程,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制度文明建设必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制度文明的含义及评价标准

制度文明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状态。制度文明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进步程度。从原始公社制度到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状态。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对旧的社会制度的取代都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在同一根本的社会制度内,具体的社会制度也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

对社会制度文明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看这种制度文明是否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相比,制度文明是从属性的。制度文明必须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并为物质文明服务。制度,是人类管理活动的结晶。管理活动最重要的是经济管理活动,随着经济管理活动内容的逐渐丰富、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整个管理水平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管理活动的一些内容加以规范化,上升成为制度。制度反过来直接为管理活动服务。最终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制度文明的状况如何,它的发展水平是高是低,主要就是看制度文明为物质文明服务得如何,效果怎么样,水平有多高。

第二,要看这种制度文明是否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指导思想不同,建立的制度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要同思想相适应。而任何制度一经建立都是一种既定的现实力量,这种现实力量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活,其思想观念首先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制度,否则难以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观念又要同制度相适应。从制度与思想观念相适应的高度来讲,制度一是要有利于维护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观念,二是要有利于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要看这种制度文明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事物的结构,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结构合理,才有较强的功能。制度文明内部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每一个要素又构成一个子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结构必须合理。如果某一方面的制度比较完善,而其他方面的制度不完善,不仅在管理上造成一定的漏洞,就是比较完善的制度也难以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制度文明的整体状况更不会良好。较高的制度文明,不仅是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而且内部结构合理,各方面的制度都比较健全,从而也才能真正起到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的作用。

(二)制度建设与社会稳定

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业已存在的各种需要和社会关系需要用制度来维护和稳定。某种制度历经长久而作用不减,说明它长久地反映了某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行为导向功能来规范人的行为模式。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人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行为模式。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又具有大体相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度为特定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模式起着导向作用。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完成政治社会化、生产与生活技能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任务。而这些繁多的社会规范中最主要最大量的是社会制度。各种多样的社会制度为特定社会中每个公民既制定了一般的行为规范,又规定了特殊的行为规范。人的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取得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资格,并且扮演称职的社会角色,而每一个社会角度的行为模式主要是靠制度来规定的。不学习和适应多种社会制度,人们便无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制度不仅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而且告诉人们做了不应该做的社会行为将受到何种处罚,而做了应该做的社会行为会带来何种好的结果。当一个人从原居社会进入另一个制度不同的社会时,他又必须积极学习和适应那个社会的制度,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总之,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可以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更加有序。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的社会整合和调控功能,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社会上的人是怎样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呢?除了利益关系的纽带之外,社会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纽带。社会制度通过它的大小网络,把个人、家庭、团体,按一定的规范和模式组织起来,组成一个以正常运行的社会,并使个人、家庭、团体的社会行为有条不紊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总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一个个的人,正是通过社会制度的整合才能成一个个的社会群体和正常 运行的社会的。没有社会制度的整合作用,社会将是一盘散沙。社会制度的这种整合性与调控性是结合在一起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和行为方式总是不尽一致的,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虽然,具体的某种制度总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社会需要,并为了保护和发展某种特定的利益,但社会制度在保护某种利益的同时又对其有相应的约束和限制,不会满足某些个人或团体的无休止或随心所欲的需要和要求。这种调控是为了防止社会关系的失调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协调和控制社会各阶级、阶层、各利益集团和各团体、个人的利益和行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社会制度的这种调控功能发挥的好坏,对于社会制度的整合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某种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缺乏相应的制度调控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或引起社会动荡,社会制度的整合性就会相对地受到削弱。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制度的调控功能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有些利益冲突和基本的社会矛盾是难以从根本上协调和控制的,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和暂时的控制的。总之,加强制度建设,对于充分发挥社会制度的社会整合和调控功能,实现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发挥社会制度的文化传递功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文化、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保障下建立、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社会制度的保障下得到总结、改建、革新和继承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有了制度的保障,人类文化的精华才能积淀起来,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