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重建的重要意义

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重建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唯有政府重塑公信力,才能赢得社会各阶层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公信力重建已迫在眉睫。
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重建的重要意义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二)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重建的重要意义

1.在应对城市公共安全挑战时,政府公信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号召力

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还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因此,一旦城市公共安全受到威胁,动用政府公信力,既能节约大量公共资源,又能收到快速动员公众之效。比如汶川地震,由于中央政府在公众中的强大公信力,能迅速调集各种社会资源,从而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次生灾害,把损失降到最低。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后不久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海地地震,因断水断电、恐慌疾病、饥饿抢劫等造成的次生灾害要远远大于地震本身带来的灾害。首都太子港陷于一片绝望之中,其根源就在于政府瘫痪,自身完全丧失了公信力,以致大灾当前,无法团结市民抗灾自救。

2.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公信力重建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不断累积、加剧。如2013年6月,农业部批准发放3个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证书,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其中反对最激烈的无疑是城市居民,因为他们认为,官员有专供,专家有高薪,农民可以自产自食,只有城市居民是最大的食用群体。公众的反对反映了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如何才能凝集共识,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共生?这就需要专家们能不受名利诱惑,向政府提供真实的信息,而政府也必须站在食品安全关乎民族存续的高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把关。唯有政府重塑公信力,才能赢得社会各阶层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当代中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对政府公信力重建提出了新要求

当代中国,城市由于人口密度更大,交通更便捷,信息流更多更快,城市公共安全领域面对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复杂更严峻。城市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其突出特点首先是数量大、频率高。以交通事故为例,据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介绍,截至2013年1月31日11时,一个月内北京仅早高峰时间就接到道路事故报警2 000余起,并有两人身亡[44]

其次是形式新,公众除了要面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威胁外,还要面对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个人信息、群体事件等新型安全威胁。如2012年6月,广州一外籍男士在被警方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时突然死亡,结果引发了上百外籍人员聚集并堵塞道路交通事件。又如,近年出现的利用网络通讯等手段实施跨境金融诈骗案,据统计,仅2009年,全国就立案38.1万起,群众财产损失达110多亿元。且呈现了“犯罪活动蔓延性较大”、“高科技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等特点。如2012年7月,公安部督办的“银行卡1号专案”,摧毁一个以台湾人为主要组织者的特大跨境诈骗集团,这个团伙通过设置“钓鱼网站”套取银行卡信息,涉及我国境内的诈骗团伙有258个,主要分布于大连、上海、成都和广东中山等地,涉案金额达10余亿元人民币

在处理这类新型公共安全事件时,仅靠行政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政府有足够的公信力,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对公众进行必要的教育,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案发的数量。

4.当今时代,社会大众对政府既抱有疑虑又满怀期待,政府公信力重建极具迫切性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社会动态蓝皮书》显示,社会信任度只有59.7%,总体不及格的成绩说明当代社会情绪处于亚稳定状态。这意味着,政府关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决策、预警以及处置办法,无论正确与否,公众都会抱有疑虑。

我们的调查还表明公众对政府又满怀期待。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公众认为应“加强政府的诚信度”(55.5%)、“加强政府监管力度”(49.9%)和“提高政策的公平性”(43.1%);对于政府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绝大部公众认为应“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犯罪行为”(75.6%)、“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65.7%);另有少数公众认为应“加强和完善预警、应急处理机制”(37.8%);最后还有部分公众认为应“鼓励全民参与和监督”(29.8%)。

公众对政府的疑虑表明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公众对政府的期待则表明政府在提高自身公信力方面肩负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公信力重建已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