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川粤藩关门称帝王

川粤藩关门称帝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川粤藩关门称帝王十国之中,称帝的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北汉、南汉六国。这六国中,南吴、南唐是江淮强国,北汉只是后汉的延续,同时又是辽国的藩属,而前蜀、后蜀、南汉三国是典型的自立为帝,偏安一隅,可以称是关起门来的小皇帝。907年,朱温篡唐,王建声称要讨伐朱温,藩镇们知道他是虚情假意,没人响应,王建就自己称了帝,建立了前蜀政权。王衍投降后全家内迁,在途中被杀害。

川粤藩关门称帝王

十国之中,称帝的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北汉、南汉六国。这六国中,南吴、南唐是江淮强国,北汉只是后汉的延续,同时又是辽国的藩属,而前蜀、后蜀、南汉三国是典型的自立为帝,偏安一隅,可以称是关起门来的小皇帝。

前蜀(907—925)由唐末藩镇王建建立;后蜀(934—965)由后唐大将孟知祥建立。两个政权都定都于成都,强盛时的疆域也基本相同,大致为今天的四川、重庆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

南汉(917—971)由刘陟建立,强盛时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

前蜀

王建(847—918)是陈州项城(今属河南)人,和后世的袁世凯是老乡。他年轻时是个流氓混混,偷牛偷驴贩私盐,无所不为,被人称为“贼王八”。后来他加入了许州的忠武军,慢慢地在军中混了起来,做了队将。黄巢起义的时候,王建随主将鹿晏弘征战,做到了率领一千人的都头。鹿晏弘做了兴元节度使,王建也跟着升为刺史。后来,王建和鹿晏弘分裂,率军到四川追随唐僖宗,成为“随驾五都”之一,归观军容使田令孜管辖,田令孜把他们五个都头都收为养子。唐僖宗回到长安后,王建和他的部队就进了京城的神策军。田令孜失势后跑到四川当监军,王建也被排挤出京城,到四川的壁州做刺史。这样,他就有了第一块地盘。

乱世奸雄都有一套特殊的本领。王建在壁州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又收编了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勇士,得到八千精兵,他利用这批武装力量夺取了阆州和利州,拥有了三个州的地盘。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是宦官田令孜的义弟,他发现王建在扩张地盘,非常紧张,田令孜却满不在乎地说:“‘王八’是我的养子,我派人把他召回来就行了。”

王建这时候的奋斗目标并不大,他只是想从陈敬瑄那里夺得一个节度使干干,于是就把家属委托给东川节度使顾彦朗,自己只带了两千人去成都。可是,陈敬瑄却反悔了,派兵阻挡王建,顾彦朗则出兵帮助王建,双方就打了起来。王建军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最后在阳、新都和陈敬瑄的大军相持。唐昭宗派人来劝和,顾彦朗趁机上奏,让朝廷派大臣来接替陈敬瑄当西川节度使,并正式任命王建为节度使。唐昭宗糊里糊涂地派宰相韦昭度入川当西川节度使,并把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四个州分出来建立永平军,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王建从朝廷手里骗得了官职,又把韦昭度排挤出四川,然后打着朝廷的旗号继续进攻四川各州。各州见王建势大,都杀了自己的刺史投降了王建。成都最后也守不住了,老宦官田令孜带着节度使印信出城投降了王建,第二天王建就进了成都。不久,王建把田令孜、陈敬瑄都杀了,朝廷也没有主持公道,王建得了势,朝廷就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给了他一个合法的身份。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是王建的老朋友,王建不好意思吞并他。顾彦朗死后,他的弟弟顾彦晖继位,东川发生了内乱,王建趁机出兵,想在帮助平叛的同时顺便解决顾彦晖。第一次出兵没有成功,到897年再次出兵,才占有了东川。另外,王建还陆续得到了黔南、渝州、泸州、兴元、武定、夔州、施州、忠州、万州、归州等地,一时间声势很大。903年,懦弱无能的唐朝廷正式册封王建为蜀王。

907年,朱温篡唐,王建声称要讨伐朱温,藩镇们知道他是虚情假意,没人响应,王建就自己称了帝,建立了前蜀政权。王建虽然出身于盗贼,但为人多智,知道治理国家要重用士大夫,所以前蜀政权招纳了很多唐朝卿相的子孙,著名诗人韦庄就在前蜀任过宰相。前蜀的内部矛盾比较多,经常发生小规模的内乱,但大的战争较少,基本上算是保得一方平安,老百姓能过上比较好的日子。

王建时期的赋税就比较重,到他儿子王衍即位后,奢侈荒淫,大兴土木,巡游不止,老百姓的负担更重,而且卖官鬻爵成风,朝政十分腐败。王衍有一首《醉妆词》,形象地反映了他的为人:

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

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继岌和大将郭崇韬率军一举消灭了前蜀政权。王衍投降后全家内迁,在途中被杀害。王建的养子王宗寿,逃得性命后上书后唐明宗,收殓安葬了王衍一家的遗骨。

后蜀

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州龙冈人。他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和李存勖、郭崇韬这几个人关系极好。李存勖做晋王的时候,提拔孟知祥做中门使。这个官职虽然是晋王的亲信,但很容易犯错误,几个前任都被杀了,孟知祥害怕自己重蹈覆辙,不敢上任。李存勖让他推荐一个代替的人,孟知祥就推荐了郭崇韬。郭崇韬在这个职位上获得了李存勖的信任,后来又掌了大权,所以就很感激孟知祥。郭崇韬率兵伐蜀时,曾对李存勖说:“灭了蜀国以后,要任命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是最好的人选。”后来,孟知祥在灭前蜀的战争中立了大功,李存勖果然任命他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并把他召回来面谈。两个人喝酒谈心,李存勖说蜀地富裕,自己正是要把最好的地方给最亲近的人镇守。

正所谓乐极生悲,孟知祥回到四川上任的时候,老朋友郭崇韬已经被人杀害了。不久,远在洛阳的李存勖也在兵变中死去了,李嗣源做了皇帝。李嗣源虽然是李克用的养子,与孟知祥也算有亲戚关系,但毕竟疏远了一层,双方心里都有些猜忌。这样,孟知祥就有了独立的想法,一直隐忍不发。钱多了也是个坏事,李继岌班师的时候,孟知祥从成都富户和王衍旧臣那里搜括了六百万缗钱,其中四百万用来犒军,手里还剩了二百万。宰相任圜知道这件事,就想让孟知祥把钱上缴朝廷,孟知祥当然不肯给,双方就闹得很不愉快。后唐军讨伐荆南时,命令孟知祥出兵配合作战,孟知祥消极应付,只派了三千人,还让士兵以溃散的方式撤了回来。后来,李嗣源要祭天,找孟知祥要助礼钱一百万缗,孟知祥推托了半天,最后上缴了五十万缗了事。

930年,后唐朝廷和东川、西川间的矛盾升级,东川节度使董璋率先发难,攻破了阆州,孟知祥在西川也出兵配合。李嗣源派石敬瑭和夏鲁奇率兵讨伐。孟知祥的西川兵袭杀了夏鲁奇,又战败了石敬瑭,顺手抢了一批地盘。事后,李嗣源把责任推在权臣安重诲身上,治了安重诲的罪,与孟知祥和好。接着,孟知祥和东川的董璋又起了矛盾,双方爆发战争,孟知祥灭了董璋,又占领了东川。933年,李嗣源被迫封孟知祥为蜀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给了他相当大的权力。

孟知祥和李嗣源是亲戚,总还有一层面子,双方都有所忍让。933年年底,李嗣源病故,到934年,后唐起了内乱,李从珂起兵反对李从厚,孟知祥在四川就自己称帝了。他只做了六个月皇帝,当年七月就病故了。他在四川实际执政近十年,任用了一批清廉官员治理百姓,免除苛捐杂税,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是一位很不错的统治者。

孟知祥死后,他的儿子孟昶即位。

孟昶(919—965)字保元,是孟知祥的第三子,在历史上是又一位著名的蜀后主。他即位之初表现得很不错,延续他父亲时代的惠民政策,励精图治,国势一度强盛,北线领土扩张到了长安。但四川是天府之国,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做皇帝的孟昶享受的自然是人间最高端的富贵,时间久了,想不腐败都不行。他使用的夜壶都是用七宝装饰过的,其他可想而知。他和花蕊夫人的风流韵事,更是为后人乐道。

不过,孟昶在文化事业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中国第一副春联据说就是孟昶创作出的,文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人评论这是一语成谶,北宋灭后蜀之后,委派的第一位地方长官就叫吕余庆,而皇帝的生日便叫“长春节”。孟昶还是位医学家,精通方药,不仅能给人看病,还下令整理编撰了《蜀本草》。孟昶时期,大臣毋昭裔刻《九经》于成都学宫,事成后上奏孟昶,要求刊印发行,此举不仅提高了四川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而且在乱世中保存了中国文化,其功甚伟。后蜀赵崇祚编撰了一部《花间集》,收录晚唐五代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作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更早的《云谣集》1900年才在敦煌被发现)

孟昶做了31年割据皇帝,享尽了人间富贵。965年,宋军两路伐蜀,这时的后蜀政权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很快就灭亡了。孟昶降宋后迁居开封,不久就病死了,也有人说是被赵光义毒死的。花蕊夫人曾有诗感叹后蜀的亡国: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南汉

南汉的第一任统治者叫刘谦,唐末因为抗击黄巢有功,任封州刺史,手下有兵一万多人,战船一百多艘,他在894年就去世了。第二任统治者叫刘隐,是刘谦的长子。他在任时,天下已经大乱,流落岭南的北方士人很多,他重用这批人加强治理,又命令弟弟刘陟率军四处扩张地盘。后梁时,刘隐先后受封为彭郡王、南平王、南海王,911年去世。

第三任统治者是南汉国真正的开国皇帝,他原名叫刘陟,是刘隐的弟弟,刘谦的妾生子。他即位以后喜欢改名字,先改为刘岩,后来又改为刘龚。最后,听术士说灭南汉的人名字叫“龚”,他心里不安,又生造了一个字,改名为刘。这个“”字,意思是飞龙在天,读音如俨。为了方便,我们还是称他最初的名字刘陟吧。

刘陟(889-942)生来不幸,母亲段氏是刘谦私纳的小妾,被正妻韦氏杀死。韦氏本来还要杀刘陟,但忽然喜欢起这个相貌不凡的小孩子,就自己收养起来,和刘隐、刘台一起抚养。刘陟成年后聪明好学,精通武功,又善占卜算命,最大的一个性格特色是残忍好杀,最喜欢看杀人的场面,大家都认为他是“蛟蜃”之类的怪物转生。

刘陟即位以后,延续哥哥刘隐重用士人的政策,大量任命士人做各州的刺史,这在五代算是个创举,开创了文人执政、治州的先河,削弱了武将的实权。开始,他也向后梁称臣,后来发现钱镠都封了吴越王,立即觉得做这个藩王没有意义,就在917年称帝建国,国号为大越,建都于广州。918年,刘陟又觉得自己姓刘,是汉朝皇帝的子孙,就把国号改为汉。

刘陟是个有意思的人,宰相赵光胤不甘心做小朝廷的官,家属又在北方,成天闷闷不乐,想回中原去。刘陟就让人模仿赵光胤的笔迹,写信把赵光胤的家人接到了岭南。这样,赵光胤就安下心来为南汉政权服务了。王定保反对刘陟称帝,刘陟就打发他出使荆南,趁机把称帝的事办完了。王定保回来后大发牢骚,讥讽刘陟,刘陟也只是笑笑了事。后唐建立后,刘陟听说后唐皇帝李存勖很厉害,就很老实地派人去中原朝拜,顺便观察后唐的政治。使臣回来后,说后唐政治混乱,没有什么可怕的,他就不再称臣进贡,连口气也变了,贬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他自己呢,觉得在蛮夷地区做皇帝有点不光荣,就成天声称自己是咸阳人,老家在中原。他善于算卦,也迷信算卦,名字、年号乃至于打仗,处处离不开《周易》。

他虽然不理会中原王朝,但对周边的割据政权相当客气,和南诏、马楚都建立了姻亲关系,这样就有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岭南地区的发展。但他在位时,交州发生了内乱,皎公羡杀死刺史,割据一方,吴权又起兵反对皎公羡。刘陟出兵帮助皎公羡,反而被吴权击败,事后吴权割据交州,建立了越南的吴朝,这也算是一件历史大事。

刘陟在位二十六年,942年去世,活了五十四岁。他在位时南汉朝廷就生活奢侈,残忍好杀,他的子孙则做得更是过分。长子刘玢即位一年后被弟弟刘晟杀害,刘晟即位后执政十六年,948年,趁着马楚内乱,出兵攻占了十几个州,扩张了地盘。

958年,刘晟死,长子刘img2即位,这是著名的南汉后主。他在位时重用宦官龚澄枢和女官卢琼仙,后来又把政事交给女巫樊胡子,自己和一名叫“媚猪”的波斯女子鬼混,朝政极为混乱。刘img3只信任宦官,官员们想升官就只有“挥刀自宫”这一个办法,宦官人数多达两万以上。

971年,宋军灭了南汉,把刘img4抓到了开封。他像三国时代的刘阿斗一样恬不知耻,曾经对宋太宗说:“朝廷威名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点生存智慧,猜忌的宋太宗才没有杀害他,让他享尽了天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