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定义“帝王之学”

定义“帝王之学”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定义“帝王之学”既然经筵的目的在于教会皇帝治国之术,那么治国之术的根本是什么?比如,《大学》所述即“帝王之学”本质这一点,在南宋重要学者张九成等人的文字中都有回应。廖刚借此机会指出,宋高宗在书法这类非“帝王之学”的文艺追求上,耽误了对真正帝王之学的追求。

二、定义“帝王之学”

既然经筵的目的在于教会皇帝治国之术,那么治国之术的根本是什么?皇帝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习得它?难道和通常儒生那样寻章摘句就可以了吗?帝王之学的内容不应该是训诂章句,这一点经筵讲官们很早就有了认识。所以即便像邢昺、孙奭这样的传统疏经之家在给皇帝讲授经学时,也会注重归纳、总结为政原则。但如何去构建一套系统的、有别于普通经生士人之学的“帝王之学”,是邢昺、孙奭这一代经学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长期的经筵实践中,邢昺、孙奭的后辈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道路,对“帝王之学”的认识逐步明晰,而且这套观念慢慢成为北宋中叶以后绝大多数士人的共识,并对宋代学术中标志性学派——“道学”的诞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什么是宋人眼中的“帝王之学”?元祐更化时期最重要的经筵讲官之一范祖禹,曾采集上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宋仁宗时期历代人君的向学事迹,编辑成八卷《帝学》,进呈给他本人负责辅导的宋哲宗,希望藉此增进小皇帝的向学之心。在这部书的第一卷里,范祖禹就对“帝王之学”下了定义,并作了系统阐释。范祖禹说:“帝王之学谓之大学。”随后引《礼记·大学》篇,对“帝王之学”的具体内容作出了阐述。范祖禹说《礼记·大学》篇所记载的就是尧舜之道,而帝王之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为尧舜”。如何“学为尧舜”?其程序当然就是按《大学》篇中所陈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内容,依次递进。[19]北宋政坛高层重视《大学》,已经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说详下)。在现存文献中,明确地将《大学》内容与“帝王之学”挂钩,并对之进行系统阐述的,范祖禹是比较早的一位。

《帝学》第三卷保留了一则宋太祖读《尚书》的记载。太祖读《尚书》,有一番读后感:“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邪!”范祖禹认为太祖有这样的读书心得,才真正达到了帝王读书的目的,因为“人君读书,学尧舜之道,务知其大指,必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此之谓学也。非若人臣析章句、考异同、专记诵、备应对而已”。[20]

通过这些文字,范祖禹在《帝学》中表达了两个重要观点:即第一,“帝王之学”的目的在于学为尧舜,习得的路径正是《大学》篇所揭示的八纲目;第二,“帝王之学”不能等同于寻章摘句的经生之学,要有能“措之天下”的经世效用。这两个观点在后世儒者中都得到了广泛响应。范祖禹之后的儒家学者,也正是以这两个观点为纲领,建构出了一套“帝学”观念。

比如,《大学》所述即“帝王之学”本质这一点,在南宋重要学者张九成等人的文字中都有回应。作为高宗时代重要的经筵官之一,张九成在《孟子解》中说道:

帝王之学何学也?以民为心也。夫自致知格物以至平天下家国,曷尝不以民为心哉!苟学之不精,不先于致知,使天下之物足以乱吾之知,则理不穷;理不穷,则物不格;物不格,则知不至,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出而为天下国家,则为商鞅苏张之徒,以血肉视人,而天下不得安其生矣。[21]

这段文字和《大学》理念之间的关系,无需多作解释。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张九成是将之置于“帝王之学”的框架下予以讨论的。此外,陈经在其《陈氏尚书详解》中也说:“自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皆帝王之学也。”[22]

对“帝王之学”不同于经生、士大夫之学作阐述的文例更多,在北宋后期就比较流行。比如胡安国曾对宋钦宗说:“若夫分章析句,牵制文义,无益于心术者,非帝王之学也。”[23]到南宋初年,连宋高宗都说:“有帝王之学,有士大夫之学。朕在宫中无一日废学,然但究前古治道有宜于今者,要施行耳,不必指摘章句以为文也。”[24]

除指出寻章摘句不是“帝王之学”外,范祖禹之后,如何反向定义“帝王之学”(即什么不是“帝王之学”),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士大夫们逐渐有了更为繁复的陈述。绍兴元年(1131)冬,南宋政局尚处于波动之际,刚担任起居舍人不久的廖刚就和宋高宗讨论起“帝王之学”来:

(廖刚)及为舍人,又言:“陛下游意翰墨,博览群书,亦可谓之好学。然帝王之学与文士异。”因援《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身,与《大学》之道治国平天下,其端在正心诚意,愿去末学之无益,坐进此道,则可以复群生矣。[25]

廖刚所谈论的“帝王之学”,与范祖禹在《帝学》中下的定义有很强的继承性,即以《大学》纲目为“帝王之学”的根本。此外,还融进了《孟子》的思想。与范祖禹不同的是,廖刚对“帝王之学”的反向定义,没有停留在章句问题上,而是扩大到对“翰墨”等文艺形式进行排斥性处理。廖刚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宋高宗不仅热衷于书法艺术,而且本人在这方面也有极高的修养。廖刚借此机会指出,宋高宗在书法这类非“帝王之学”的文艺追求上,耽误了对真正帝王之学的追求。

在宋代道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留存下来的文字中,我们能找到一则与廖刚的言论非常相近的例子。宋孝宗即位之初,朱熹就曾上疏言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孝宗认真向学:“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至于该如何讲究“帝王之学”,朱熹说道:

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不过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夫记诵词藻非所以探渊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26]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孝宗即位,诏求直言。八月,身为监潭州南岳庙的朱熹上了一道《壬午应诏封事》。前引这段文字即源于此,不过已经被《宋史·朱熹传》简化,其原文可参文集所录。[27]引文虽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节简单,但还是能比较清晰、全面地揭示出朱熹的核心思想。朱熹并没有一上来就阐述什么是“帝王之学”,而是讲什么不是帝王之学,“风诵文辞,吟咏情性”不是帝王之学,老子释氏之学不是帝王之学。然后朱熹才指出,帝王之学在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论述理路和前引廖刚的言辞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高宗爱好书法,廖刚否认书法为“帝王之学”;孝宗爱好文辞和释老,朱熹否定文辞和释老为“帝王之学”。

廖刚和朱熹对“帝王之学”所作的反向定义,即什么不是帝王之学,虽然随着谏议对象改变而有所不同,分开来看,这两例都是个案,把它们和更多排他性地定义“帝王之学”的文字合起来看,却能揭示了宋人对“帝王之学”内涵的认知越来越明确,同时也越来越窄化的过程。

比如绍兴元年,中书舍人洪拟转对时,向高宗论及“章句书艺为非帝王之学”。[28]宋光宗即位之初,谢谔曾进十铭,其一有“帝王之学,匪艺匪文”云云。[29]这两例言辞是比较概括的总结,同样把文和艺排除出了“帝王之学”的范围,尤其是洪拟的言论,特为针对书艺,应该也是受高宗个人爱好的激发。我们把这些对“帝王之学”作的排他性定义作个汇总,范祖禹指出章句不是“帝王之学”,此后诸儒又补充了文学、释老、书法等也都不是“帝王之学”。然众所周知,宋代皇帝自宋太宗始就非常重视文学和书法。文学上,太宗特别重视《文选》,还召人编集过《文苑英华》。书法上,太宗曾设置御书院,并在身边聚集了一批擅长书法的文臣,比如以书法待诏的王著等。此后,学习书法更是宋代皇帝和宗室的重要传统。[30]仁宗早年所受的教育中,书法仍然是一项重要内容,史籍中屡有仁宗以飞白书或其他形式的书法作品赐予宰辅、侍从或经筵官的记载。仁宗的书法造诣,也被作为教育的重大成效,受到大臣们的赞赏。[31]仁宗在位40余年,存留下非常丰富的经筵活动记载,从未见有大臣或经筵官就书法问题向仁宗提出过批评意见。在范祖禹担任经筵讲官的元祐时代,也不乏有年轻的哲宗向宰辅、经筵官等臣僚颁赐御书的例证。[32]正是由于皇室传统中对书法学习的重视,宋代皇帝中不仅出现了宋徽宗这样的顶级书法家,宋高宗的书法涵养也足以使他的作品名垂千秋。

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宋代皇帝在文艺上的成就,并不能简单地从个人爱好的角度加以审视,尤其是宋太宗对文学、书法、音乐的爱好,要置入宋初整个文治导向大背景下予以讨论才更有意义。[33]即便是在政治上一再被讥笑为无能的宋徽宗,其独特的“瘦金体”,也被学者指出是具有政治功能的。[34]然而到宋高宗时,皇帝个人的书法爱好却屡遭臣下批评,其原因是这种爱好妨碍了皇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的“帝王之学”上。这里我们看到了诸儒试图对皇室传统中的学习观念进行改造的努力,剔除由帝王主导的文治传统中的非儒学因素,代之以北宋中后期逐渐发明、积累起来的儒学传心法门。

在洪拟“章句书艺为非帝王之学”的言说里,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仔细阅读《帝学》,范祖禹所说“帝王之学”非章句之学,指的是帝王不能像经生学习章句那样学习经学,所以范祖禹的着眼点是经典学习方法。至于“帝王之学”和章句之学是什么关系,范祖禹则未加深入辨析。洪拟将章句和书艺并举,列入不属于“帝王之学”的排斥范畴,那么这里的章句之学就和书艺一样,是独立于“帝王之学”之外的另一门“学科”。“帝王之学”和章句之学虽然都以儒家经典为根本,但这是不同的两种学问,这个观点正是经宋学和经汉学分离的基础。它在范祖禹那里已经有了萌芽,到洪拟的表达中,已臻于成熟。虽然宋学家未必全不讲训诂,汉学家也未必没有天下关怀,但从宋儒要将帝王学习经典的旨趣从章句训诂中解放出来来看,“帝王之学”主要存在于经宋学层面,而章句之学存在于经汉学层面。

从宋初帝王学习兴趣广泛,文化价值观多元并存,到儒者借助经筵重新定义“帝王之学”,将文章、书艺等科目逐渐排除出帝王理应深入学习的范畴,把这些史料组合在一起,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在与政治的互动中,宋代儒学开辟新局面的历史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