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杨光宾_“银匠村”走出的银饰锻制大师_少数民族

杨光宾_“银匠村”走出的银饰锻制大师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杨光宾_“银匠村”走出的银饰锻制大师_少数民族杨光宾,民间手工艺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杨光宾家是控拜村的银匠世家,而他则是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13岁时,杨光宾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算是他正式拜师学艺。苗族银饰的功用一是装饰,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

杨光宾_“银匠村”走出的银饰锻制大师_少数民族

杨光宾(1963~),民间手工艺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贵州雷山人,苗族。他生长在“银匠村”,13岁开始随父亲学艺,14岁即能独立制作简单的整件作品,15岁即出师并能带徒弟。他制作的银饰造型美观,纹理清晰,设计巧妙,做工精细。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有“苗族银饰花冠”“苗龙系列”和“编丝手镯”等。

一、少小学成,外出闯荡

杨光宾(www.guayunfan.com)

1963年,杨光宾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一个苗族家庭

雷山县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等苗族村寨,银饰制作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控拜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银匠村”,以银匠多、手艺精湛出名。村里只有上百户人家,80%以上的村民都以打银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子里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声韵悠扬。

杨光宾家是控拜村的银匠世家,而他则是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小时候,祖父、父亲打制银器,杨光宾便站在一旁观看。或许是在银饰制作的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的原因,杨光宾从小就对银饰制作有着特殊的感觉,对银饰制作工序和锻造方法逐渐熟悉,六七岁就能给父亲当帮手。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光宾说:“最开始,只能帮父亲打一些配件,可是看着一件件银饰作品从父亲手上打制出来后,心里又特别想学,想尽快自己单独完成整件作品。不过那时年龄小,很多东西不能领会。我脑子里一天到晚都是银饰,在心里打了一遍又一遍。”

杨光宾在精心制作银饰

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艰苦,两个哥哥很早就参了军,杨光宾便成为家中唯一子承父业的银匠师傅。

13岁时,杨光宾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算是他正式拜师学艺。父亲悉心指导,加上勤学好问,杨光宾进步神速,很快就掌握了父亲传给他的技艺。14岁,他开始自学,独立制作加工一些较为简单的整件银饰作品。

15岁那年,杨光宾便出师了,而且还带上了徒弟。“我15岁就带徒弟了,也算是对这门手艺的传承吧。15岁还是比较小的年纪,但是我的技术好,当时的很多大人都比不了。”

不到两年的时间,杨光宾就掌握了银饰制作的“十八般武艺”,苗族银饰的纹样、图案、造型等烂熟于心。这显然得益于早年的耳濡目染,杨光宾说:“尽管正式学习只有一年时间,但对各类银饰的制作我在心里早已打了千万遍。”

那时候,雷山县不少银匠走出大山,靠手艺谋生。想想自己还年轻,应该到外面磨炼磨炼,于是,十五六岁的杨光宾也背上风箱、松香板以及打制银饰的其他器具,开始外出闯荡。

之后,除了农忙时回家务农外,杨光宾其余的时间都在外乡以打银为生,十余年走遍了贵州雷山县的各个苗族村寨,以及凯里、榕江、黎平、惠水等省内县市的农村,还一度跨越“省界”到过湖南和广西等地。

杨光宾为人谦和厚道,加上技艺精湛,所以每到一地都能立足。除了靠手艺挣钱,他还虚心向各地的银匠师求教,学到了不少新手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技艺,对熔炼、锻制、拉丝、焊接、錾刻、编结、洗涤等30多道工序都能把握到位。

二、“花衣银装赛天仙”

银饰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妇女着盛装时必佩戴银饰。苗族姑娘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誉,而“天仙”离不开银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杨光宾就曾笑着向游客们介绍说:“我们这个行当,就为了专门打扮女人的!”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苗族妇女银饰品类繁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包括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各部分彼此衬托,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

苗族银饰的功用一是装饰,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芦笙舞,打起铜鼓,银珮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婚嫁之日,银饰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这些时候,苗寨便成了银的世界。这就是苗家独有的“银饰文化”。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

苗族银饰从用途上看,有银冠、银衣、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几类;从工艺上看,有粗件和细件之别:粗件主要是项圈、手镯,细件主要是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索、银链、耳坠等。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由家庭作坊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錾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苗族银匠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注重细节或局部刻画的推陈出新,工艺上则精益求精。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千,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千人。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承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一般都不脱离农事劳动。

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150余件,多则达200余件。苗族银饰精致美观,以贵州省雷山县和湖南省凤凰县的制品为代表,其中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杨光宾就是在控拜成长起来的。

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在外行走多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杨光宾回到了家乡。此时,年岁稍长,他开始静下心来谋出路。最终,他决定不再外出,安心待在家乡将祖先传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

经过不懈的努力,杨光宾的产业越做越大,厂房从雷山搬到了凯里。他制作的银饰造型美观,纹理清晰,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深受本地苗族同胞以及众多外来游客喜爱。

几十年来,杨光宾一直坚持不懈地运用传统的手工制作,30多道工序在他手里游刃有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杨光宾制作的饰品造型美观,纹理清晰,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每一件都可谓精雕细琢,每一件都显得美轮美奂。

在苗族银饰制作的30多道工序中,最难把握的是錾刻与焊接。錾刻的掌握全凭手上的感觉,用力过大容易把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凸显纹理的层次感,这是检验一个银匠技艺是否成熟的标志。焊接火候的把握也很见功夫,火过大会造成局部熔化,火过小则焊接不牢靠、造型不稳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杨光宾的银饰制作技艺可谓炉火纯青:一只纽扣大小的吊坠,他通过锻打、拉丝、编结、焊接制作成双面镂空的铜鼓造型,极为精致;一块银锭经他的手反复捶打,可以变得细如发丝,然后编制成一只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的蝴蝶……

苗族银饰的造型虽然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每件作品在设计理念和细节处理上又都体现着制作者的创意。杨光宾通过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不断积累,从民族文化中寻找素材,从苗族蜡染和刺绣中获得灵感,巧妙地将各种图案结合到一起,运用自己独特的技艺,使制作出来的饰品与众不同。

杨光宾制作的苗族银饰花冠

杨光宾曾经花一个月制作了一件苗族银饰花冠。这件花冠由66朵花、51个花蕾吊穗、12个骑马武士、6只蝴蝶、6尊“修妞”(苗族最大的神)、13只吉祥鸟、12条苗龙以及正中央的鹡宇鸟组合而成。这些图案,都是杨光宾根据苗族古歌中的故事传说加工创作的。2009年,这件作品获得了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杨光宾的作品不仅为本地苗族同胞以及众多外来游客喜爱,还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并被多家单位收藏。2006年,他制作的银饰作品被选送到贵阳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展销;同年11月,他参加湖南省凤凰县苗族银饰文化节银饰作品展荣获一等奖。2009年,他的两套作品“苗龙系列”和“编丝手镯”,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四、“不管是谁,我毫无保留地教”

2006年5月,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第二年6月,杨光宾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非遗”传承人之后,杨光宾说:“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荣誉,能让我的作品卖得更好,但我觉得这更是一份责任。当了传承人,首先是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其实,手艺传承,杨光宾早就在做。从艺30余年来,他已经培养了30多个高徒。2010年,杨光宾成立了“雷山县杨光宾苗族银饰传承工作室”,带了30多个学徒。在这里,徒弟们可以边学边干,杨光宾随时指导,并亲手示范。徒弟们通过直观的学习和临摹,能够很快地掌握银饰锻制的技术。

控拜村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对这种传承方式,杨光宾深表忧虑:“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这些手艺,都选择外出打拼寻找自己的天空,如果只是指望自己的子女或本家族弟子来学,会影响这门手艺的发展和传承。”令杨光宾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加入到了民族技艺传承的队伍之中,还到苏州参加了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钻研传统民族工艺。

无论是徒弟还是感兴趣的村民,杨光宾总是倾囊相授,从不保留。他总是说:“不管是谁,只要热爱这门手艺,我就毫无保留地教。”“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要把它传给下一代,不能让它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好多不愿意学,怕是以后没有人学了,有兴趣的就多教几个吧……”“徒弟们技术好,说明我这个师傅技术过硬,会教,教得好。”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位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忧虑、责任心、使命感,还有自豪感。

说到外面来人多,会不会偷学了这门手艺、抢了饭碗时,杨光宾笑言:“生意是各有各的套路,我们还不是在学别人的东西,比如我在湖南就学到不少知识,在产品包装修饰上,湖南人就比我认真得多……”他还将苗族银饰工艺向外界推介,配合新闻媒体拍摄专题片,让外界了解雷山,充分展示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些年来,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民族工艺制品已经走进了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涛。面对这股潮流,很多银匠抛弃了苗族传统纹样,采用了一些现代纹样。还有人为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以锌白铜镀银作为“银饰”投入市场,以假乱真,同时还采用模具冲床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苗族银饰失去了手工艺术的天然质朴之美。

杨光宾现场展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对于这些现象,杨光宾深感忧虑,他担心将来市场上充斥非手工制作的苗银。为此,他一直以纯银为原材料,而且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同时坚持使用本民族传统纹样。他说:“现在民族手工艺制品的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这确实也给银饰匠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会让一些人在这里面迷失,甚至以次充好。发展可以,致富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要忘记传承,传承的是什么?就是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啊!”

杨光宾在制作银饰

“别人怎样做我管不了,我只坚持我的!成本再高、花的工夫再多,我也要坚持以纯银和真功夫打造。我不能让人们认为我们苗族银饰是假的!现在国家重视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实际上看重的就是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丢掉了手艺,我们的银饰就不值钱了!”

尽管有不少困难,但杨光宾仍然充满信心,“这门手艺传承了几千年,不会在我们这一代断掉的”。

对于今后的发展,杨光宾表示,要走好两条路。一条是自己的发展之路,千方百计扩大规模,把苗族银饰业做强做大。另一条路是抓好传承之路,收更多的徒弟,把苗族银饰制作发扬光大。具体而言,他准备自己出钱做一套银饰教材,还希望国家支持建一个培训中心。

杨光宾表示:“尽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会把我所有的力量都奉献出来,继续把苗族银饰做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