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创建细胞遗传学实验室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创建细胞遗传学实验室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时间:2022-05-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细胞遗传学实验室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南京农学院刚刚复校,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刘大钧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对这些方面不太在意,他更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科研工作。正是由于刘大钧的细心指导,学生们的成长速度很快。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实验室不仅是学习、科研的地方,更是与刘大钧老师交流的场所。到1993年,研究室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农业部批准建所,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后又成为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创建细胞遗传学实验室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南京农学院刚刚复校,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刘大钧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对这些方面不太在意,他更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科研工作。学校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经过拨乱反正和整顿恢复,总归是有了一个稳定和安心的环境,所以科研要趁早上手。刘大钧和当时许多教师一样,都抱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要搞科研,特别是遗传育种这种需要有精密仪器操作的学科,就必须有科研场所。所以复校不久后,刘大钧就想着弄一个自己的实验室,但在当时情况下,想要弄个实验室谈何容易。根据相关资料,“文化大革命”以前学校有86个实验室,复校后只恢复了一半,不少实验课无法开出(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历史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第337页。)。

为了上好实验课、搞好科研,刘大钧及其助手开始想办法。他们看到教学主楼三楼边上有一个长期不用的厕所,原是省委党校搬来时新建的,由于位置不好,党校搬走后也无人使用,他们就向学校申请,得到该厕所暂时使用权,这样他们就可以改造利用它了。说是改造,其实倒也简单,由于该公厕是建后长期无人使用,里面的窗户、墙壁还很新,地上铺的还是比较好的矾石,所以就没有必要去更换、修饰了,只需把原本的设施拆一拆,唯一需要费点力气的就是打造一些简单的架子,作摆放仪器设备之用。后来,在其科研团队成员王耀南老师的指导下,经校木工房张忠德师傅巧妙加工改制,敲敲打打,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实验室的简易改造(注:王耀南访谈,2013年4月11日,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图5-1 1983年,刘大钧在实验室里工作

就这样,在刘大钧和他的助手共同努力下,南京农学院农学系的细胞遗传实验室算是建成了。建成后,这块小小的地方就成了刘大钧的第二个家,实验室虽然很简陋,但他格外珍惜,每天都确保实验室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也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学生,经常提醒他们要爱护实验室,实验室内的仪器都得小心使用,对于这些话,起初学生们也不太在意,直到有一次,一个学生由于不小心,把正在使用中的试剂撒到了台面上,这种试剂还比较特殊,无色无味,但一碰到实体就变色,当时台面上立马就红了一小块,非常明显。刘大钧看到后,脸色立刻大变,当场就严厉地训斥该同学,告诫他做事情不能这么不小心,做科研一定要仔细,容不得马虎,还让他打扫了一个星期的实验室作为惩罚(注:王秀娥访谈,2013年4月16日,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当时在场的学生都被刘老师的怒气吓倒了,很多人至今还印象深刻;但效果也立竿见影,从此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粗心的情况,大家也都引以为鉴,在做实验过程中都十分小心谨慎。1982年以后,随着学校建设步伐加快,刘大钧又争取到一间房作为实验室,后来也在此陆续接待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访问,除了实验过程中师生们十分仔细踏实、刻苦钻研精神之外,其中的干净、整洁也赢得了很多人的赞叹。

图5-2 刘大钧(左)在实验室辅导学生做细胞切片(www.guayunfan.com)在刘大钧看来,因为小麦遗传育种需要做大量实验,学生们的很多时间都得在实验室里度过,所以实验室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初到实验室,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比较弱,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熟悉实验仪器,他想方设法让同学们了解掌握,当看到学生们对冰箱这种当时还比较新鲜的东西不太了解、使用很生疏时,他还特意到物理组请了一位懂冰箱原理的老师给他们上课。对学生,他都是一个一个、手把手地亲自指导,教他们怎么做细胞切片、怎样看染色体,由于极其细心,教导的时候面面俱到,学生经常听过一遍就懂。并且每年如此,从不间断,也从来没有学生看到他不耐烦过。由于常年教学生做切片,他的大拇指因为经常按压切片而比常人要宽大一些。正是由于刘大钧的细心指导,学生们的成长速度很快。从1979年起,他在实验室里指导的学生不下60人,他们走出实验室后大多成了所在单位的骨干,有的还是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学者、学科带头人、国家攻关项目与“863”项目主持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曾经在刘大钧实验室里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实验室不仅是学习、科研的地方,更是与刘大钧老师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他们能时常感受到刘老师的关心,而关心学生也是刘大钧带给学生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在实验室做实验之余,刘大钧常常对学生嘘寒问暖,一发现学生有什么困难就想各种办法解决,他记忆力好,又心思细腻,所以甚至都记着每个学生的生日,“严师”和“慈父”这貌似有点矛盾的形象就在刘大钧的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学校的学生,无一不怀念着在实验室里跟着刘老师做实验的时光,那几年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而那个小小的实验室就是藏满了这些财富的洞穴。

图5-3 刘大钧在实验室里与学生倾心交流(左起:周宁、陈佩度、刘大钧、曹明树、刘金元、齐莉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细胞遗传实验室在刘大钧的带领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1985年被农业部正式批准为部属研究室,名称正式确立为“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室”;1990年成为农业部首批重点开放实验室,那一年,学校基础建设大发展,原先那个小小的实验室再也容纳不下已经发展壮大的细胞遗传研究室了,随后被搬迁到新建的实验大楼(现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五楼,此时实验室的面积达到了250平方米,另有网室200平方米,还有个小小的贮藏室和暗室,加上新添的较为先进的试验设备,研究条件改善了许多,但不变的还是研究室刻苦钻研的精神。到1993年,研究室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农业部批准建所,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后又成为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那些日子,刘大钧每想到此就不免有些唏嘘。细胞遗传研究所能从室到所,从一个小厕所到部委级的重点实验室,每一步都是跨越,每一步都是汗水,其个中滋味真不是外人所知(注:细胞遗传研究所:《细胞遗传研究所》,1993年(内部资料)。)。

短短十几年,细胞遗传研究所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科研业务能力不断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收获。起先从小小的簇毛麦研究开始,摊子不断扩大,到1993年已经扩展到两大方向:一是从细胞、染色体和分子三个水平上研究农作物(以禾本科,尤其是小麦为主,兼顾其他)和亲缘物种的基因组及其起源和进化;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常规或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将外源细胞质、染色体、染色体区段和有用基因向农作物栽培品种转移,从而创新种质资源,为小麦育种提供基础材料。研究所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小小的实验室到下设有细胞遗传室、细胞工程室和分子遗传室三个研究室的研究所,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在成为“研究所”以前,就已经承担了重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高科技发展研究(863)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农业部重点项目7项,国家教委项目3项,江苏省科委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研究室在“六五”、“七五”期间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其中培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曾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长江下游淮南麦区主栽品种之一,于1983年获得了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培育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在国际上亦是首次创制的优质育种和研究材料,于1986年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麦类作物染色体分带电脑图像分析于1991年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用染色体工程选育出普通小麦-簇毛麦异附加系、代换系,于1992年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籼稻原生质体培养在国际上首先获得成株,于1992年获得了国家教委三等奖。另外,南农NCY-Ⅱ细胞融合仪的研制也于1990年通过江苏省科委专家鉴定(注:细胞遗传研究所:《细胞遗传研究所》,1993年(内部资料)。)。

实验室的辉煌还在继续。2001年,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于当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同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别的重点实验室,而该实验室正是以细胞遗传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育种和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建立的。至此,细胞遗传研究所成为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重要部分。漫漫30多年,细胞遗传研究所荣誉的增加和地位级别的不断提高,是刘大钧及其团队孜孜不倦地科研和踏实努力的结果,他们从最艰难的时刻起家,几十年如一日,期间没有丝毫懈怠,从没因为困难而放弃过,也从没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自满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