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陇南市文县中寨初级中学 姬小文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活动成为学校改变教育氛围的方式之一。学校现在正在申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统单位。民俗文化是地方民族已有的传统文化,是地方人民长期劳动生活的总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传播文化、规正文明的主阵地,学校有义务,也有责任来承担这一工作。

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民俗文化

陇南市文县中寨初级中学 姬小文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活动成为学校改变教育氛围的方式之一。

那是2000年“五四”节,几个学生把当地的酒曲儿和地方舞蹈搬上了舞台,这已经是很久没有见过的东西。台下学生、教师社会观众都是惊奇不已,反响很大。突然我想到,这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人们都会拿起自制的土琵琶、碗筷、土碟相约一群,摇头晃脑,拨弦伴奏,敲碟子打碗,吟唱不休,时常通宵达旦,昼夜不分。歌词谈天说地无处不有,一句才是七仙女,二句就是穆桂英,阴阳顿挫,唯吾独有。近年来,已经很少看到、听到这些内容或许快要濒临消失。当我们重新审视文明,辩证今昔之余,发现传统美学或可自我救赎,顿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辗转难眠,决心为地方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通过师生,通过学校,让其弦歌不绝,薪火相传。

这个想法很快与学校其他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交流,大家都很是认可。告诉学生时,学生的眼神简直就是一种震惊,于是我组织教师,组织学生共100多人,乐器有的自制,有的购买,有的则从社会艺人那里借。聘请社会上比较精通的老艺人给我们在业余时间上课、辅导、编排动作。(www.guayunfan.com)

很快就有了点味道与样子,大家更有信心。练习更认真,有的教师睡觉都在想如何学好这门乡土艺术。一学期结束时我们团队已经开始了公开的演出。顿时,学校火爆了,当地百姓火爆了,大家都想来看看,消息很快就传到县城。2009年10月我们接到县教育局的邀请,参加全县教师节庆祝大会并一举成功。

学校见到如此成功,开始购置琵琶、铜铃、木鱼、二胡等乐器,请人培训,组建成立了一支固定的乡土民乐队。

此后三年,这支队伍里送走了一批批的毕业生,吸纳了一个个的初一新生,人每年一变,但队伍的精神没有变,歌声没有变,手艺没有变。三年先后十多次受县政府、县委邀请外出演出。九次接待过外省,外市领导,参加过影视制作。过年过节与百姓交流演出无数。现在毕业的学生已经在当地的各个村子组建了自己的队伍。这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这里重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现在正在申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统单位。

三年来,我们团队的每一名教师、学生,看过不该看的脸色,吃过不该吃的苦头。露宿过街头,也曾被嘲笑过、被挖苦过,哭过、饿过,但今天我们成功了,我们得到领导的肯定,得到观众的赞美。现在当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个工作,评价这个组织时,回忆这段时同,我作为校长,作为一名该组织的直接领导者和表演者之一,感慨良多。

一、在枯燥、乏味的应试教学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有了一点儿情趣。每当课外活动时我们开始认真地工作了,校园里充满了那古老的乐器与民歌声。下晚自习后几个教师相约一起弹起琵琶打起碗筷。当你走进校园时那是一种祥和而美妙的环境。让人有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与享受。

二、在学习竞争如此激烈的校园里,我们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愉快感,有了自豪感,发现了自我价值与自我展示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校园生活有了奔头,有了拼搏、有了上进。有的学生还想到,既然大家因此而看得起我,那学习也要跟上去,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看得起,于是学习更加的努力,从而在学习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指责的少,肯定的多。现在我们借这件事,大家有更多的机会走进校园。亲眼看到了学校的工作,听到了教师的心声,体会到学校的苦衷,我们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使社会与学校和谐、融洽了,甚至学校的一些社会问题有了依托和帮助,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有效沟通。

四、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怕吃苦,更不懂付出与成绩的内在联系。这项活动的开展可以使他们体会到不单单是活动本身,而更多的则是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从没有享受过来自学校、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今天的成功是多么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啊。很多同学在大家的表扬中哭了,他们收获的不光是理想的成功,更多的是成功的思想所延伸的道理、真理、途径和方法。这些所谓的“差生”变了,不再沉默,不再去做坏事,行动证明他们正在各个方面努力着。

五、辍学问题是每个学校最头疼的问题。辍学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更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长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歧视。这项活动的开展正好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天地。学校对他们而言有了吸引力,他们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民俗文化是地方民族已有的传统文化,是地方人民长期劳动生活的总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化、西方文化逐渐取代着地方民俗文化。人们受价值观金钱观、欲望观的不断冲击,地方民俗文化已经无路可走,但现代文明与物欲充塞我们头脑的时候,我们却总快乐不起来,整天浮躁、空虚、迷茫让很多人甚至徘徊一生。此时我们正需要传统文化的良药来解救我们,我们应该继承快要消失的民俗文化。学校是传播文化、规正文明的主阵地,学校有义务,也有责任来承担这一工作。前面事例说明当我们真正干这项工作时,带来的喜悦与丰收已经远远地走出了我们的想象和计划。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传授的知识应该不止课本,更多地去发现身边的一点一滴。或许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感受、体验、参与就是最好的方法。把教育放在活动中,把理论放在实践中,把感受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这应该是最好的教育。不论教育的评价制度如何,让学生成才就是学校的目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我们自己的评价制度,良好就是我们自己的评价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