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好校本教研之路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走好校本教研之路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好校本教研之路,找到进行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不失为一条比较适合学校教师发展的路子。校长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第一负责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身体力行者。其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重在管理与评价。做到校本教研有专人负责,分工合作,严格管理,促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落实。校本教研不一定就得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这样,教师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走好校本教研之路_农村学校管理改革

走好校本教研之路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天水市张家川县马关学区李合林

张家川县马关学区的现状是:学校数多、规模小;班级数多、学生少;教师数多、中青年教师少,每位教师承担的课程量大、课时多;学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50岁以上的教师多,占教师总数的27%,教龄在5年以下处于谋生状态的教师多,占教师总数的43%,教师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哑铃状;骨干教师奇缺,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不够,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来实现这些超越和改变呢?走好校本教研之路,找到进行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不失为一条比较适合学校教师发展的路子。

一、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们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教研活动的形式化,随便搞搞,做做记录,应付检查,教师也不够重视;2.缺少相应的教研管理机制;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4.教学反思不够深入,教师看到别人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赞不绝口,却很少能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www.guayunfan.com)

二、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是提高校本教研效率的主要途径,校长是学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形式、定要求,用制度来约束教师,督促教师,积累和整理好各种资料,并做好记录。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校长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第一负责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身体力行者。首先应从思想高度重视,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其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重在管理与评价。再次检查督促各项制度,将各种制度的执行评价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中,作为个人晋级、评职、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做到校本教研有专人负责,分工合作,严格管理,促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二)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努力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首先就要建立教师学习制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学习场所,形成自觉学习的职业生活习惯,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学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学校、学科组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化组织;学校要保证安排教师每周2个小时学习时间(可集中安排);学校为教师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教师要写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学校应有相应的督促、检查、评估的办法。制订系统考评教师学习情况的评价表。

(三)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让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为“思”之先导,“思”为“疑”之延伸。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分为教学前进行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做到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做到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做到每课一得。教师通过反思发现的问题,个人不能解决的,备课组要努力为之解决。要求教师每周向同学科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求坚持做教后记。学校要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教案检查的主要内容。

(四)建立教师集体合作教研制度,让教师们共同成长

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是教师集体合作教研。各学校要建立备课组、学科组等,要求备课组、学科组要制定好学期教研计划,对每册课本的哪些课文应采用集体备课,哪些不需要都做好计划,开学后一周将计划上交教导处,然后安排具体时间,集中人力集体备课,认真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要保证教研时间,备课组每周一次,结合学校实际,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教研。

(五)建立专业引领制度,让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专业支撑

专业引领制度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展校本教研决不排斥校内外的专业支持,学校应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学校的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专业人士都应是学校的专业资源,学校应要求他们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如每学期要上一节公开课、示范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开辟外源: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举行现场教学观摩。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

(一)联片教研,校校互动

建立友好学校,要建立友好学校3—5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校际间的联合协作研究,或开展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等,充分发挥联片教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培植校际合作,关注薄弱学校,促进校本教研的均衡发展。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网络、放像点等),下载资源,播放资源,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讨论、评议、实践、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沙龙教研。校本教研不一定就得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这样,教师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校本教研,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自发组织“沙龙”,针对问题进行自由研究。

(四)专题研讨。以学校为单位,针对教师工作中具有共性的、难解的具体问题,开展持续性的主题研究。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的步骤是:1.经过教师商讨,教导处拟定所要研讨的专题;2.全体成员发言;3.全体成员对各位教师的发言进行研讨,并达成初步共识;4.将初步共识和教学设想写成问题解决初步方案;5.以课例为载体,安排教师做研讨;6.做课者进行自我反思;7.由教研组集体评课,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研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作为下次专题研讨的子问题。

(五)故事教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精彩生动的故事。学校要组织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共同分享教学的甜酸苦辣,体味教师生活的独特乐趣。

(六)比武教研。学校、辅导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师徒结对。各校要开展师带徒活动,每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帮带一到两名年轻教师,在专业上给他们指导,使他们尽快成长,成为骨干、成为名师。

(八)示范观摩。先由优秀教师做观摩课,然后由教师进行分析研讨,反思交流。其操作流程为:优秀教师做课——做课教师谈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师围绕课例研讨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意见,优化设计——经验共享,推广成果。开展这项活动,可以在教师中起到经验共享、以点带面的作用。

(九)网络教研。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支撑,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研活动。载体:博客、论坛、专业网站、QQ、留言板、电子邮件等。优势:不受时间和人数的限制。信息容量大,交流范围广,氛围轻松,发言顾虑少。

(十)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例为载体、采用“多人同备一人上”和“一个课例多人上”等方式进行观摩教研。其主要做法是:集体备课。由教导处组织教师集思广益,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设计,共同制定出有代表性的教案。分类评课。以教导处为单位,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利用“多人同课循环”和“一人同课多轮”两种模式,进行上课、听课、评课、改课。然后,经过反复交流与评议,形成有共识、有个性的教学方案。

(十一)扎实做好“六课一反思”。“六课一反思”的重点在“点课”与“改课”,关键在“反思”。教师要虚心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加以改进。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师要做到每课一反思,教导处每月开展一次反思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将教学反思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供教师们学习和交流。只有在不断的“思”与“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专业才会成长,教学质量才会进一步提高。

贵在自觉,功在平时,效在课上,只要我们能遵守校本教研制度,大家积极参与,创新校本教研形式,用制度约束人、监督人,不搞形式,用心去做,马关学区将会出现更多的学科骨干教师和带头人,马关学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