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一个由若干主体共有的知识产权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较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导致风险和合作破裂的现实问题。在客体方面,共有人共同享有的是同一财产或同一民事权利。这一权利主体与该共有关系以外的权利主体发生作用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反作用于全体共有人[129]。知识溢出效应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二是知识溢出效应决定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一、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

1.自有知识的选择

什么样的自有知识应该参加共享?这是我们开展产学合作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否则要么出现共享不足,要么出现共享过度的问题。知识承载了企业和大学的组织性质、行为模式,它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选择就是要在企业或大学纷繁复杂的知识系统中有目的地挑选相应知识,并进行双向知识流动的过程。

首先,确定知识共享的目的。从知识共享规律来看,成功的共享结果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企业和大学首先要明确自己和对方进行知识共享的目的,才能够清晰地区分哪些自有知识应该外化。自有知识选择的核心是知识的价值问题。那么如何判断知识价值?其实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无价值,知识价值体现在比较上。无论什么样的知识,共享之后肯定都有用处,但是有些知识学习的成本与收益是不成比例的。就知识的学习而言,生有涯而知无涯。企业和大学的知识种类也是极为复杂和零乱的。全面学习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最小的学习成本去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首先应确定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或标准,这个标准来自对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或竞争力的提升上,也来自知识共享的目的上。

其次,区分自有与共有的界限。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过程与特征可以看出,由于知识产权的复杂性,企业与大学进行合作时,应该合理处理双方的知识产权关系,尤其是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在交流与学习中,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特别是“共有知识产权”的界定。这样一个由若干主体共有的知识产权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较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导致风险和合作破裂的现实问题。那么,什么样的产权是共有的呢?共有的特征是相对于非共有关系而具有的特点:第一,“共有”产生的根据要有有关法律的规定和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在“共有”法律关系中,其民事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称民事权利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某些非法人团体。在客体方面,共有人共同享有的是同一财产或同一民事权利。第三,在共有关系中,各共有人需要按照有关的约定或法律规定来分享权利。但各共有人行使权利时,已不像对待独有财产那样完全自由。换言之,共有人各自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完整的。第四,“共有关系”可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类,在两类关系中,各共有人都是共同财产的权利主体。在行使财产权利时,共有人之间应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约定,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第五,从特定的共有关系的外部看,各共有人可视为共有财产单一的权利主体。这一权利主体与该共有关系以外的权利主体发生作用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反作用于全体共有人[129]。(www.guayunfan.com)

2.自有知识的溢出

自有知识的溢出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过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知识的整合、吸收和应用。所谓自有知识溢出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知识溢出源于知识本身的稀缺性、流动性和扩散性。知识溢出效应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1)产学合作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作用

自有知识溢出是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不同特性的自有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扩散与流动的一种方式[130]。自有知识的溢出是保障产学合作知识共享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其作用十分重要:一是知识溢出效应决定了产学双方知识共享的内容。成员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首先涉及的是成员之间相互贡献的自有知识。自有知识从成员组织内部溢出,可以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实现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消化吸收。二是知识溢出效应决定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自有知识的溢出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按一定比例溢出的过程。前文分析过,隐性知识的学习成本较高,因此,自有知识的溢出中隐性知识的比例影响着知识共享的交易成本。三是知识溢出影响了企业或大学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数量;同时知识溢出影响了企业与大学的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溢出的效率与企业或大学调整知识结构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了知识共享中对知识的整合。

(2)知识溢出的类型

产学合作知识溢出一般来说存在两种类型[131]:其一是可以预见的主动型溢出。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过程来看,合作伙伴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必然要贡献出自身的独特知识。而这种知识溢出是伴随着企业或大学为完成产学合作的目标而有意或自愿进行的知识共享活动发生的,合作中所溢出的共享知识的范围和程度都是事先控制好的。其二,无意识的被动型溢出。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由于双方的知识员工频繁地发生互动交流,因此,许多不应该提供的敏感知识或者核心知识被无意间溢出。由于知识界限的模糊性、复杂性,这种无意间的溢出活动经常发生,而且导致了知识共享的较大风险。

知识的溢出性是知识自身的本质特征之一,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大量的、加速的知识溢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被动的无意知识溢出,往往容易损害知识提供者的利益。知识溢出带来了知识资产的大量流失、投入难以回收、核心能力被模仿等风险。据Mansfield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样本中,60%的专利和技术秘密创新在四年之内全部被模仿了。

因此,知识的溢出一方面有助于进行知识互补性学习,另外一方面,知识溢出也有可能损害知识提供者的利益,导致合作双方互相猜疑,出现竭力保护和减少自有知识付出而最大化享用伙伴知识资产的机会主义行为。

(3)知识溢出的合理选择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往往知识提供者及其合作伙伴会互相拖延时间来判断对方的诚意,等候对方实质性合作信号才进入知识共享,无形中增加了共享的成本,增大了共享的风险。因此,对于没有合作历史或在声誉市场中没有积累的合作而言,双方合作信任的建立对促成知识共享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知识提供者能够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化被动为主动,充分显示合作诚意,那么必然会提高知识共享的成功率。

首先,应该把被动知识溢出尽可能转换为主动溢出。主动溢出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的积极投入来体现,以表明知识提供方的合作诚意,因此,有必要对自有知识进行筛选,界定,从而尽早进入合作的良性循环。

其次,传递积极信号。知识提供方应有目的地显示主动合作的良好意图,持续显示知识提供者的知识质量或知识禀赋水平,提高合作者的信心,从而促进合作和共享的形成。

最后,分阶段、少批量、多频率的溢出,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值得信任的声誉,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合作回报。声誉是高价值资产,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合作的交易成本。只有通过耐心地、长期地、长远地投入,才能够建立起长期的声誉。

针对以上分析,可构建知识溢出两阶段模型来加以说明:第一阶段,建立信号传递模型,显示知识资产所有者的主动合作意向与实力,促成合作的形成;第二阶段,建立小数量、多批次知识溢出模型,形成良好的合作声誉,推动合作的长期进行。

(4)主动知识外溢的信号效应和声誉效应

首先我们看信号效应。设A为知识提供方,B为其寻求的知识共享合作方,其知识投入为I。A愿意显示合作诚意。B采取相对应策略,即跟随A的策略变化而变化。B将A的知识主动溢出行为看作是合作的诚意,会采取主动态度促成合作。

设e为知识溢出的主动程度,是分布于(0,1)区间的随机变量,即0<e<1。当e=0和e=1时,表明A完全被动溢出知识或完全主动溢出知识,这两种状态都不可能存在。e在区间(0,1)之间随机分布,越趋向于1,表明A知识溢出的主动性越强。

设当e趋近于1时,合作收益为R,双方的收益分配比例为S,A获得收益为RS;此为期望理想收益;在实际情况中,设A部分溢出知识,所获得的收益为R',A获得的收益为R'S,B获得(1-S)R'。设实际收益值与理想收益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 eR。此信号博弈模型为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设主动溢出的概率为,被动溢出(非合作型)概率为1-P。

当A显示了其类型之后,B决定是否积极投入知识共享,其条件为:

显然

在公式(3-1)中,e越大,则y越小,R值就越来越小,也就是说,随着企业或大学的主动溢出知识程度的不断加大,企业或大学会判断对方的积极诚意而积极合作。从而使得合作方对收益的期望门槛越来越低,双方进行多次合作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132]。

其次我们看声誉效应。一个重复参与相同博弈的参与人可能会试图建立一个对于特定行为方式的声誉。此时,重复次数将对均衡结果的出现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知识共享的环节,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双方一般都会建立一个合作声誉。如果这个声誉建立起来,那么企业或大学就会在声誉市场中建立起某种声誉,从而减少合作中的环节,促进长期合作。

设A每次主动溢出知识都获得B响应,其获得的收益为π。在知识共享推动下,A有δ的可能性能获得下一次共享收益π,有δ2的可能性获得下下次的共享收益π,共享进行n次。δ(0<δ<1)是衡量合作成功度的系数,主要与知识溢出程度正相关,同时受知识共享的组织知识学习能力等因素影响。假设在交易数量一定的前提下,A的总收益值为:

若A一次性溢出其选择出的知识,所得收益为。当',即时,A将选择分阶段分批次溢出其知识。因此,在总溢出知识量不变的情况下,A可以通过减少知识溢出数量,增加溢出次数,来获得更大收益。这样能够既保护组织核心能力,避免知识外泄损失;又显示了合作诚意,从而使声誉与外溢激励形成了良性循环,帮助双方开展长期合作[1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