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共分5个部分对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资金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此文指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并非是在中国社会母体中自然孕育成熟而诞生,而是从西方移植引进中国社会的新型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因此,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吸收融入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要素有着必然性。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_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荫贵教授撰写的《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一文,是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2008年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

此文22000字。共分5个部分对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资金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对政府进行“报效”;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企业在分配方面实行固定利率的“官利”制;第三部分探讨“企业直接面向社会吸收储蓄”;第四部分探讨“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相互调拨”。第五部分则从这些特点与传统经济因素的关系出发进行重点探讨,集中论证了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具有的报效、官利、面向社会吸收存款以及资金调拨等特点,都是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要素,特别是几千年商事习惯的部分传统特点而成。也就是说,在向西方学习引进股份制企业制度时,中国的股份制企业从诞生开始就吸收融合了传统经济的要素,形成制度上的“中西合璧”。

二、基本内容

此文认为,资本组织形式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是股份制企业的本质特点,能够最集中最典型地显示出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与西方股份制企业的不同特点。因此,本文重点对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与西方股份制企业在资本组织形式和资金运行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产生这些不同特点的原因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该文依据大量史实,论证了“报效”、“官利”、“企业直接吸收社会储蓄”和“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相互调拨”特点的具体表现,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进行了挖掘和分析。

此文指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并非是在中国社会母体中自然孕育成熟而诞生,而是从西方移植引进中国社会的新型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因此,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吸收融入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要素有着必然性。第一,作为移植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必然产生“气候水土不服”。因此,借鉴引用中国传统经济要素,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的诞生和发展。第二,中国第一家近代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是1872年,中国首次颁布有关近代股份制企业的法律文件是1904年,其间有30多年的法律真空期。在长期无法可依而有法后又不完善的情况下,吸收引入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自然顺理成章,也是势所必然。第三,近代股份制企业是一种制度创新,任何创新都有社会成本。但是,任何推进制度创新的行为主体都追求收益最大化。因此,采用社会中原有的行之有效的习惯和制度,即使只是部分采用甚至借鉴,也必然能减少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社会阻力和交易成本,同时减弱社会文化心理在适应新制度时候的抗拒心理。以上这些,是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基本观点。

三、主要创新

(1)选择分析论证的对象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这是一个此前学术界很少关注的领域,这篇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不仅对该领域的研究是一大促进,而且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从股份制企业是资本组织形态的角度出发,选择最能体现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特点的资金运行为研究对象,得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在资金运行上面具有明显不同于西方股份制企业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有助于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具有独创性,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很强。

(3)该文视野宽广,时间连续性很强,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结晶,具有独创性。

四、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此文提出的观点均为原创,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积累和提炼,对某些观点如“报效”和“官利”还先行发表过专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注重采用原始材料,用史实说话的实证方法。论文发表后,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好评,日本学术界进行过小型专门会议进行讨论。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