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藏区经济发展滞后

甘肃藏区经济发展滞后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甘肃藏区经济发展滞后(一)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甘肃藏区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年均气温1.7℃,无霜期120~180天,年降雨量400~800毫米,区域气候复杂多变,常有冰雹、干旱、霜冻和春季风雪等灾害发生,雪灾、旱灾、草原鼠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甘肃藏区经济发展滞后

(一)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甘肃藏区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年均气温1.7℃,无霜期120~180天,年降雨量400~800毫米,区域气候复杂多变,常有冰雹、干旱、霜冻和春季风雪等灾害发生,雪灾、旱灾、草原鼠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恢复周期长,人工治理难度大,草场退化导致载畜能力逐年下降,牧民群众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导致约有20%的牧户成为无畜户或少畜户。同时,甘肃藏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农牧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州交通仅靠公路,尚无铁路,航空,且公路等级低,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全州公路总里程5648.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89公里,仅占5.1%,等外公路2775公里,占到49.1%;现有电网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输出,影响着州内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农牧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差,至今全州仍有35个乡镇不通柏油路,266个行政村不通标准村道,29个自然村不通电,32.43万人饮用不达标的水,134个行政村不通电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较差。甘肃藏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二)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小,财政自给率低

虽然甘肃藏区从纵向上看处于发展状态,但从全省来看,甘肃藏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弱势,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2006年年底,甘肃藏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3.03亿元(甘南29.95亿元,天祝13.08亿元),只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89%;2007年底,甘肃藏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45亿元(甘南35.37亿元,天祝15.08亿元),占全省的1.85%,2008年年底,甘肃藏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甘南43.37亿元,天祝16.89亿元),占全省的1.90%。从这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甘肃藏区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较小。从2008年数据来看,甘肃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0969.41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23.80元,而甘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810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为2049元;天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39元。财政自给率低是甘肃藏区仍然面临的共同问题,大部分县市全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赤字严重,困难的财政状况对政府的调控能力形成极大的限制,政府无力进行投资和调节经济运行。

(三)畜牧业基础薄弱,特色产业的范围过窄,产业结构不合理

甘肃藏区土地辽阔,草场面积大,但由于高寒、干旱等气候条件限制,草场的产草量低,载畜量小。再加之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甘肃藏区牧业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政策上的失误,人们超载牧畜,垦草种粮,进一步加剧了甘肃藏区草场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青藏高原生态地位的日益重视,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广大牧区帮助实施“四配套”建设,甘肃藏区的畜牧业生产基础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受观念、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甘肃藏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极低。农牧民的商品意识薄弱,牲畜出栏率低。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企业规模小,对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市场开拓能力差,缺乏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品牌,整个产业处于市场低端,未能充分发挥高原畜产品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等优势。如甘肃藏区牛羊肉等畜产品仍以出售活畜和胴体为主,畜牧业经济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十分有限。畜牧业、藏药产业虽是甘肃藏区的特色产业,但与区外同类产业相比较,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畜牧业,近年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作用下,畜牧业产值出现了明显下降,传统畜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低。旅游业由于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成为甘肃藏区的特色产业。但是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旅游线路不合理、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差、宾馆饭店在夏天接待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甘肃藏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尚未形成。除此之外,甘肃藏区几乎再无什么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竞争领域。总之,甘肃藏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范围十分狭窄,在竞争性产业领域没有一席之地,既反映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也表明该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消耗。

(四)传统思想意识浓厚,对外开放程度低

甘肃藏区传统文化的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一方面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封闭,以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封闭性,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守旧,开放性、创造性不足,导致社会变革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商品经济意识淡薄,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束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如甘南州2008年末仍有2个县未实现“两基”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2年,比甘肃省和全国水平分别低1.8年和3.8年;青壮年文盲率虽降至8.2%,但仍比甘肃省和全国水平高1.4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限制了甘肃藏区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致使甘肃藏区广大干部群众既缺乏劳动技能和创收能力,又影响了与外界的交流学习,特别是县以下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对外协调、沟通、衔接较为困难,管理、技术、产品等“走出去,引进来”的能力较差。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致使社会发育和开放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处于相对落后、保守和封闭的状态。

(五)社会事业及服务功能薄弱,财政投入不足

甘肃藏区市场主体弱小,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城乡居民文化水平、经济意识、信用水平、社会责任等社会组织化进步的主要因素提升进度缓慢。相关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十分落后,培育良好服务环境、投资环境步履维艰。市场导向作用乏力,致使社会服务环境差和中介制度的不健全影响了经济发展后劲。从产业组织建设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发展滞后或功能缺陷影响了产业规模扩大化的进程,对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接受能力差以及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惠民等政策措施落实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吸引投资、抢抓机遇、挖掘潜力和创新发展等各方面。从民族地区30年的改革发展来看,越是贫穷落后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方,其经济在启动和成长的过程中,就越需要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大对教育、交通、科技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地区优势产业的投入,加大对社会管理的投入,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没有巨额的投入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工农业生产条件,就难以推动市场建设,难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更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甘肃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大增加了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虽然国家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也只能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行需要,甚至把部分项目资金挪用于社会管理。此外,甘肃属西部省份,财政收入有限,没有充裕的财力来帮助甘肃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六)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内源性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内源性发展是一种尊重民族文化个性,强调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观。但目前民族地区的发展基本是外部发展模式主导的,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一个围绕GDP增长的发展观,是一个以牺牲文化多样性为代价的发展道路。这种缺失内源性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发展,没有激发具有特有文化的民族地区内在的活力,使得目前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民族发展的特色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产生冲突,两者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是一方面的成就要以另一方面的损失或者消失为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