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旅游区

甘肃旅游区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处黄河上游,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的首字而成。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分别为长城、莫高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处。甘肃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地域辽阔,地形狭长。
甘肃旅游区_中国旅游地理

第二节 甘肃旅游区

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处黄河上游,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古道,故又简称陇。其总面积45.4万平方千米,省会兰州市。甘肃是一个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狭长形省份,全省地形似哑铃形。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地貌大致可分六个区域:陇南山区、陇中黄土高原、陇东(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山地。

甘肃省位于全国气候区划中主要气候区之间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十分复杂,从东南到西北,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各地气温、降水差异大,1月平均气温从西北往东南-12~3.8℃,7月平均气温从祁连山向白龙江流域11~27℃。大致祁连山区最低,白龙江下游最高。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河西走廊和北山山地的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全省总人口2 622.45万(截至2004年年底)。

甘肃历史悠久,是我国远古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和古代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西周时秦人先祖在今天水一带与西戎杂居,秦统一中国后,设陇西郡,筑起了西起临洮东北至陕北的秦长城。汉武帝派霍去病开发河西,发展军屯民垦,促进了河西走廊的游牧民族向农耕转变。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西贸易的“丝绸之路”。唐统一全国后,设置陇古道。隋唐时期是中西贸易陆上丝绸之路繁荣的顶峰,也是甘肃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的鼎盛时期。举世闻名的古迹敦煌莫高窟创建于东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至隋唐基本上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在今宁夏、河西及甘肃中部建立起了西夏政权,元代设甘肃行中书省,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后沿用至今。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既有闻名世界的人文景观,又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很多资源是世界独有或是全国第一。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分别为长城、莫高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处。

一、风味肴馔

甘肃菜以秦陇风味为主,秦陇风味总的特色是主料突出、主味突出、香味突出;以牛、羊肉为主,山珍野味为辅;烹饪技法多采用古老的传统烹调方法,烧、蒸、煨、炒、氽、炝有独到之处。官府菜以典雅见长,商贾菜以名贵取胜,市肆菜各有千秋,民间菜经济实惠,清真菜闻名遐迩。代表名菜有“奶汤锅子鱼”、“光头肉片”、“带把肘子”、“佛手鱼翅”等。

兰州清汤牛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甘南的饮食特点以肉品和奶制品为主;浆水面多见于兰州、定西、天水、宁夏,用发酵之青菜汁水浇于面条中食用,酸而鲜;静宁锅盔大而厚,黄亮香美;酿皮子为面粉制成之凉食;静宁烧鸡肉嫩味鲜;陇西腊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腻。

二、地方文艺

“花儿”在甘肃各族民众中广泛流行,形式短小精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智慧结晶。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中国花儿之乡”、宁夏州和政县、康乐县分别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康乐县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花儿会最盛大。陇剧是由皮影戏陇东道情发展而来的新剧种,高山戏流行于武都地区,常于春节时演出。其他有秦腔、皮影戏、兰州鼓子等。

三、旅游交通概况

甘肃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地域辽阔,地形狭长。新中国成立前,交通设施发展缓慢,运输能力较低,铁路只修到了天水,省内大部分地区交通情况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形成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道路运输网络。

四、陇原丝路风情游

D1 兰州接团,游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嘉峪关市西南,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南为祁连山,城北为戈壁滩,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城有东西两门,门上各有一座高17米的城楼,城墙四角均有角楼,形如碉堡。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有“嘉峪关”,西门外500米处有一石碑,上刻有“天下雄关”四字。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城楼北长城墙北段约8.2千米处。据记载,这段长城始建于明代,因“悬挂”在约400米高的黑山陡峭岩壁上而得名。原墙大部分已坍塌,现“悬壁长城”为1987年后修复,全长600多米,用土沙、青砖砌筑,气势壮观,已对中外游客开放。住敦煌。

D2 游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共分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现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彩塑像2415个,另有数以万计的彩塑佛像,是世界上现存最宏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其雕塑、壁画记录了我国古代与各国交往的场面。敦煌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中外学者研究敦煌艺术而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敦煌学”。

鸣沙山和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城南6千米。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人从沙顶滑落,沙粒会发出美妙的声响,夜晚还可看到沙粒摩擦闪烁的火花。天气晴朗时,沙响如笙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称“沙岭晴鸣”。它和新疆哈密巴里坤、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和内蒙古达拉特旗响沙湾被称为我国“四大鸣沙”。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一块绿色的小盆地中,因湖面形似一弯新月,故称“月牙泉”。南北宽约54米,东西长约218米,平均水深5米。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风沙起飞,也不落入泉中,泉水始终清澈见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成为沙漠奇观。相传端午节登鸣沙山,观月牙泉,可以消灾避难,医治百病。住敦煌。

D3 游玉门关和阳关。

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75千米处(现存小方盘城),阳关位于敦煌西南70千米处(现名古董滩),都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关,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是古代通往西域、印度、欧洲的重要关卡。汉武帝为防匈奴的侵扰,沿张掖、武威、酒泉的北面,东连秦长城,西沿长城到敦煌郡的龙勒县,并在长城的尽头建了玉门关和阳关。阳关以西就是丝绸之路南道,向西直达地中海,故有“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关隘已被毁,只有一个汉代烽燧矗立在一座红色的砂石岩山峰上,但留下了大量的汉代文物。大风过后,常有兵器、陶器、货币、生活用具等文物发现,当地成为“古董滩”。玉门关呈方形,四垣保存较为完整,汉代在关外构筑的长城遗址犹存。住兰州。

D4 参观麦积山石窟,玉泉观、伏羲庙,返京。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30千米处的麦积山上,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经各朝代不断开凿、重修,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石窟大多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有洞窟194个,保存有7000多尊泥塑、石雕,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泥塑造型千姿百态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有“东方雕塑馆”之称。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占地面积4.15万平方米,是一组围绕主建筑玉皇阁和三清宫组成的道教宫观建筑群。亭台纷陈、碑碣遍山、曲径幽静、郁郁葱葱,令游人流连忘返。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西关,因相传是三皇(伏羲、神农、皇帝)之一的伏羲诞生地而闻名遐迩。该庙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重修。庙宇气势非凡,殿亭对称。主要建筑有先天殿、太极殿等。乘火车回兰州,散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