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转基因牛之父曾溢滔的介绍

中国转基因牛之父曾溢滔的介绍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攀登医学最高峰开辟生命新境界——中国转基因牛之父曾溢滔1999年2月,中国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滔滔”坠地,消息轰动了全球。滔滔的主要培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遗传研究所所长曾溢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滔滔的“父亲”。1998年,以曾溢滔为首的科学家们采用新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能够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Ⅸ的转基因山羊,1999年2月又培育成功中国第一例转基因试管牛滔滔。美满家庭曾溢滔有个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

攀登医学最高峰 开辟生命新境界——中国转基因牛之父曾溢滔

1999年2月,中国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滔滔”坠地,消息轰动了全球。滔滔是在中国诞生的第一头身上带有人类基因的牛。国庆50周年,滔滔第一次亮相在上海花车上,向祖国献礼。滔滔的主要培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遗传研究所所长曾溢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滔滔的“父亲”。

小时候是个闯祸大王

1939年,曾溢滔生于广东顺德,小时候是个特别好奇的孩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想自己亲自探索一下,所以经常闯祸。有一次,他把家里养的金鱼抓出来放在空瓶里观察,结果金鱼死了;还有一次把一包花肥都浇到一个花盆里,第二天盆景就被烧死了。最严重的一次,他把铁丝绕在电灯泡的灯座上,两头接到两根电线上。一通电,保险丝烧了,若非抢救及时,整幢房子都要被烧光。

也许正是这些闯祸的经历,使曾溢滔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自小养成的动手探索习惯,则让他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受益无穷。他在“文革”期间花8元钱买了一架老式照相机,白天拍照,晚上制作黑白照和彩色照,用这只“老爷”照相机练就了相当过硬的摄影和暗房技术,如今在科研工作中使用显微摄影、荧光摄影就得心应手了。

曾溢滔还喜欢干木工活,也许没人想到木工技巧也能促进他的科研工作。1962年他考取了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的研究生,而当时生化遗传实验室里除了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外,什么都没有。曾溢滔就自己动手,借来一把电锯,把有机玻璃板锯开、磨平、胶上,接上铂金丝,一只自制的电泳槽做出来了,和进口的差不多。就这样边研究边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国内第一个颇具规模的血红蛋白实验室建起了。

科学研究之路

曾溢滔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是我国基因诊断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近年来又在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曾溢滔的科学研究始于复旦大学。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召开,中国的摩尔根学派历经长期禁锢得以平反,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率先在复旦大学生物系恢复讲授经典遗传学。面临高考的曾溢滔萌发一个愿望——到这所号称中国摩尔根遗传学派据点的复旦大学学习,可是当年复旦限在华东地区招生。经谈家桢先生鼎力相助,上海市高考招生委员会给广东省高考招生委员会发出专函,把曾溢滔在广州参加统一高考的考卷单独寄到上海批阅,使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

大学毕业后,曾溢滔跟随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的刘祖洞教授攻读人类遗传学的研究生,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了“分子病”(血红蛋白病)的研究课题,该课题始于他在广州市儿童医院遇到的一个接受输血的小孩。这个小孩的父母已经丧失了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又患上同样的血红蛋白病,为了给儿子输血看病,已经折腾得倾家荡产了。而全世界有一亿多人带有血红蛋白病基因,曾溢滔感到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在鞭策他,暗下决心要为这个课题奋斗一辈子。

“文革”结束后,曾溢滔等人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成立了医学遗传研究室,首先就是研究血红蛋白病。当时实验室条件很差,曾溢滔一家三口吃住和工作都在唯一的一间没有通风设备的简陋实验室里。10多年来,曾溢滔一步一个脚印从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到基因诊断,最近又开展了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转基因动物研究先驱

科学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关在实验室里攻课题。但是曾溢滔认为,科学家,特别是做应用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应该有强烈的经济意识;转基因技术从研究开始就要考虑产业化,要考虑它将来发挥的经济作用。

转基因动物在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沿研究对象。转基因药物可解决人类许多医学难题,比如要得到1克用于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因子需要10万人每人捐血200毫升,而一头带有凝血因子基因的羊一年的奶就可提炼12克。人血中如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感染机会也将因此得以避免。不仅如此,转基因药物开发的周期短、供应十分稳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将转基因动物应用于医药产业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要找到动物最能表达人体的基因信息,同时又不改变动物本身身体特征的部位。曾溢滔和同事们将搜寻的目光投向了动物的乳腺,通过乳腺表达人类基因信息被称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乳腺生物反应器不仅解决了目的基因的表达和高效表达的问题,而且是限制在乳腺组织的特异表达,不会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相对每克800~5000美元的细胞基因工程药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每克动物蛋白的成本只要5美分。

1998年,以曾溢滔为首的科学家们采用新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能够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Ⅸ的转基因山羊,1999年2月又培育成功中国第一例转基因试管牛滔滔。滔滔的诞生实属不易,为这一课题而受试的牛有8头,只有1头最后分娩出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的滔滔。滔滔体内携带的外源基因人血清白蛋白——一种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运载产物及营养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临床上所需的人血清白蛋白几乎全部来源于血浆,而血浆极易被各种疾病所污染,因此,来源少,危险性高。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人血清白蛋白的需求量约为440吨,年销售额约为15亿美元。滔滔的诞生不仅是患者的福音,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在“滔滔”牛刚出生不久,曾溢滔与他的助手们又将人体基因放进了羊的受精卵中,成功地产下了三只乳腺中带有人类基因蛋白的小白羊,现在这些小白羊已经长大,而且是“儿女”成群了。它们的羊奶中可以提炼人体急需的基因药物——血清蛋白

在1999年3月的一次国际医学研讨会上,科学家们预测,大约10年后,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品就会称雄于世界市场。那时,单是药物的年销售额就超过250亿美元(还不包括营养蛋白和其他产品),从而使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成为最具有高额利润的新型工业。曾溢滔说,在这一领域里,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10年以后我们争取站到最前沿的位置上。

美满家庭

曾溢滔有个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妻子黄淑帧教授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分子遗传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她首创的“微量干血DNA扩增技术”和mRNA诊断技术等,推动了基因诊断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60年代,他们在血红蛋白研究课题组相识、相恋、结合,如今又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中并肩奋斗。女儿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在这个科学之家,科学事业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又是家庭亲情的凝聚点。女儿在美国一有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信息,便立即收集起来发给父母,还帮父母购买科研仪器和试剂

曾溢滔在实验室里是优秀的科学家,在家里又是个开明的父亲。女儿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突然打算休学两年,回国内乐坛发展。面对这种情势,大多数父母或许会强行干涉。但曾溢滔却尊重了女儿的选择。两年来,女儿在国内外成功地举办了近10场个人演唱会,录制了歌曲专辑,拍过音乐电视,还先后两次荣获过中央电视台MTV大赛特别荣誉奖。目前女儿仍在孜孜以求地攻读胚胎学,学业进步很快。

虽然一家子都是搞科学研究的,但他们的生活内容是多姿多彩的。曾溢滔的爱好广泛,他会泼墨绘画,还会写小说。他早年的一篇小说《奇迹》被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的《延安的种子》一书中,以后还被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黄淑帧的声乐和钢琴已接近专业水平,她还擅长摄影,转基因牛“滔滔”的照片就是她亲自拍摄的。

虽然他们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远不如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多,但共同的事业使他们同样品尝着生活的充实和快乐,家庭为他们的科学研究事业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

(杨维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