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味精之父

中国味精之父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厨味精在成功地打入这些国家的食品市场后,吴蕴初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味精大王”。吴蕴初的这一系列举动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天利”的开工典礼上还获得了蒋介石“工业救国”的祝贺词。吴蕴初在忙于化学科研的同时,也没忘记对化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吴蕴初对于科研人员的培养也十分重视,还为工厂中的技术人员能出国考察设立了专门的考察金。

1891年9月29日,吴蕴初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1911年毕业于上海兵工学堂,化学是当时他主攻学的。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吴蕴初成为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和实业家。他成功研制出了味精廉价生产的方法,并领导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吴蕴初对于科学学会活动非常支持,还资助许多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学生上大学学习高科技,使其大都成为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十里洋场上海滩是外货倾销集中点,随处可见到日商“味の素”的巨幅广告。吴蕴初看到这种现象后感叹为何我们中国不可以制造出这样的商品呢,随后他就买了一瓶“味の素”回去研究。在之后的研究中他发现“味の素”就是化学中的谷氨酸钠,德国人在1866年时曾从植物蛋白质中提炼出过。为了可以研究和提炼出谷氨酸钠这种味精主要成分,吴蕴初自己动手研制,没有实验室他就把自家的小亭子间作为着手试炼的实验室;没现成的科研资料,他便四处搜集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托人在国外寻找相关的资料文献;没有重要的科研实验设备,他就拿自己的工资添置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研究设备。吴蕴初凭着在兵工学堂学得的化学知识,以及这些年走南闯北积累下的化学实践经验,展开了从蛋白质中提炼谷氨酸的科研攻关。他白天忙着上班,就只有夜间做实验;搞科研的人手不够,就拉着夫人吴戴仪当自己的左右手,两人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通宵达旦地研究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吴蕴初夫妇的试制实验中,实验用品中盐酸的酸气和硫化氢的臭气经常四溢迷漫,对的邻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使得大家总是来找他们理论,每当这时吴戴仪就向人家说好话、赔不是。经过一年多的辛苦研究实验,吴蕴初的味精实验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几十克成品,并掌握了味精更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好方法。

1921年春,吴蕴初认识了张崇新酱园的推销员王东园,由他引荐并得到了酱园老板、前清举人张逸云的支持,由张逸云出资,吴蕴初出技术两人合伙创办了中国首家味精制作工厂。很快第一批产品就生产出来了,吴蕴初为这种产品取名为“味精”,为了更好地宣传味精的独特之处,特意冠以“天厨”二字。就这样,他们打出的“天厨味精,完全国货”大旗,以其味美、价廉、国货的优势很快地得到了国内人民的看好,销路一下就打开了。

吴蕴初

1923年8月,张逸云和吴蕴初共同扩资5万成立了天厨味精公司,并正式将味精厂的名称定为“上海天厨味精厂”,其生产的味精销售达在同一年里便到了3000吨。也是在那一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给他们颁发了专利发明奖。

在全国人民抵制日货运动的促进下,天厨味精的行销得到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大力欢迎及推荐,使其知名度、销售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1926—1927年间,在中国驻英、法、美三国使馆协助下,取得了这些国家政府给予的产品出口专利保护权,天厨味精的产销量更大了,也开创了中国轻化产品获得国际专利之先河。天厨味精在成功地打入这些国家的食品市场后,吴蕴初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味精大王”。

1930年11月10日,吴蕴初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氯碱厂——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而且还得到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孔祥熙对其“独创此厂,开中国电化工业之新纪元”的优秀评语。虽然新厂开业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吴蕴初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所以天原电化厂日产盐酸4吨,烧碱、漂白粉各2吨的产品完全是供不应求,一时之间,天原电化厂的“太极”商标飘遍中国大地。

为了让产品的生产得到不断升级,吴蕴初又对产品的生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依靠国内的有限力量对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很大改进,使天原电化厂烧碱产业达到日产量10吨、资产逾百万元,成为当时我国实力较雄厚的几个厂家之一。随后,吴蕴初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天字号化工集团,并在1932年开创了天利氮气厂。到1935年秋,天利氮气厂合成氨正式投产。吴蕴初的这一系列举动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天利”的开工典礼上还获得了蒋介石“工业救国”的祝贺词。到1935年,吴蕴初又在上海龙华镇济公滩开办了一家陶器厂,取名“天盛陶器厂”,主要生产多种耐酸管、瓷板、陶器阀门和鼓风机等化工产品,结束了我国没有化学陶瓷的历史。天厨、天原、天利、天盛四个化工企业的创办,不仅形成了自成体系、配套发展的天字号集团,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国内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轻工业发展,为我国近代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蕴初在忙于化学科研的同时,也没忘记对化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吴蕴初出身贫寒,深知求学的艰难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他非常重视科研教育。1928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了“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主要是进行化学化验及科学实验研究;后又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和科研进行了长时间的资助;在1931年出资5万元,成立清寒教育委员会,资助和奖励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学生。吴蕴初对于科研人员的培养也十分重视,还为工厂中的技术人员能出国考察设立了专门的考察金。

在吴蕴初眼里,他的财产是取于社会的,那么就应该回报给社会,所以他于1945年成立了“吴蕴初公益基金委员会”,将他所有的资产全部归入基金会中,这个基金会的成立对培养我国科技人才、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蕴初刻苦、认真、努力的学习精神,以及他对科学技术的钻研、科技人员培养的重视,都是值得我们永久传颂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