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兆耆

中国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兆耆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片丹心献杏坛——中国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兆耆蒋金根林兆耆,我国著名内科学家、消化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课堂精辟动人临床一丝不苟林兆耆1907年2月出生于上海。在临床教学中,林兆耆要求非常严格。

满腔热血育桃李 一片丹心献杏坛——中国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兆耆

蒋金根

林兆耆(1907—1992年),我国著名内科学家、消化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消化病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内科学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首创用骨髓培养方法诊断伤寒、副伤寒、葡萄球菌败血症及其他全身性细菌感染,主编国内第一本大型内科学参考书《实用内科学》和第一本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

课堂精辟动人 临床一丝不苟

林兆耆1907年2月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家私营纱厂的高级职员,但要养活6个子女,经济负担很重,生活清苦。11岁时,林兆耆进入小学读书,只读了两年即升入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中学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直接升到沪江大学理学院半工半读。读书之外,他兼管图书馆和电话室工作。

抱着学医的理想,林兆耆本想在上海学完医学预科,去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但母亲不允许他远离上海,他只好于1925年10月转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理学院及医学院学习。1927年,他又转到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于1931年6月毕业。毕业后,他受聘任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助理住院医师,次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助理住院医师。1933年8月,他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赴英国留学,于1936年11月学成回国,应聘上海医学院。自1945年以后,他历任上海中山医院和上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后更名内科学院、华山医院)内科系主任、副院长、院长,上海医学院(后更名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系主任和医疗系主任。

林兆耆对医学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他的课堂讲授和临床分析精辟动人,令人折服并留下深刻印象。他讲课虽不看讲稿,但条理清楚、概念明确、逻辑严密、重点难点突出、语言简练清晰、声调铿锵有力,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精彩课堂的幕后,林兆耆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尽管讲课时用不着讲稿,但他对讲稿非常重视,每一次授课前都一丝不苟地写好,并认为这是讲好课的重要环节。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内科学讲稿被编印成册,在内迁的医学院校中广为流传,深受医学生的好评。

在临床教学中,林兆耆要求非常严格。在查房时,他注意对下级和实习医师进行基本功训练,要求他们熟悉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及病情发展的细节。下级报告病史时,他不忙于翻阅病历牌而是先仔细地听取口头汇报,再查阅病史,随时指出病史的不足之处,有时,甚至具体到用词不当上,比如有学生随意将“直肠指检”写成“肛门指检”,并一一指正。在临床分析时,他思维极为活跃,常采取问答方式进行讨论,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得出精辟结论。

林兆耆学识渊博,但是从不在会诊场合炫耀自己,而是根据资料全面分析,绝不遗漏重要的诊断。他的推理逻辑性强,结论可信,处理稳妥,深得同行专家的推崇和敬佩。

治学惟在求实 理论务必创新

林兆耆以治学严谨认真著称,为上海第一医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学风。不论是撰写科学论文,还是参考书,他总是自己动手,反复修改;定稿后亲自誊写,极少让人代劳,连汉字简化、标点符号都力求符合规范。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重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反对生搬硬套,强调要有自己的观点,要立足于本国现实情况,为广大病人服务。

林兆耆早年从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研究,在医学院毕业后的第二年,即发表了《一例伤寒患者的霍乱弧菌菌血症》的报告。他从骨髓涂片检查黑热病小体的方法中得到启发,在1940年首创用骨髓培养法诊断伤寒、副伤寒、葡萄球菌败血症及其他全身性细菌感染,从1940年至1948年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了6篇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英国《柳叶刀》杂志还转载过林兆耆的论文摘要,并发表编辑部述评,评价甚高。

在同一时期,林兆耆还对回归热的抗菌治疗、炭疽杆菌脑膜炎、中华分支睾吸虫病、氨苯磺胺的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以及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等发表过研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着手研究血吸虫病、胃癌和肝癌等疾病,曾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过《日本血吸虫病之临床及诊断特征》、《日本血吸虫病之临床观察》及《消化病学之最近发展》等文章。自1959年起他组织本学院各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在沪的有关研究所,最先对原发性肝癌进行研究,发表了《原发性肝癌207例的临床观察》的论文,为以后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肝癌研究的进展奠定基础。

林兆耆还主编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大型内科综合性参考书《实用内科学》,自1952年初版至1981年已发行第七版,是国内畅销的医学书籍,在香港、朝鲜、越南和东南亚也有一定影响。该书资料详实,实用性强,深受读者欢迎。他主编的《内科学》于1964年出版,也是我国第一本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由国内10多位著名教授共同参与编写和评阅。此外,从40年代初期起他就曾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的编委和常务编委,1960—1965年创办并主编过《消化疾病文摘》期刊。

林兆耆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一位正直爱国的医学家。解放前夕,许多亲友出走海外,也有人怂恿他去国外行医,都被他坚决拒绝。50年代初,他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并担任第二医疗大队顾问。在美国发动细菌战时,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写并出版了一本《急性传染病手册》,该书封面由陈毅题签。尽管如此,“文革”开始后,林兆耆还是受到迫害。此后身体一直不好,不能承担正常的业务工作,长期在家休养,于1992年2月4日与世长辞。

(本文节录自《上海医科大学七十年》,出版时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