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二)德皇大骂李鸿章:这只狗,专事挑拨

(二)德皇大骂李鸿章:这只狗,专事挑拨

时间:2022-08-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德皇大骂李鸿章:这只狗,专事挑拨_李鸿章的事迹北方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对于全国都有一定的波及。6月15日,李鸿章接到清政府要求其北上的旨意。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外交部电商“停战”。在此期间,李鸿章积极上奏要求剿灭义和团。慈禧在仓皇逃跑之际,于8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给李鸿章下令:李鸿章著准其便宜行事,将应办事宜迅速办理,朕不为遥制。

(二)德皇大骂李鸿章:这只狗,专事挑拨_李鸿章的事迹

北方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对于全国都有一定的波及。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一方面希望策反李鸿章宣布两广独立,一方面积极准备进行独立的武装革命。在联系李鸿章这件事情上,有两个人起到居间协调作用。

一个是李鸿章的心腹刘学询。刘学询素来与孙中山有联系,他曾去信孙中山:“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其后,双方决定见面商谈。为了安全起见,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香港立法局议员何启,策动港督居间协调。刘学询前往东京邀请孙中山来广东协助李鸿章筹划东南独立大事。刘学询代表李鸿章答应借10万两给孙中山。但对于两广独立,刘学询以“各国联军未攻陷北京前,不便有所表示”,请孙中山前往香港会面。

6月15日,李鸿章接到清政府要求其北上的旨意。李鸿章摸不清底细,怕是鸿门宴,因为他知道,自己接连上奏反对义和团,肯定得罪了不少权臣,现如今贸然北上的话恐怕凶多吉少。怎么办?李鸿章只能采用拖延的方式,决定看准时机、看清局势之后再北上。李鸿章之所以不愿北上,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国事太乱,政出多门,鄙人何能为力”。但他也并非消极等待,而是利用自己的关系,暗中向西方列强试探。

6月16日,孙中山等人抵达香港外海,但孙中山临时改变主意。似乎是因为当年李鸿章有杀俘虏的污点吧,孙中山怕被诱捕,就派日本人宫崎寅藏前往商谈,17日夜10点,刘学询和宫崎寅藏开始密谈。

6月20日,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偏偏在此时,荣禄的信来了。就此,“东南互保”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了。李鸿章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方面是庆幸自己没有去北京,一方面又震惊于慈禧的头脑发热。(www.guayunfan.com)

6月22日,中国公使会见英方官员索尔兹伯里侯爵的时候,把李鸿章的信交给了他,在信中李鸿章认为:如果各国认为与中国政府正处于交战状态,那么,他前往议和毫无必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李鸿章保证他一定能够恢复社会秩序并镇压义和团。

圣旨不能总是拖着,为此,李鸿章开始准备北上,但动作很缓慢,他希望能够再等等,看清情况后再决定日后的态度。面对战局的不利,以及地方督抚的反对,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希望与各国展开和谈。然而,战事一起,怎么可能受弱者或注定被打败的一方决定呢?战争继续进行着。7月8日,慈禧妥协了,颁旨命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于是李鸿章于7月17日从广州动身。这时,天津已经被攻破。南海县(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县令裴景福是李鸿章非常要好的一位同乡,他在《河海昆仑录》中记述那天他和李鸿章见面谈论国事的情景。他问:“现在国事您准备怎么办?”李鸿章泪流满面地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只有竭尽全力,能拖延几天就几天吧。”

7月21日,到达上海后,李鸿章凭借极为敏感的政治头脑,感觉到情况还是不明朗,认为现在去北京,仍然不能够保证自己的性命无忧。为此,李鸿章要求慈禧给自己20天的病假,先疗养好了再去北京。

在北京的慈禧已经方寸大乱:停战吧,肯定是赔款、丢面子,一生好面子的她很不心甘;但继续打吧,肯定又打不过,因此,她对于国家未来的走向,竟全部交由自己的心情去决定。

7月28日,杀主战派大臣许景澄、袁昶。

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外交部电商“停战”。

8月11日,杀反战派徐用仪、立山、联元等。

慈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李鸿章并无军队可护佑、北京主战派氛围仍然浓厚等因素,让李鸿章坚定了不能仓促北上的决心。

8月15日,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太后、皇帝逃亡

8月20日,光绪帝被迫发布了“罪己诏”。

在此期间,李鸿章积极上奏要求剿灭义和团。慈禧在仓皇逃跑之际,于8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给李鸿章下令:李鸿章著准其便宜行事,将应办事宜迅速办理,朕不为遥制。

9月7日,慈禧终于下定决心剿灭义和团。9月8日,她以光绪帝名义请李鸿章速去北京和谈。她给李鸿章下的旨意很有趣,我们不妨摘录如下:

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奏折片暨李鸿章初九日电奏同日览悉:七月二十一日之变,罪在联躬,悔何可及!该大学士等与国同休戚,力图挽救,宗社有灵,实深鉴之。所陈各节,悉系目前最要机宜。庆亲王奕劻,计约初十日可以到京,本日复有旨加派荣禄会同办理。现在俄户部允为撤兵,是机有可乘,不可一误再误,该大学士应即驰赴天津,先行接印,仍即日进京会商各使速迅开议。至罪己之诏,业于七月二十六日明降谕旨,播告天下,该大学士此时当已接到。自行剿匪一节,该大学士未到任以前,已责成廷雍认真办理,本日亦有明发谕旨矣。

其余皆当照请施行。惟事有次第,不得不略分先后耳。朕恭奉慈舆,一路安善,现距太原两站,驻跸久暂,俟抵太原后体察情形再定进止。此次变起仓促,该大学士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乾转坤,匪异人任,勉为其难,所厚望焉。

此旨仍着端方转电李鸿章等知之。钦此。

慈禧先以光绪的名义承认错误,之后告知联军中的俄国已经准备撤兵,所以,趁此机会商谈最好。然后话锋一转,让李鸿章不要再拖延了。那意思是:二十一日的罪己诏,二十六日颁布天下,现在你该知道了。最后,慈禧说得明白:现在天下就靠你李鸿章了,你就看在我对你保住社稷的厚望上,勉为其难吧。

李鸿章见此,立刻提出了最后一个条件:请庆亲王奕劻、荣禄和他组成议和小组,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也要参与谈判,省得自己一个人独自挨骂。李鸿章之所以必须要让一位亲王出来,就是希望堵住德国人认为自己谈判资格不够的口实。同时,庆亲王、荣禄等到京后可以先探探各国的口风,这样,李鸿章也好有准备。

到了这个程度,李鸿章觉得时机终于到了。9月14日,李鸿章乘坐沙俄战舰从上海出发前往天津。在途中,李鸿章又坚决要求清政府严惩支持义和团的权贵,9月26日,慈禧下旨:庄亲王载勋、怡亲王溥静、贝勒载濂载瀯,均着革去爵职;端郡王载漪着从宽撤去一切差使,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并着停俸辅国公载澜、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均交该衙门严加议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赵舒翘着交都察院吏部议处。

至此,主战派几乎被一网打尽。由此,政出多门的后顾之忧彻底解除了。

李鸿章之所以如此谨慎,其原因就在于《马关条约》签订后,慈禧抛弃了李鸿章,让李鸿章一人背负了骂名。李鸿章希望这次在自身势力、权力显著下降后,自己能够重新获得权力。李鸿章很清楚,国际列强并不认为自己是有实力的人物,例如日本就曾劝说清政府换一个有权力的人来谈判。因此,李鸿章要想完成任务,必须要获得权力。

李鸿章对清政府忠心耿耿,虽有“东南互保”之举,但在他的心中,那也是为了保护清政府。张元济曾经劝说李鸿章不要北上,李鸿章则愤怒地回答“我的这条老命还拼得过”。

在这次谈判中,李鸿章面对的最强硬对手是德国人。1900年6月8日,八国联军组成,10日由天津向北京进发。清政府立刻于15日要求李鸿章回京商谈是打是和,德皇威廉二世则要求“炸平北京”。

德国人对李鸿章非常反感,早在李鸿章被传出担任和谈大使之后,德国人的态度就非常反对,特别是李鸿章动身北上之后,德国人的态度越来越激烈。

8月21日,德国外交大臣德林达尔认为:除了李鸿章的人格不能得到信服外,我们已经可以以这样一个理由拒绝与他交涉,因为看不出他从哪个有资格的人那里获有了他所谓的全权。很显然,清政府在德国人眼中已经不合法了。

德国皇帝接到电报后,立刻要求侍从参事梅特涅复电:陛下坚决表示反对允许这位总督在大沽登陆、通过直隶(进入北京),因为他将要(在北京)设法在列强间拨弄是非。

其后,又有一封电报传来,德皇对于李鸿章的攻击更加激烈,他说:“现在也有想与这个头等流氓及说谎者李鸿章交涉之议。”同时,德国方面还建议,当李鸿章离开上海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必须设法立刻逮捕他作为一个难得的人质。

到了8月23日,威廉二世对李鸿章的攻击升级到了辱骂的地步。威廉二世咬牙切齿地说“王储(英国王储)以为将他(李鸿章)俘虏起来是很必要的,我鼓励他,他们已经这样训令他们的海军提督。我希望还可以捉到他,倘英国人禁锢了这只狗,则俄国人就不能与他交涉了。”

李鸿章一生以办外交的才能自鸣得意,近来某些国人也对其外交术颇为赞赏。但通过德皇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人也不傻,在小问题上挑拨一下尚可,但涉及重大利益时,那就枉然了。总结一下,德皇所说可归结为一句:这只狗,专事挑拨。从李鸿章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教训:列强间在食肉问题上统一,永远无法利用权术制衡;唯一能制衡的是在食肉多少上制造一些小矛盾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