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鸿章献计_李鸿章的事迹

李鸿章献计_李鸿章的事迹

时间:2022-08-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鸿章献计_李鸿章的事迹李鸿章听闻僧格林沁被杀、曾国藩北上的消息后,连忙于5月30日写了一道奏折,内容非常有趣,细细品味,能得出不少新的见解来。在这篇《密陈剿捻事宜片》中,李鸿章首先回顾了僧格林沁的重要性,接着“臣闻信之馀,忧惶无措”。之后,李鸿章对于剿捻方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兵力过于紧张,李鸿章仍应该多派人马听候曾国藩调遣,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地盘。

李鸿章献计_李鸿章的事迹

李鸿章听闻僧格林沁被杀、曾国藩北上的消息后,连忙于5月30日写了一道奏折,内容非常有趣,细细品味,能得出不少新的见解来。在这篇《密陈剿捻事宜片》中,李鸿章首先回顾了僧格林沁的重要性,接着“臣闻信之馀,忧惶无措”。本来以为僧王会很快就把捻军剿灭,曾国藩和我正在讨论巩固江苏福建之后,帮助左宗棠去打太平军余部呢。

随后,李鸿章话锋一转说,我部淮军两年前就开始请洋人教授洋枪洋炮,时间久了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诀窍,所以,我部前往平定南方太平军余部稍有把握。而且,我军的辎重武器也比较多。相反呢,曾国藩的军队,每营只有抬枪、小枪一百二十多杆,我们淮军少的都有三百多杆,大部是四百多杆。战争中,每次打仗都需要洋药铜帽数万斤,开花大炮更是笨重,每一仗非得有数十只巨舰装运弹药。这么大的运动量,其他省很难接济。

曾国藩的军队呢,仍然是老的军规营制,无论调往什么地方、无论事情缓急,都是日行三四十里,半天行军、半天筑营。我们淮军也是这样。

反观僧格林沁率领的马队则是追敌尾随,不是找险要之处、敌人的归路或逃窜方向驻扎迎敌、以逸待劳。本来我想提醒,但又考虑僧王用兵自有办法,所以没敢多言。不料今日,竟然有这么一败。

李鸿章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说来说去,这时候才涉及要点。他说,如今僧王已经死了,曾国藩威望特高,东南天下已经太平,他的部众已经裁撤得差不多了。曾国藩手下的兵马所剩不多,最精锐的鲍超部现在也是军心涣散。他经常跟我说要退休,我是极力劝阻。外省调兵援助他的事情,我一定竭力。但江西、江苏等仍然有太平军余部存在。我们淮军在江苏境内有三万多人,而且是水师居多,不适合陆战,不能远调。陆军方面刘秉璋的五千人、潘鼎新五千人、王永胜和刘士奇八千五百人,虽然也是精兵,但如果福建有了变故,也得去帮忙呀。曾国藩如果和我再商谈调兵协助他剿捻的话,似乎我也不能多派人马了,要不然东南海疆的补给就会出现问题。(www.guayunfan.com)

对于这个问题,我昨天就跟曾国藩说了。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三军一万七千多人足够了,所以,曾国藩可以酌情调遣。

之后,李鸿章对于剿捻方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黄河是天险,是拒敌的好地方,应该命令地方官将所有渡船收拾起来在河北岸布防,多多地布置疑兵,这样捻军就很难渡河了。同时,请朝廷严令曾国藩命令各县郡严守城寨,万一捻军北渡黄河成功的话,也不至于扰乱大局。这时,曾国藩继续北进,估计捻军肯定会逃往他处。总的来说,剿捻大计无非是直隶、山东、安徽、河南等相关省份坚壁清野、大办团练、去除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防止给捻军增加实力,百姓投向捻军)、扼守要地扎营、伺机而动,在捻军疲乏之际,突然对其进攻。绝不能再像僧格林沁那样用骑兵追击的方式了。同时,也请朝廷严令各省督抚同心协力,不要互相内斗。

清政府接到密旨后,军机大臣回复:一万七千多人放在一处很多,分防数百里可就少了。现在捻军在黄河南岸砍树编造木筏准备北渡山东、直隶。兵力过于紧张,李鸿章仍应该多派人马听候曾国藩调遣,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地盘。所以,李鸿章应该迅速带领洋枪队、开花大炮等由海道北上,或者在胶州及天津登岸。现在情况紧急,不许再拖延,耽误了大局面。开花炮虽然笨重,但必须运往天津。你李鸿章既然已经代理了两江总督的印信,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和曾国藩商量,现在你就去江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