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刘奉世的治政之道与政绩_北宋新喻“三刘”述评

刘奉世的治政之道与政绩_北宋新喻“三刘”述评

时间:2022-08-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刘奉世的治政之道与政绩_北宋新喻“三刘”述评刘奉世一生为官,忠于朝廷,勇于直言进谏,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其仕途也因此而多次遭遇贬职,充满坎坷,但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处之,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认可。其时,刘奉世与其叔父刘攽同朝仕宦,苏轼也曾赋诗表示祝贺。刘奉世尽管在当时没有受到打击,但在后来的“绍述”党论中还是受到牵连。

刘奉世的治政之道与政绩_北宋新喻“三刘”述评

刘奉世一生为官,忠于朝廷,勇于直言进谏,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其仕途也因此而多次遭遇贬职,充满坎坷,但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处之,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认可。《宋史·刘奉世传》中说他:“天资简重,有法度”,即天性简练稳重,做事很有章法规矩。并且“优于吏治,尚安静,文词雅赡,最精汉书学”。

《隆庆临江府志》卷十二云:“刘奉世字仲冯,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嘉祐六年进士。元丰间直史馆,累迁吏部侍郎权户部尚书。七年拜枢密院直学士签书院事,章惇当国,奉世乞去。后以端明殿学士守真州,徙定州。坐元祐党调郴州,再贬隰州,徙光州。建中靖国间复端明殿学士,知郑州,寻落职,知徐州,以旧职致仕。尝与父叔同注汉书(即“三刘”《汉书刊误》)行于世。”

刘奉世走上仕途后,参政治史从未间断,官场上的起起落落,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在政治上,他始终保持了一个朝官应有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信守儒家“上忠朝廷,下为百姓”的正臣治政理念,做出了不菲的政绩。

一、以简治繁,有条不紊(www.guayunfan.com)

刘奉世为官讲究原则,治事精密,受到皇帝的认可和同僚的好评。

熙宁三年(1070)刘奉世以太子中允居吏房,负责管理文书上报工作。他看到以前进奏院每五天就将文书整理上报枢密院,然后再散发各地。而专司其事的邸吏则需事先呈报,或者改成家书的形式邮寄。这不但繁琐,而且颇为浪费。为此,他上书给皇上,要求改革,即除去实封,只以普通函件形式呈报就行了。既省去了繁杂的程序,又节省了朝廷开支。这一奏议得到了神宗皇帝的采纳。神宗称赞他尽忠守职,做事严谨,一丝不苟,加封他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后又改为刑房公事,升迁直史馆、国史院编修官。

二、忠心奉职,不与小人佞臣为伍

宋哲宗亲政后,用二内侍为押班,中书舍人吕希纯把皇上的诏书封好退了回去。哲宗说这在以前是有近似的例子的。此时,作为签书枢密院事的刘奉世上谏言“内侍押班为非”,它不合祖制,要求皇上收回成命。他回答皇上说:“虽然有近似的例子,无奈不能让大家都知道,所以最先开始的做法就错了。”哲宗虽然认为奉世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没有收回成命。不久佞臣章惇主持政事,刘奉世不愿与他们为伍,便请求免去自己的职务。

绍圣元年(1094),刘奉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出任成德军,后又改任定州,第二年,任成都府。在去任职的途中,他仍担忧朋党之争将给朝廷带来隐患。由此,他想入朝觐见皇上,叙述朋党之争的危害,但由于受到佞臣曾布等人的阻挡而未获皇帝的允准。尽管如此,他依旧忠于朝廷,奉职不苟的一片赤诚天地可鉴。正是他时时抱有这种对朝廷的忠心,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理解和认可。

元祐五年(1090)为吏部侍郎,时人称其为“贤吏部”。曾巩对他的上任表示了赞赏。曾巩《元丰类稿》卷二十《刘奉世吏部员外郎制右选》:“敕具官某尚书,政本失其分职之日久矣,脱纪官以实而归其常。守郎于选部,任属尤重。以尔阅试,惟旧为吏有方,考择于朝,律参厥叙。联方审覆幽明,而公于黜陟,尚思勉励,以敏事功。可。”刘奉世的同乡孔武仲对他的才华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孔武仲《刘公诗并序》云:“吾乡刘原父(敞)雄文博学,为天下师表。四方士大夫登其门执弟子礼者,足相踵也,而余不及识。今识其子仲冯,仲冯居省中,治事精密,吏不能欺,应接不倦,甚得士大夫心,天下称为贤吏部。其文章议论,能世其家。”其时,刘奉世与其叔父刘攽同朝仕宦,苏轼也曾赋诗表示祝贺。苏轼《次韵刘贡父省上》诗云:“密云今日破郊西,疏雨翛翛未作泥。要及清闲同笑语,行看衰病费扶携。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骢响月题。不用临风苦挥泪,君家自与竹林齐。(贡父诗中有不及与兄原父同时之叹,然其兄子仲冯,今为起居舍人。)”

三、面对挫折,泰然处之

北宋元祐年间发生了新旧党争,历时很久,斗争达到了非常残酷的地步,不少朝臣受到牵连,被排挤出朝廷。刘奉世尽管在当时没有受到打击,但在后来的“绍述”党论中还是受到牵连。绍圣年间,曾布、蔡确等人以“绍述”为名对旧党人士进行打压,在神宗面前奏劾刘奉世,后来列其名于《元祐党人碑》中。陆心源《元祐党人碑姓名考》云:“刘奉世,攽子(误,实敞子也。)字仲冯。绍圣二年(1095)以端明殿学士知成德军,改定州。逾年知成都府,过都门入觐,欲述朋党倾邪之状,帝将听其来。曾布曰:‘元祐变先朝法无一当者,奉世有力焉,最为漏网,恐不足见。’遂不许。明年责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居郴州。再被邢恕弹劾贬隰州团练副使。刘奉世对当时一班朝廷大臣的打压,并未在意。在他心里自诩自己及其家族对朝廷之事,一直是尽心侍奉皇帝,并无羞愧之事,也无悔于士林。他在后来的《自述》诗序中说:“年七十矣。世变多故,涉历维艰。然家世惟知事君,内省不愧不作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常理也。譬如寒暑加人,虽善摄生者不能无病,正须安以处之。”充分表达了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的平和之心与坦荡胸怀。

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立,全部恢复了刘奉世的官职,并让他知定州大名府郓州。崇宁初又再次被夺去职位,责居沂、兖,后来获赦得归。政和二年(1112)恢复了端明殿学士职位。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刘奉世写下《自述》诗云:“楚国中分侯,东南世泽长。发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王父声益振,主客尚书郎。考庙绪丕显,直鲠在岩廊。历历一精白,敬事持入纲。顾维予小子,念释兹勿忘。晴空丽皎日,清秋凛严霜。金石磨不磷,松柏寒逾芳。旦评犹足信,清议拒虚张。梦寐滋洗涤,俯仰随否减。所值匪所思,盈亏理有常。亨途无诡遇,偃蹇嘶骊黄.谁能饵大药,百年身平康。”诗中叙述了自己祖辈、父辈为官清正,不畏非议,洁身自好的优良传统,及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

刘氏为楚元王刘交的后代,五胡乱华后迁徙到东南一带。新喻刘氏始祖为刘奉世曾祖父刘式,他在太宗朝任磨勘司,创立三年磨勘之法,后人称为“磨勘公”。祖父刘立之仕至主客郎中,刘氏声名更加振达,其父刘敞在政府里以耿介直言为人所称,新喻刘氏家族可以称得上是清白一门,做事为政都很有纲纪。这种“金石磨不磷,松柏寒逾芳”的家风,是令刘奉世这样的子弟深以为傲的。后来明代也有记载,《万历郴州志》卷十八《侨寓》载云:“刘奉世,临江人,敞之子,为签书枢密院。绍圣知成都府,为曾布所潜,谪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居郴州。常云:‘家世事君,内省不愧待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常理也,正须安以处之。’”可见,刘奉世在仕途上,面对挫折,以平常心泰然处之的旷达胸襟是广为后人所认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