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现代大学精神之人文底蕴的培养与积淀

现代大学精神之人文底蕴的培养与积淀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大学精神之人文底蕴的培养与积淀张柱华榆林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升格本科院校以来,实现了成功转型,并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足以让每个榆林学院人引为自豪和骄傲,现正在迈向榆林大学之路,更使我们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大楼”是必需的,是大学的基本条件。大学精神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善融合。大学之人文精神就是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和增强非智力因素。

现代大学精神之人文底蕴的培养与积淀

张柱华

榆林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升格本科院校以来,实现了成功转型,并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足以让每个榆林学院人引为自豪和骄傲,现正在迈向榆林大学之路,更使我们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学校顶层对此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设计思路,也对榆林大学的蓝图做出了精心规划,令人鼓舞。

那么,这个蓝图的实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讲出许许多多的变化来,比如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规模会扩大,学科专业更齐全,设立硕士点,有条件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更多投入,会有更多更漂亮的高楼,办学条件更好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也会提高,能为地方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相信这一切经过我们不懈努力都会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难道这些就是我们创建榆林大学的目的吗?也许还有许多。这次学校组织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我想主要探讨一个问题:“现代大学的精神是什么?”(www.guayunfan.com)

最近些年,我查阅和搜集了一些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之先生的一些观点尤其令人深思。杨叔之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由他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倡“人文与科学”有机结合,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在国内高校产生强烈反响。

一、我所理解的大学及大学精神

什么是大学?我们的教育学家们都有过阐释,其中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便是其中较为经典诠释。我最欣赏的是复旦大学校杨玉良的解释:“大学应该在精神层面上回归大学本身的高尚”,“当前来讲,回归和坚守比改革更重要”,“中国不出大师是因为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我们的学校领导们也经常给我们强化这样的一种理念,我认为他们比我们站得更高,理解更深,更加高屋建瓴,更懂得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且正在竭心尽力带领我们为实现榆林大学梦而努力。对此,我只能就学习领会这些教育家们的一些思想观念浅谈自己的一点收获体会,发表一点愚见。

“大楼”是必需的,是大学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学,没有哪所大学没有大楼。广而言之,这是一所大学所有的硬件设施和基本的办学条件,大到校园面积及其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学生公寓、活动中心、体育馆、食堂、道路、绿化,再到实验仪器、媒体设备、电子产品、桌椅板凳,小到粉笔板擦、卫生洁具,等等,缺一不可。榆林学院近20年的变化我们每个榆林学院人都感同身受,经过几代榆林学院人的艰苦努力,我们经历了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榆林学院,正在向实现榆林大学梦迈进。曾记得,1989年大学毕业,组织分配我来榆林师专工作,很多同学惊讶地说怎么把你“发配”到这么个学校,包括很多榆林本地人都认为要回榆林到学校工作,起码要到榆林中学、榆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再不行到榆林一中、二中也比榆林师专要强,一片荒沙、两幢孤楼,几十个教师几百学生,在他们眼里就不算个正儿八经的学校。今天,虽然说和其他高校相比我们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但凡经历过这些的每个榆林学院人都由衷地感到自豪,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正如在很多人眼里“榆林学院是榆林唯一的一所大学”“越来越像一所大学”。这里一个“像”字,让我感受到这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等式,比起一所真正的大学好像还缺点什么?我理解,那就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筋骨,是支撑一所大学的那几根栋梁,没有那么几根过硬的脊梁,大学这幢“大楼”就无法挺立。这些脊梁越是坚硬越是多,这幢“大楼”就会越坚固、越高深。我们一直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将以你为荣”,这里我想说,“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以大师为荣,一个大师也会以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为荣。”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季羡林等之于北京大学,竺可桢、钱学森、邓稼先、梁思成、张岱年、吴晗、茅以升、周培源等之于清华大学。当然,榆林学院作为一个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无法与那些高水平大学比较的。但我们也要树立“大师”意识,重视培养本土“大师”,清华北大的“大师”可以支撑百层大厦,我们的本土“大师”也可以支撑平房窑洞、三五层小楼。我们的那些博士教授们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大师”,但至少是我们榆林学院的顶梁柱,只要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地方,给他们合适的环境,给他们创造合适的条件,就可以培养成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

建起了“大楼”,有了“大师”,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我认为还不能,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还有许多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是大学精神——这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是什么?这个东西有时是说不得的,难以言说的,它是一种积淀、一种文化、一种人的素质。当年在绥德十里铺的窑洞里,在榆林西沙的沙漠里,我们没有大楼也没有大师,但我们同样走过来了,同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看看我们的校史,看看我们的校友,我就感觉很振奋,那就是榆林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那里凝聚着榆林学院的历史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服输,不低头。这就好比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战火硝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同样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想当年,刚来这里工作时,每年都要参加校园的植树平地,清扫垃圾,为了学校利益与周边居民对峙……虽然时过境迁,今天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但那种精神是永恒的。正如杨玉良校长所言“回归与坚守,为学术而学术”。

大学精神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善融合。大学之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就是追求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正如《大学》中所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一切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大学之人文精神就是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和增强非智力因素。确立责任感,用季羡林先生的话就是有骨气,堂堂正正做人,有担当,负责任,对高等学校来说就是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对中国教育事业负责。完善思维方式,用《论语》的解释就是闻一知一闻一知二还是闻一知十的问题,孔子说的“一以贯之”,《老子》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增强非智力因素就是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自律、自控、乐观、上进、同情心,也就是正能量。从正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反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格讲,精神属于人文范畴,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一个没上过一天大学,但只要他在大学校园里走一回,就是一种洗礼一种历练。”也许言过其实,但不无道理。

二、什么是人才?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词典里的解释是“有才能、有才学的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和有本事的人”,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为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事实上人才概念在学理上的认定及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的眼里总是有不同的理解。在高等院校里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层面的人才观值得去讨论:一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二是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可以考量,一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专长,比如学历职称,科研成果,教学效果,管理能力;二是本土“大师”,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相对突出,比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等;三是人尽其才,把人才放在最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人才效用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缺乏的不是人才,我们缺乏的是人才发挥其才能的环境、缺乏人才培养使用的机制。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关注了一下从2004年起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一些发言,其中就有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蓝领论”“创新人才说”“职业化教育”等等,不一而足,代表了当代高等教育的领军人物的一些观点、教育理念。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性教育”是符合我校的实际状况,也为我们各专业建设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但是随着榆林大学的建设,这些教育观念是否也应当重新讨论讨论?对此,我有几点启发性的思考:第一,孔子说“君子不器”(参见小学作文阅读),君子是指人才,指有学问的人,品质高尚的人(时下称德才兼备),器是指有用途的器具或器皿。意思是人才应该是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功用,不能太单一,不能太狭隘。我觉得这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的一个警示。教育部今年出台逐步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政策,将会迎来中国教育的一个春天。还有就是英语科目的改革,我认为很必要,反观我国中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已经非常落后,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第二,北师大党委书记周之良曾经讲过大学教育首先表现为教育思想的变化,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再到素质教育。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大学生没有知识何谈能力,能力欠缺何谈素质,但我觉得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这里有一个如何理解“素质”的问题,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生来所固有的特征,现在这个概念被泛化了,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潜能,它是长期起作用的。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断更新,工作可以不断变化,但只要综合素质好就能适应,干什么都能成。周之良先生讲到一件事,他说在中国讲究“专业对口”,他去了日本却没有这一说,他一个学生学计算机专业,去日本一个研究室工作,有五个人,只有他一个是学专业的,其中有一个学音乐、一个学历史,问那个学音乐的:“你学音乐的搞计算机是不是专业不对口?”那人说:“学音乐陶冶我的性格,培养了我的聪明,你看我学计算机一学就会。”当然这是个例,不一定适合我们每个人,但我感觉有启发。第三,这是来自一个高教研究上的一篇文章,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我无法确定这个说法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但这些问题在高等教育中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有些还很突出。比如过窄的专业教育,在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少教师甚至是专业负责人对大量压缩专业课程和课时非议颇多,心存介蒂,对包括“两课”在内的公共课程占用大量课时也颇有微词。从强化专业性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我认为以上的非议也罢微词也罢都无可厚非,但是,从目前整个社会的人的就业岗位与其专业的对口性角度看,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事实表现看,从我们毕业生将来所面临的就业需求看,从现代社会从业人员的工作的稳定性或频繁“跳槽”现象看,这是值得我们高等教育思考的一个问题(我看过一个资料,据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足30%)。(一个班毕业20年调研:50人:1/5高校,1/5中学,1/5从政,1/5企业或经商,1/5其他行业,其中高校和中学的20人中有1/2从事非本专业工作)

三、我们的差距在哪?

(1)大学文化底蕴的积淀,特别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2)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导向应当纠正。

(3)学科交叉应当是趋势。

(4)“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重点要放在宽口径方面,还应当提出一个“高素质”要求。破除模式化、标准化人才培养观念。

四、人文社科专业的出路——以政法学院为例

杨叔之说:“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没有一流的文科,就很难有一流的大学。”

自从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逐步实现了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为主的成功转型,无论是从招生就业,学科专业建设,中省市各级支持,学校规模,办学条件,社会反响等诸多要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代表的传统专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低水平性更为突出。我认为,如果说榆林学院在过去的10年实现了向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为主的第一次转型的话,在未来的10年,在向榆林大学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应当向以人文社会类专业为主的全面综合发展的第二次转型。

第一,人文社科类专业是任何一所综合类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现在许多理工类大学都在试图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更不要说是综合类大学,榆林大学也是如此。像政法学院,现有五个本科专业,涵盖了三个一级学科门类——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如果说少了一个专业就等于少了一个学科门类。尽管说这些专业目前在全国范围看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都处于低迷状态,如果仅仅以市场经济的眼光来衡量,或许可以停办或不办,但这种太过于注重功利的办学理念是有悖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是推卸社会责任和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重任的做法。我认为要建成榆林大学,这些专业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且要以原来这些专业为母体,衍生出更多的分支学科和专业。

第二,人文社科类专业承载培育大学精神的重任。一个大学要有其大学精神,从其本质上而言就是人文精神。一个大学的精神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培育、积淀、传承、发扬而形成的,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之事。北大从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到现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养成经历了100余年的积淀,清华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行胜于言”“拼搏、创新”的精神也有百年历史,这一切无不彰显现代大学的人文气息。在我校从“励志笃学惟实尚能”的校训到“艰苦奋斗,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敬业奉献”的学院精神,不仅体现在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学活动中,更是体现在专业教学活动之外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也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高等教育首要的一门功课就是“人学”。

第三,人文社科专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了高校的诸多方面,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人文活动、文体活动,积极健康、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都能提升师生的精神品位,净化心灵,锻炼能力,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所有这一切,人文社科专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无法取代的。比如,政法学院举办的“榆林学院12·4法制宣传系列活动”“榆林学院大学生辩论赛”在校内外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好评。

第四,人文社科专业是学科交叉、人文与科学交融的主力军。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学科交叉和人文与科学交融是趋势,这首先要打破专业之间的人为的壁垒,有些人担心这样可能会导致淡化专业教学,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全校公共素质选修课,通过思政理论与实践课,在部分专业开设通识基础课(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多种渠道开通专业之间的通道,但我觉得还不够,在通识教育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强化,如人文社科类学科中哲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普及性课程,包括艺术类课程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有特殊的倾斜政策予以扶持。我看到过北大校长周其凤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谈到北大人事改革时讲到一个观点,理工类教师聘期为三年,文科类教师为四年,为什么呢?他说,文科类教师的培养周期要比理工类长。事实也是如此,文科类专业建设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短期看,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教师教学以课堂为主,学生学习以课外自学或阅读为主,一个教学班30个也行50也成,甚至上百学生一个课堂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只能是维持而不能发展,更难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所以从学校层面上说,要倾斜优先发展专业,保证重点专业,但同时还要关注文科类专业,这样才能全面均衡发展。

结论

(1)一所大学,要有大楼,也要有大师,更要有大学精神。

(2)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路不错,但其功利化色彩是有悖大学精神的。

(3)大学教育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再到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学科专业的多样性不是一个模式,人才培养更不是一个僵化的生产流水线。

(5)基础学科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功近利、自生自灭都是不可取的思想,对待这类专业的态度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责任心和良心。

(作者:政法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